返回舊版

走田間地頭,鍛能力作風 ——第五期省直機關青年幹部蹲點調研心得體會

河南省社科聯  李瑞芳2022-08-31

  7月31日至8月5日,非常有幸參加了第五期省直機關(guan) 青年幹部蹲點調研活動。我被分入靈寶市調研組第一小組,到西閆鄉(xiang) 東(dong) 古驛村向基層幹部群眾(zhong) 報到,共同學習(xi) 、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度過了一段短暫而又難忘的經曆。6天的調研時間緊張而充實,每天頂著烈日走村入戶,親(qin) 身體(ti) 驗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日常生活,心靈受到觸動、眼界得以開闊、思想認識得到提升,收獲和感觸良多。

  一、調研工作情況

  一周的調研時間,我嚴(yan) 格按照省直工委的工作要求,真真正正融入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生活中去,認認真真開展調研活動,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集中調研我們(men) 集中參觀學習(xi) 了三門峽市稅務局、開發區黨(dang) 建工作情況,學習(xi) 基層模範機關(guan) 的先進經驗,深入黃河三門峽展覽館等現場教學點進行調研學習(xi) ,感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的發展成果。

  2.大組調研:調研學習(xi) 靈寶市尹莊鎮唐窯村和焦村鎮西冊(ce) 村,進一步了解鄉(xiang) 村發展情況,深切感受到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任重道遠。

  3.小組調研:自調研工作第3天開始,我們(men) 小組一行5人深入西閆鄉(xiang) 東(dong) 古驛村開展小組調研工作。我們(men) 走訪了村裏十多戶人家,有脫貧戶、獨居老人、中草藥種植大戶、資深的鄉(xiang) 村教育工作者等,實地察看了村內(nei) 各條道路和黃河沿岸驛園生態項目,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種植中草藥、水果、糧食作物等產(chan) 業(ye) ,和村兩(liang) 委幹部、村內(nei) 黨(dang) 員一起座談,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微黨(dang) 課,深入了解村內(nei) 發展情況,為(wei) 鄉(xiang) 村的發展出謀劃策,同時,我們(men) 還利用我們(men) 小組的資源優(you) 勢,為(wei) 村民們(men) 辦了兩(liang) 件實事,一是大河陽光助學活動,遴選品學兼優(you) 的寒門大學新生給予資助,助圓大學夢,二是牽線企業(ye) 采買(mai) 當地村民種植的水果,助銷農(nong) 副產(chan) 品。

  二、調研體(ti) 會(hui)

  在鄉(xiang) 村蹲點調研的這幾天裏,通過訪民情、聽民意,深刻感受到了村民們(men) 的幸福與(yu) 快樂(le) ,也體(ti) 會(hui) 到了鄉(xiang) 村發展的困難與(yu) 不易,幾點感受如下:

  1.班子好、隊伍好,先鋒堡壘作用才能發揮好。俗話說,“一個(ge) 籬笆三個(ge) 樁,一個(ge) 好漢三個(ge) 幫。”一個(ge) 優(you) 秀的團隊,必然是一個(ge) 相互幫襯的團隊,對於(yu) 領導班子來說,一個(ge) 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一個(ge) 具有戰鬥力的黨(dang) 支部,必然是一個(ge) 團結協作、勤奮務實、高效廉潔的團隊。我們(men) 這次調研過程中,有的村子發展平平,有的村子建設得風生水起,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有個(ge) 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西冊(ce) 村王書(shu) 記,他帶領的村兩(liang) 委班子對於(yu) 本村的發展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思路,鄉(xiang) 村發展做到“四抓”:抓產(chan) 業(ye) 、抓融合、抓集體(ti) 經濟、抓隊伍建設,其中隊伍建設要做到三問三比,問:為(wei) 什麽(me) 當支部書(shu) 記、能為(wei) 村民做些什麽(me) 、五年之後能留下什麽(me) ,比:和前任比、和去年比、和鄰村比。在交談過程中,明顯感受到這是一個(ge) 幹事創業(ye) 、擔當作為(wei) 的團隊,是一個(ge) 真正心中有民、務實為(wei) 民的領導班子,有這樣的一個(ge) “火車頭”,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何愁。

  2.多接地氣、少打官腔,才能真正從(cong) 群眾(zhong) 身上學到智慧。對於(yu) 青年幹部來說,如何更好地和基層群眾(zhong) 打交道是個(ge) 技術活,掌握不好分寸就會(hui) 容易出現冷場或距離感,不利於(yu) 工作開展,甚至影響省直機關(guan) 形象。在這方麵,基層幹部給我們(men) 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走村入戶中,基層幹部三言兩(liang) 語就與(yu) 群眾(zhong) 打成一片,我也學著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學著去講“群眾(zhong) 的話”,和村民聊聊家庭、聊聊子女、聊聊收入等,學會(hui) 和群眾(zhong) 交流,才能做好群眾(zhong) 的“貼心人”。群眾(zhong) 中間蘊藏著無窮的智慧,要真正俯下身子,融入進去,基層就是我們(men) 最好的課堂。老黨(dang) 員王邦盈,今年71歲了,從(cong) 事了一輩子的鄉(xiang) 村教育工作,為(wei) 我們(men) 講述了東(dong) 古驛村的發展曆史,談談自己對村發展的想法,還跟我們(men) 分享了自己豐(feng) 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王老師熱衷於(yu) 研究西閆鄉(xiang) 和東(dong) 古驛村的曆史文化,撰寫(xie) 了多篇文章,受到靈寶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工作委員會(hui) 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讚揚。與(yu) 王老師的交流,給我上了一堂十分接地氣的社科普及課,令我開拓了思路、增長了見識,真正從(cong) 群眾(zhong) 身上汲取了智慧。

  3.真調查、深研究,切實提高調研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ge) 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在任何時候、幹任何工作,調查研究都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我們(men) 身處省直機關(guan) ,以前隻聽說基層苦、基層難,可不知道具體(ti) 苦在哪、難在哪,在這次蹲點調研中,我們(men) 直接與(yu) 基層幹部、農(nong) 民群眾(zhong) 麵對麵的交流、探討問題,更直觀、更深刻地認識基層、了解基層,這與(yu) 平時在辦公室看材料、聽問題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進村調研前,我們(men) 小組先行收集該村資料,大致了解該村情況,認真研究商討我們(men) 的調研方向、調研方法和重點問題等,蹲點調研期間,我們(men) 先座談會(hui) ,再走訪,交叉印證,同時對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與(yu) 調研實踐再次驗證,這個(ge) 過程全麵考驗了我們(men) 的調查研究水平,調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通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深刻理解了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的重要性,進一步學會(hui) 了如何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思考、分析和綜合,從(cong) 而發現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對今後提升我們(men) 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有很大幫助。

  這次蹲點調研不僅(jin) 讓我進一步認識了農(nong) 村、提高了技能,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受到了洗禮,為(wei) 今後的工作加注了動力。今天再晚也比明天早,明天再早也比今天晚。從(cong) 落筆開始,我將帶著本次調研的所學所思所獲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中,用工作實際來檢驗學習(xi) 成果,為(wei) 譜寫(xie) 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審核:宋淑芳 張柏林

編輯:幹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