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舊版

李庚香:牢記“奮勇爭先 更加出彩”的殷殷囑托 爭做新時代中部崛起的排頭兵

  2024-03-21

1711014812114828.jpg

  李庚香 | 立方大家談專(zhuan) 欄作者

  春風多解意,吹得江山秀。3月20日,恰是春分時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chan) 業(ye) 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全國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如春風般再次吹進了中部地區,鼓舞了中原大地。

  總書(shu) 記情係中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他先後5次赴河南考察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zheng) 先,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殷殷囑托,為(wei) 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了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河南地理位置優(you) 越,承東(dong) 啟西、連南接北,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可以說,河南就是中部地區的中部,在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處於(yu) 領跑地位。自2004年中部崛起戰略提出以來,特別是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hui) 以來,河南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充分發揮戰略疊加優(you) 勢,不斷釋放發展潛能、激發發展動能,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從(cong) 經濟總量上看,河南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2003年的7000億(yi) 關(guan) 口躍升到2023年的5.9萬(wan) 億(yi) 關(guan) 口,20年增長了近9倍,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

  從(cong) 創新發展上看,河南把創新驅動、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戰略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三年來,新建20家省級實驗室、41家省產(chan) 業(ye) 研究院、50家省中試基地、28家省創新聯合體(ti) ,校企共建研發機構1503家,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過13%,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數量居全國第五、中部首位,雙創市場主體(ti) 數量穩居中部六省第一位,科技人力資源和產(chan) 業(ye) 技術工人數量位於(yu) 全國前列,河南已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nong) 穀“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大格局。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上看,河南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主攻方向,河南形成了裝備製造、食品製造等五大主導產(chan) 業(ye) ,萬(wan) 億(yi) 級、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有力挺起先進製造業(ye) 脊梁。十年來,河南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速13.3%,河南智能手機產(chan) 量占全球1/7.成為(wei) 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製造基地;盾構機、新能源客車、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產(chan) 業(ye) 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首位。

  從(cong) 農(nong) 業(ye) 上看,河南是全國重要的農(nong) 業(ye) 大省、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堅決(jue) 守牢糧食生產(chan) 這個(ge) 優(you) 勢、這張王牌,正實現從(cong) “國人糧倉(cang) ”向“國人廚房”嬗變,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麵發揮著重要的“壓艙石”作用。河南糧食產(chan) 量占全國1/10.小麥產(chan) 量占1/4.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00億(yi) 斤以上。同時,以“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打造“國人廚房”新名片:不僅(jin) 解決(jue) 了自身一億(yi) 人口的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製成品600億(yi) 斤左右,生產(chan) 了約占全國1/4的饅頭、1/3的方便麵、3/5的湯圓、7/10的水餃。

  從(cong) 對外開放上看,河南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建成連通境內(nei) 外、輻射東(dong) 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等要求,打造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si) 綢之路”,實現了從(cong) 中原腹地到開放高地的轉變。以鄭州為(wei) 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輻射全國,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川流不息,“同城效應”“小時生活圈”“發展帶”相繼形成。海陸空網“四條絲(si) 路”協同並進,河南省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值從(cong) 2013年的647.5億(yi) 元增長至2022年的2228.9億(yi) 元,帶動河南全省外貿十年來連續跨過4000億(yi) 元、5000億(yi) 元、6000億(yi) 元、7000億(yi) 元、8000億(yi) 元五個(ge) 台階,一躍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全麵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下一步,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聚力,在更高起點上參與(yu) 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zheng) 先,推動河南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xie) 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

  一是要聚焦戰略銜接、加強對接和轉移承接,強化聯動合作。“十四五”時期,河南處於(yu) 戰略疊加的機遇期,特別是作為(wei) 區域發展戰略與(yu) 流域發展戰略的疊加區,要持續抓住用好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多項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機遇,乘勢推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要站在中部看中部,還要跳出中部看中部,聚焦重大戰略銜接,加強我省與(yu)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yu) 長江經濟帶發展融合聯動,促進中原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鄭州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等協調聯動,更好融入和支撐新發展格局。要用好政策、平台,關(guan) 鍵在於(yu) 抓落實,堅持深化改革,打造最優(you) 營商環境,築好“暖心巢”,不斷培養(yang) 壯大市場主體(ti) ,形成“1+1>2”的組合疊加效應,真正使戰略機遇能夠出現乘積效應。

  二是要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華山一條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因地製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以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根據我省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現狀和基礎優(you) 勢,既堅持“彎道超車”、把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搶占新賽道,又堅持“穩紮穩打”,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以新質生產(chan) 力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推動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向新質生產(chan) 力躍遷。我省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新型能源及儲(chu) 能儲(chu) 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ye) 領域,有基礎有優(you) 勢,要加快這些優(you) 勢行業(ye) 發展步伐,搶占發展製高點,奏響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最強音。同時,各省轄市要立足自身優(you) 勢,找準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優(you) 勢賽道,堅持做強“一市一品”,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三是要推動世界中國學視野下的中原學建設,深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研究,為(wei) 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提供理論支持和精神支撐。中原地區作為(wei) 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明的核心,中原應該有學,中原必須有學,中原開始有學。中原學就是從(cong) “老家河南”出發,在“中原崛起”的起點上開啟“出彩河南”的發展曆程,努力實現“奮勇爭(zheng) 先、更加出彩”。新時代,我們(men) 要從(cong) 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高度來定位、發掘、研究、利用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在新時代中國學、世界中國學視野下推進中原學建設。中原學要確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類文明新形態兩(liang) 個(ge) 研究方向,回答好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中國道路與(yu) 中華文明道路的關(guan) 係、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上深化中原學研究、推動中原學的國際化表達等四個(ge) 核心問題,運用好“兩(liang) 個(ge) 結合”“兩(liang) 創”“兩(liang) 通”三個(ge) 方法,為(wei)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