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傳(chuan) 統文化精髓,感受中華文化底蘊。10月14日上午,“書(shu) 香周口”係列文化活動《名家講壇》第二期在周口人民會(hui) 堂開講。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來到活動現場,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chan) 資源活起來》為(wei) 題,和觀眾(zhong) 們(men) 分享了故宮創新發展的經驗和探索。
“網紅院長”單霽翔曾走遍故宮的1200座建築、9371間房,是他讓故宮186萬(wan) 餘(yu) 件(套)文物重現昔日光彩。他主導拍攝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6分;他領導的文創團隊相繼開發出故宮口紅、暖手寶等產(chan) 品,成為(wei) 網紅爆品……古老的紫禁城,在他的指揮棒下,搖身一變成了最時尚的文化IP。
“我當年剛上任的時候,故宮博物院很多區域還未開放,絕大多數文物都沉睡在庫房裏。來參觀的許多人,一輩子可能就來一次故宮,我望著他們(men) 的身影,不禁陷入了思考:這座文化殿堂應該將它最美的一麵展現給大家。”
經過三年“大整治”“大清理”,故宮大部分文物被修繕後展出。“文物展示在觀眾(zhong) 麵前,才是有尊嚴(yan) 的,神采熠熠的。”單霽翔說,從(cong) 明朝永樂(le) 年間到現在過去了600多年,故宮風采依舊,把一個(ge) 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ge) 600年,我們(men) 做到了!
講座結束,單霽翔還就周口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開發等問題與(yu) 觀眾(zhong) 進行互動。“單老師的講座讓記憶中的文化符號鮮活了起來,聽完之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文化遺產(chan) 資源的獨特魅力。”觀眾(zhong) 陽先生說,曆史文物資源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軌跡,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記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傳(chuan) 承和守護,我們(men) 應學習(xi) 單老師在故宮文物保護和開發方麵的經驗做法,讓周口的文物資源享譽全國、曆史文化熠熠生輝。
“書(shu) 香周口”係列文化活動《名家講壇》由周口市委宣傳(chuan) 部主辦,市委網信辦、周口報業(ye) 傳(chuan) 媒集團、周口廣播電視台、市文聯、市社科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出版社、河南沽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講座當天,周口日報、周口晚報抖音號,周口日報、周口晚報視頻號,周道客戶端,周口手機台,周口廣電融媒視頻號、頭條號、抖音號、快手號同步直播,約85.8萬(wan) 人次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