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如何傳承與創新發展?來看這場全國研討會上的思想碰撞

河南日報  2022-06-27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6月25日,第四屆中國紅色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發展全國學術研討會(hui) 在平頂山學院召開,並在網絡平台同步直播,來自全國高校、黨(dang) 校和研究機構的近百名專(zhuan) 家學者,進行了一場思想和學術上的大討論、大碰撞。

1.jpg

  據介紹,本次研討會(hui) 由18luck官方、平頂山學院聯合主辦,武漢理工大學、井岡(gang) 山大學、三明學院共同協辦,此前共收到了來自全國高校、黨(dang) 校、科研機構的學者投稿430餘(yu) 篇,組委會(hui) 經過審核,遴選出262篇論文匯編成集,評選出優(you) 秀論文54篇。

2.jpg

  “紅色文化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yu) 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紅船到紅旗,從(cong) 紅色根據地到紅色江山,紅色是革命的顏色、奮鬥的顏色……”會(hui) 上,18luck官方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作了首場專(zhuan) 題報告,從(cong) 文化的浸潤、價(jia) 值觀自信、精神的支撐等三個(ge) 方麵,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紅色文化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

  在接下來的報告環節中,來自吉林大學、井岡(gang) 山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的專(zhuan) 家教授,分別以“新時代青年堅持胸懷天下的道德視域”“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的基本條件”“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與(yu) 中原解放戰爭(zheng)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中小一體(ti) 化建設路徑思考”“優(you) 化紅色文化的育人機製”為(wei) 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3.jpg

  “發揮紅色文化的比較優(you) 勢,用好用活紅色資源,不斷推進老區的產(chan) 業(ye) 經濟、精神文明建設和黨(dang) 建工作向前發展”“井岡(gang) 山精神的基石是艱苦奮鬥攻難關(guan) ,井岡(gang) 山精神的法寶是依靠群眾(zhong) 求勝利”“要以紅色文化涵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價(jia) 值意蘊、功能定位與(yu) 實踐向度”“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的關(guan) 鍵環節是發揚鬥爭(zheng) 精神”……

  下午的研討會(hui) 上,來自國內(nei) 高校和優(you) 秀學術期刊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紅色文化及理論創新研究和紅色文化與(yu) 黨(dang) 建思想、育人機製、思政課一體(ti) 化教學等主題,作了一場場精彩報告和主題發言,從(cong) 不同角度闡釋了對紅色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的理論思考。

4.jpg

  平頂山的紅色文化資源豐(feng) 富,涵蓋中國革命的各個(ge) 時期,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豫中抗日根據地,打通了與(yu) 冀魯豫軍(jun) 區的聯係;解放戰爭(zheng) 時期,中共豫西區委員會(hui) 、豫西區行政公署、豫西軍(jun) 區在魯山成立,鄧小平、劉伯承、陳毅、鄧子恢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裏戰鬥生活過,留下了豐(feng) 富的紅色遺產(chan) 。

  近年來,平頂山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把傳(chuan) 承弘揚紅色文化作為(wei) 重大政治責任和曆史使命,深層次挖掘紅色資源,多舉(ju) 措加強紅色教育,創造性講好紅色故事,高質量發展紅色旅遊,全力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推動紅色文化成為(wei) 一張靚麗(li) 名片。

  據了解,平頂山學院利用區域紅色文化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組織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新聞傳(chuan) 播學院等係統開展豫西紅色文化資源調研普查,著力挖掘區域紅色文化資源內(nei) 涵、構建地方紅色文化實踐教學基地、推進地方紅色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弘揚,並通過優(you) 化資源、深入研究、聯合攻關(guan) 等方式,立項相關(guan) 課題20餘(yu) 項、發表相關(guan) 論文30多篇,不斷推動地方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審核:宋淑芳 張柏林

編輯:幹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