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一行來到郟縣三蘇園,考察調研三蘇文化建設情況。平頂山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華小鵬,學校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主任段納,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郟縣蘇軾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劉繼增及相關(guan) 部門同誌陪同調研。
平頂山郟縣三蘇園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蘇軾、蘇轍的墓塚(zhong) 和其父蘇洵的衣冠塚(zhong) 所在地。三蘇園作為(wei)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研究三蘇文化的寶貴資源。
李庚香參觀考察了三蘇園內(nei) 的三蘇祠和三蘇紀念館,深入了解三蘇父子豐(feng) 富的人生經曆、卓越的政治實踐、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以及三蘇園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內(nei) 涵、三蘇紀念館建設等情況。
調研期間,李庚香對平頂山學院在三蘇紀念館布展文本項目等方麵的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平頂山有著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沃土和悠久的傳(chuan) 統文化淵源,在諸多的曆史名人中,以蘇軾的知名度最高、成就最大,蘇軾、蘇轍及其父親(qin) 蘇洵,同列“唐宋八大家”,為(wei) 平頂山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和精神財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6月8日考察眉山三蘇祠時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堅定文化自信。”平頂山學院要充分挖掘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擅於(yu) 從(cong)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進一步增進師生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特別是黨(dang) 員幹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嚴(yan) 以修身、廉潔從(cong) 政,以良好家教家風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持續深入開展三蘇文化研究,不斷加強學術交流,充分發揮學科專(zhuan) 業(ye) 、科研團隊及資源優(you) 勢,為(wei) 地方文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積極服務地方文化建設。
華小鵬表示,平頂山曆史悠久,有著深厚而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學校將立足於(yu) 區域文化資源優(you) 勢,深入挖掘我市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不斷加強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研究,增強文化育人功能,紮實推進學校內(nei) 涵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社會(hui) 經濟文化發展的能力,為(wei) 地方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
近年,為(wei) 深入開展三蘇文化研究,平頂山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以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為(wei) 依托,成立三蘇文化研究所,組建了三蘇文化研究團隊,2010年,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承擔並完成了郟縣三蘇紀念館的布展文本任務,並順利通過項目鑒定,得到了蘇學泰鬥孔凡禮等評審專(zhuan) 家的一致好評,助力三蘇文化園2013年晉升國家4A級景區;充分挖掘三蘇曆史文化,積極舉(ju) 辦三蘇高層論壇等高水平學術會(hui) 議,深入開展學術交流,出版了《蘇東(dong) 坡與(yu) 平項山》《蘇軾題畫詩選評箋釋》等多部三蘇文化研究著作和係列高質量論文,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不斷助力區域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審核:宋淑芳 張柏林
編輯:幹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