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國學視野下的中原學建設”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2024-03-09

  3月9日,由河南省社科聯和河南大學聯合主辦的“世界中國學視野下的中原學建設”研討會(hui) 在河南大學鄭州校區成功舉(ju) 辦。

1709995214476390.png

  本次研討會(hui) 以“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全球視野與(yu) 地方實踐”為(wei) 主題,旨在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原學研究走深走實,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風格、中原氣派的文化學術品牌,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河南探索,助力河南文化強省建設。來自省內(nei) 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zhuan) 家學者等70餘(yu) 人參加會(hui) 議。

  會(hui) 議開幕式上,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李庚香研究員致辭並作主旨發言,河南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楊萌芽教授致辭。開幕式由河南省社科聯副主席苗樹群主持。

1709995469649780.png

  李庚香主席在發言中指出,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是堅持和鞏固中華文化主體(ti) 性、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麵向世界,就是要建構世界中國學;麵向中國,就是要建構新時代中國學。中原學建設是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的河南實踐,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引,在中原大地掀起有組織研究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的熱潮,深入推進世界中國學視野下的中原學建設,打造中原學學科群,打造中原專(zhuan) 家學者群,形成中原學派。

1709995491565160.png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研究員王震中,浙江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郭華巍,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沈桂龍,廣西師範大學教授、桂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席胡大雷分別以《中原文化發展“三駕馬車”中的中原學》《與(yu) 古為(wei) 新——浙學與(yu) 中原學的互動與(yu) 互鑒》《“中國學回到中國”與(yu) 中原學的國際視野》《地域學研究的幾個(ge) 基本問題——以“桂學”與(yu) “中原學”為(wei) 例的討論》為(wei) 題作主旨報告。

1709995522787396.png

  專(zhuan) 家指出,國內(nei) 的海外中國學研究早期更為(wei) 注重對海外中國學著述進行譯介,在中外學術交流上並未形成平等對話,距離影響海外中國學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更是相去甚遠。破除“西方中心論”,解構種種學術神話,是“讓中國學回到中國”的前提。新時代的中國學研究要跳出“附屬”思維,從(cong) 文明交流互鑒的高度,探索構建中國學研究的知識體(ti) 係;要在“世界中國學”概念下,統一“中國學研究”與(yu) “中國學”;要在交叉學科框架下,把世界中國學建設成為(wei) 跨專(zhuan) 業(ye) 的新興(xing) 學科;要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更多海外中國學研究機構,培養(yang) 更多中國學研究人才。

1709995557403139.png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中華文明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兩(liang) 條母親(qin) 河——黃河和長江始終交相輝映,並肩向前發展,而中原地區在聯結黃河文明與(yu) 長江文明方麵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曆史上的中原地區經曆了多次重大曆史變遷,帶來了中原文化與(yu) 江南文化的激蕩與(yu) 交融,對江南文化的發展產(chan) 生了至關(guan) 重要的深遠影響,也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當前,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原學、浙學、桂學等各個(ge) 地方學共同的新的文化使命,也是更好發揮傳(chuan) 統文化以古鑒今、以史育新重要價(jia) 值的關(guan) 鍵之所在。新時代地方學研究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導,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激活地域文化基因,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chuan) 承中華文明基因,將承襲傳(chuan) 統與(yu) 服務社會(hui) 有機結合起來,守正創新、推陳出新,積極發展反映時代要求、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發展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為(wei)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作出積極貢獻。

1709995314621335.png

  專(zhuan) 家表示,中原文化既是具象的地域文化,又蘊含著抽象的整體(ti) 的民族文化基因。中原學的研究對象及內(nei) 容絕非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承載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根基與(yu) 精髓。中原學是世界中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交流互鑒中擴大國際傳(chuan) 播,建設成為(wei) 跨越國界的開放性學科。中原學、黃河學、炎黃學作為(wei) 中原文化發展的“三駕馬車”,具有交叉性、互補性,“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必將推動中原文化發展大放異彩。

  河南省社科院原曆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程有為(wei) ,河南省社科院曆史與(yu) 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張新斌,信陽師範大學炎黃學研究院教授尹全海,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苗長虹,鄭州大學考古與(yu) 文化遺產(chan) 學院國學係主任、教授魏濤,河南大學哲學與(yu)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葉平分別以《河南地方學研究的裏程碑——讀〈中原學概論〉》《世界中國學與(yu) 世界的中原學》《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中原學派——以中原學、炎黃學、黃河學的問題意識為(wei) 中心》《中華文明曆史進程中的中原與(yu) 黃河:熔爐與(yu) 樞紐》《洛學與(yu) 中原學的理論建構》《中原之“中”的曆史演進與(yu) 邏輯展開》為(wei) 題作精彩發言。

1709995339194596.png

  會(hui) 議還就《中原學通論》編撰的總體(ti) 思路、基本框架與(yu) 重點難點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與(yu)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