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二屆)河南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舉行

  2023-10-12

1697103350694307.png

10月12日,由河南省社科聯主辦的2023年(第十二屆)河南社會(hui) 科學學術年會(hui) 主會(hui) 場活動在鄭州成功舉(ju) 辦。本屆學術年會(hui) 以“譜寫(xie) 哲學社會(hui) 科學新篇章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為(wei) 主題。來自河南省級學會(hui) (協會(hui) 、研究會(hui) )、高校社科聯、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代表等270餘(yu) 人參加了主會(hui) 場活動。

1697103427511199.png

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二級巡視員葛衛華出席活動,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作講話。主會(hui) 場活動由河南省社科聯副主席苗樹群主持。會(hui) 上公布了2023年度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單、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考核優(you) 秀基地(2020—2022年)和年會(hui) 征文優(you) 秀成果,並對“數據驅動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12家新獲批的研究基地和“中原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等3家考核優(you) 秀的研究基地進行授牌,對41項年會(hui) 征文優(you) 秀成果進行了頒獎。

1697103488454313.png

  

中央黨(dang) 校原校務委員、副教育長兼哲學教研部主任,一級教授韓慶祥應邀作題為(wei) 《“第二個(ge) 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主旨發言。他從(cong) “對中國具體(ti) 實際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關(guan) 係的理解”“對馬克思主義(yi) 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關(guan) 係的理解”“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關(guan) 係的理解”等七個(ge) 方麵,詳細論述了“第二個(ge) 結合”的重大意義(yi) ,深刻揭示了“第二個(ge) 結合”為(wei) 什麽(me) 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河南省哲學學會(hui) 會(hui) 長梁周敏、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王玲傑應邀分別圍繞哲學、考古學、經濟學學科的研究熱點與(yu) 發展趨勢進行重點學科交流發言。河南省委黨(dang) 校田磊作為(wei) 優(you) 秀征文作者代表進行發言。  

1697103599887065.png

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在講話中回顧了近兩(liang) 年來省社科聯在發揮新型智庫作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麵的重大舉(ju) 措。他指出,河南省社科聯始終站位大局、融入大局、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了“思想庫”“智囊團”作用。一是著力推進重大項目研究,組織編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實踐》《中原文化與(yu) 河南發展》《中原學概論》等著作;二是圍繞“發揮我省曆史文化資源優(you) 勢,走好文化大省以文興(xing) 業(ye) 的新路子”等開展重大課題調研活動,形成了高質量調研成果;三是著力打造係列理論研討會(hui) 、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社會(hui) 科學學術年會(hui) 等智庫平台,穩步推進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四是精心辦好《智庫快報》,推動智庫成果轉化,多項成果受到省領導批示。他指出,本屆年會(hui) 主題鮮明,活動豐(feng) 富,重點突出。一是年會(hui) 規模更大,二是專(zhuan) 家陣容更強,三是議題更聚焦,四是傳(chuan) 播更及時。他強調,廣大社科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理論武裝這一首要任務,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jia) 值取向、學術導向;要牢牢把握服務大局這一職責使命,強化問題意識,更好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要牢牢把握“兩(liang) 個(ge) 結合”這一科學方法,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積極參與(yu)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1697103645148843.png

  本屆學術年會(hui) 主會(hui) 場活動通過網絡新媒體(ti) 進行了同步實時直播。據不完全統計,當天在線收看人數突破10萬(wan) 。

  在延續“主會(hui) 場+分會(hui) 場”模式的基礎上,河南省社科聯將10月份定為(wei) 學術年會(hui) 活動月。自10月12日起至10月31日,還將聯合省內(nei) 有關(guan) 高校、學會(hui) (協會(hui) 、研究會(hui) )、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單位圍繞年會(hui) 主題,聚焦新型工業(ye) 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等方向舉(ju) 辦16場分會(hui) 場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