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旗渠精神是中原大地上動人的“精神圖騰”和耀眼的“精神高地”。紅旗渠精神具有普遍性、永恒性、開放性,為(wei) 我們(men) 樹起了一座跨越時空的精神豐(feng) 碑。我們(men) 要傳(chuan) 承好、弘揚好紅旗渠精神,就必須深刻體(ti) 悟紅旗渠精神的精髓,深刻把握紅旗渠精神所蘊含的價(jia) 值追求,即“七個(ge) 堅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團結奮鬥、堅持自信自強、堅持鬥爭(zheng) 精神、堅持結果導向。麵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將其轉化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全麵”的實際行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關(guan) 鍵詞:紅旗渠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新意蘊;
十年修渠孕育形成的紅旗渠精神,是新時代河南精神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偉(wei) 大的事業(ye) 必然產(chan) 生偉(wei) 大的精神。紅旗渠精神來自建設紅旗渠的偉(wei) 大實踐,是紅旗渠建設客觀實際的本質反映。如果說愚公移山是靠感動神靈取得了成功,那麽(me) 修建紅旗渠則是靠林縣人民自己的雙手取得了成功。2022年10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河南安陽時,對“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進行了新概括,指出“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yu) 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並作出了“紅旗渠精神與(yu) 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曆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的重要論斷,得出了“紅旗渠精神永在”的重大結論。
一、為(wei) 什麽(me) 說“紅旗渠精神永在”
任何一種偉(wei) 大的精神,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也絕非輕而易舉(ju) 產(chan) 生的,都是像鋼鐵一樣經曆了千錘百煉。紅旗渠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激情燃燒、艱苦奮鬥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縮影和曆史見證,是生命渠、幸福渠,也是精神渠。
首先,紅旗渠精神具有普遍性。一種精神的產(chan) 生和發展,必然同其所處時代的社會(hui) 條件密切相關(guan) 。在林縣,大山在這裏擰成疙瘩,條條溝壑把大地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條塊。水比油貴,路在崖邊,林縣人深困其中。修建紅旗渠,與(yu) 其說林縣人憑的是勇氣,不如說林縣人是在用生命來抗爭(zheng) 。他們(men) 要碰撞的是什麽(me) ?是直立的峭壁,是堅硬的石頭。要活命,就必須修渠;要修渠,就必須拚命。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出的:“社會(hui) 主義(yi) 是拚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jin) 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沒有老一輩人拚命地幹,沒有他們(men) 付出的鮮血乃至生命,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men) 要永遠銘記他們(men) ”。從(cong)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再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我們(men) 要實現偉(wei) 大夢想、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建設偉(wei) 大工程、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都需要發揮紅旗渠精神“敢於(yu) 戰天鬥地”的精氣神。在這個(ge) 意義(yi) 上,“不認命、不服輸”的紅旗渠精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其次,紅旗渠精神具有永恒性。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可以說,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內(nei) 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wei) 方式。紅旗渠精神與(yu)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所體(ti) 現出來的強大意誌力是一以貫之的。殺出一條血路,是林縣人的剛性;闖出一條新路,是林縣人的自信。對於(yu) 林縣人民來說,從(cong) 來就沒有什麽(me) 輕而易舉(ju) ,從(cong) 來就沒有什麽(me) 理所當然,從(cong) 來就沒有什麽(me) 相同的起跑線,從(cong) 來就沒有什麽(me) 一蹴而就。這就是紅旗渠在複雜多變、困難重重的條件下,一步一步向前延伸的精神密碼。前進道路上充滿困難、風險和挑戰,我們(men) 要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就必須“不認命、不服輸”,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局麵。在這個(ge) 意義(yi) 上,紅旗渠精神是激勵我們(men) 永遠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紅旗渠精神具有永恒性。
第三,紅旗渠精神具有開放性。紅旗渠精神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財富,曆久彌新。我們(men) 再回過頭來看一看當年修渠人的夢想吧!“渠道網山頭,清水到處流;吃的自來水,魚在庫中遊;遍地蘋果笑,森林蓋坡溝;走的林蔭道,兩(liang) 旁賽花樓;點燈不用油,犁地不用牛;不缺吃和穿,不怕災年頭;生活日日好,山區人民永無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今天,物質生活大為(wei) 改善,但愚公移山、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變。紅旗渠很有教育意義(yi) ,大家都應該來看看。”時間、地點、條件都在變化,紅旗渠精神也是與(yu) 時俱進的。當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就是“不認命、不服輸”。今天,麵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心任務,麵對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麵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曆史任務,我們(men) 也需要“不認命、不服輸”。
二、紅旗渠精神的新時代意蘊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紅旗渠精神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集中體(ti) 現,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征程戰勝困難、贏得未來的精神力量。馬克思說得好,人們(men) 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men) 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men) 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cong) 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重視物質的力量,更重視精神的力量。這就需要我們(men) 對紅旗渠精神“溫故而知新”,進一步提煉和升華。這裏麵,至少有這麽(me) 幾點,值得我們(men) 特別重視:
第一,堅持黨(dang) 的領導。
林縣人為(wei) 什麽(me) 要修渠、為(wei) 什麽(me) 敢修渠、為(wei) 什麽(me) 能修成渠?關(guan) 鍵在於(yu) 我們(me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紅旗渠是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群眾(zhong) 改天換地的一次生動實踐,讓我們(men) 感受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強大領導力,包括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和社會(hui) 號召力。林縣地區缺水,世世代代如此,並不是新中國特有的現象,但封建社會(hui) 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沒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一問題,這其中既有技術因素,也有製度因素。紅旗渠修建成功,深刻地詮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cong) 。”(《論語·子路》)領導幹部走在前列,率先垂範,這種政令統一、全縣一盤棋的強有力的領導力、凝聚力、號召力,其力量是驚人的、意義(yi) 是非常深刻的。
新的時代,需要偉(wei) 大領導力、卓越領導力和全球領導力。要讀懂紅旗渠精神,就要讀懂“兩(liang) 個(ge) 行”,即馬克思主義(yi) 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yi) 行。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guan) 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舉(ju) 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在黨(dang) 。”全麵提高黨(dang) 的領導能力,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國家安全體(ti) 係和安全能力現代化水平,才能使我們(men) 黨(dang) 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全體(ti) 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的領導核心,確保我們(men) 黨(dang) 擁有團結奮鬥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能夠集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第二,堅持人民至上。
讀懂紅旗渠精神,必須讀懂蘊含在其中的人民立場,讀懂人民的心。紅旗渠精神之所以動人,之所以直擊人心,是因為(wei) 它凝結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10年修渠,林縣縣委始終為(wei) 了群眾(zhong) 、依靠群眾(zhong) ,在想群眾(zhong) 之所想中凝聚了強大共識,在急群眾(zhong) 之所急中匯聚了無窮力量。林縣縣委始終牢記共產(chan) 黨(dang) 人是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要幹什麽(me) ,抓住水這個(ge) 林縣人民的切膚之痛、發展之需,堅持修渠為(wei) 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成果由人民共享,及時把林縣人民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激情、熱情和經驗轉化為(wei) 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信心、決(jue) 心和鬥誌,克服和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最終完成了這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wei) 大工程。楊貴這樣說過:“我們(men) 都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黨(dang) 的幹部,黨(dang) 性原則不允許我們(men) 眼睜睜看著地裏旱著長不出莊稼、十幾萬(wan) 父老鄉(xiang) 親(qin) 翻山越嶺找水吃而無動於(yu) 衷。”林縣縣委將黨(dang) 的主張與(yu) 群眾(zhong) 的需求相結合,彰顯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可以說,紅旗渠工程的動議和修建,始終貫穿著“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這條鮮明的主線。為(wei) 了人民,是修建紅旗渠的最深層的動因;依靠人民,是紅旗渠修建成功的最根本的力量。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隻有以人民為(wei) 主體(ti) 、為(wei) 人民謀福利,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凝聚起不可抵擋的磅礴力量。古往今來,任何一個(ge) 政權、任何一個(ge) 政黨(dang) ,其前途和命運都取決(jue) 於(yu) 人心向背。如今,為(wei) 民奮鬥、為(wei) 民造福依然是我們(men) 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最大的執政底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產(chan) 黨(dang)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wei) 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當前,我們(men) 開啟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隻要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深深紮根於(yu) 人民,始終從(cong)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出發,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就能像安泰一接觸大地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一樣,從(cong) 容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奮鬥打開事業(ye) 發展的新天地。
第三,堅持守正創新。
守正創新,首先在“正”,要正本清源,固本求源;其次是創新創造。守正創新,是紅旗渠修建成功的最大法寶之一。紅旗渠不僅(jin) 是林縣人民為(wei) 了生存的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積極進取的選擇,這種選擇不是蠻幹,而是建立在實事求是基礎上的大膽創新。無論是尋找出路、具體(ti) 決(jue) 策,還是在群眾(zhong) 施工的過程中,紅旗渠的修建都體(ti) 現了“創新創造”的精神。在重重困難下,林縣人民終能絕壁穿石、創造奇跡,與(yu) 創新創造是分不開的。與(yu) 以往相比,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布局中,更加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國、國家安全這三個(ge) 重要方麵,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性認識的深化,體(ti) 現了抓關(guan) 鍵、補短板、防風險的戰略考量。今天,弘揚紅旗渠精神,要求我們(men) 把艱苦創業(ye) 與(yu) 守正創新、尊重規律結合起來。一要實事求是;二要尊重科學、尊重規律。要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著眼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第四,堅持團結奮鬥。
紅旗渠工程是人類曆史上除了長城以外最大的靠人力和簡單工具完成的工程。這一壯舉(ju) 的實現,依靠的是不懈奮鬥、艱苦奮鬥、頑強奮鬥、團結奮鬥。恩格斯認為(wei) ,曆史的發展是由“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形成合力的結果。中國崇尚集體(ti) 主義(yi) ,西方崇尚個(ge) 人主義(yi) ;中國奉行共同體(ti) 本位,西方奉行個(ge) 體(ti) 至上。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50多萬(wan) 林縣人舍小家為(wei) 大家,把一個(ge) 個(ge) “小我”融入修渠大軍(jun) 中,奏響了一曲團結奮鬥的集體(ti) 主義(yi) 讚歌。每一個(ge) 深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影響的中國人都能從(cong) 紅旗渠精神中讀懂團結奮鬥的密碼,都能從(cong) 紅旗渠精神中感受到集體(ti) 主義(yi) 的光芒和團結協作的實踐威力,因為(wei) 這種精神契合了中國人埋藏於(yu) 內(nei) 心、流淌於(yu) 血液中的文化基因。這種中華文化基因、這種中國精神也必將引領廣大群眾(zhong) 為(wei) 了新的偉(wei) 大奮鬥目標而勇毅前行。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形勢發展變化,突出強調“五個(ge) 必由之路”,指出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必由之路;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強調黨(dang) 用偉(wei) 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wei) 業(ye) ,也一定能用新的偉(wei) 大奮鬥創造新的偉(wei) 業(ye) 。團結奮鬥貫穿於(yu)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的全篇,體(ti) 現在標題、導語、正文、結束語等各個(ge) 部分。曆史的啟迪彌足珍貴: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鬥的結果,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新時代的偉(wei) 大成就是黨(dang) 和人民一道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長期奮鬥特別是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中得出的重要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yi) 。發展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協同作戰,隻有團結奮鬥,才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隻有團結奮鬥,才能形成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以新的團結奮鬥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絢麗(li) 多彩的華章。
第五,堅持自信自強。
自信自強與(yu) 自力更生是一脈相承的。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不隻是對理想信念、政治立場、思想作風的考驗,同時也是人類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張揚和釋放生命潛能的偉(wei) 大實踐。在修渠過程中,民工們(men) 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麵臨(lin) 著嚴(yan) 峻的挑戰,然而各種艱難險阻卻不可思議地被克服了。那種精神和肉體(ti) 上的極限壓力,不是生活在今天的我們(men) 所能想象的。堅定的革命意誌和對未來的希望,激勵著林縣人民突破生理和心理的極限,達到了對自我的超越。因此,紅旗渠的內(nei) 涵並非僅(jin) 僅(jin) 是吃苦耐勞,更為(wei) 重要的是林縣人民始終自信自立、自信自強,完成了心理上的建設,成就了一座永恒的精神豐(feng) 碑。
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們(men) 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越是這個(ge) 時候西方對我們(men) 的圍堵打壓就會(hui) 越激烈,我們(men) 麵臨(lin) 的挑戰越嚴(yan) 峻、形勢越複雜、任務越繁重、鬥爭(zheng) 越尖銳。曆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沒有一個(ge) 民族和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後麵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xing) 。從(cong) “精神主動”到“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再到“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精神力量”,新時代越來越重視精神的力量。這就要求我們(men) 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既不全盤蘇化,也不全盤西化,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對於(yu) 中國這樣一個(ge) 大國而言,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科技進步、滿足國內(nei) 需求,而不能主要依靠外需帶動。美國不會(hui) 給中國一條生路,生路就在我們(men) 自己的腳下。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在高科技和核心技術方麵還有不少短板,買(mai) 不來、討不來,必須依靠自己、集體(ti) 攻關(guan) 、自主研發。高端芯片、特殊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重要裝備等方麵還存在“卡脖子”環節,需要我們(men) 咬定青山不放鬆,踏踏實實、自主創新幹下去,逐步實現關(guan) 鍵技術的國產(chan) 自主可控,隻有這樣才能扭轉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的窘境,在國際上才能有自己的位置。
第六,堅持鬥爭(zheng) 精神。
紅旗渠是人與(yu) 岩石的對抗,體(ti) 現了頑強的鬥爭(zheng) 精神。“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誌,誓把河山重安排……”這首歌,唱出了林縣人民勇於(yu) 鬥爭(zheng) 的壯誌豪情。明知不可為(wei) 而為(wei) 之,這是紅旗渠建設者的精氣神;勇氣、堅持、不要命,這是他們(men) 的精神品格。那些前所未有的困難,沒有扼殺紅旗渠建設者們(men) 的信念,反而使他們(men) 更加強大。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從(cong) 這種精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我們(men) 深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一片坦途,不會(hui) 一帆風順。麵對躲不開、繞不過的大風大浪甚至驚濤駭浪,我們(men) 必須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一開始就向全黨(dang) 發出了“三個(ge) 務必”的號召,其中第三個(ge) 務必就是“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隻有鬥爭(zheng) 才能安全,隻有鬥爭(zheng) 才有出路。我們(men) 不是為(wei) 鬥而鬥,而是有目標、有坐標、有追求的鬥爭(zheng) ,鬥爭(zheng) 是為(wei) 了勝利,是為(wei) 了爭(zheng) 取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我們(men) 不僅(jin) 需要鬥爭(zheng) 精神,而且還要有鬥爭(zheng) 的策略、鬥爭(zheng) 的智慧、鬥爭(zheng) 的方法,要增強鬥爭(zheng) 本領,提升抗打壓能力。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言:“中國有自強不息的光榮傳(chuan) 統,一切打壓和遏製隻會(hui) 激發中國人民的意誌和熱情”。
第七,堅持結果導向。
林縣人民奮鬥十年,水滴石穿,最終建成紅旗渠,一個(ge) 鮮明的特點是堅持結果導向。讓結果說話,這是紅旗渠精神給予我們(men) 最為(wei) 寶貴的啟示之一。綜觀世界曆史,大國崛起的過程無不伴隨著全體(ti) 國民共同的期待與(yu) 奮鬥,由此鍛造出國家、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地指出:“空談誤國,實幹興(xing) 邦”。成功都是幹出來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men) 今天評價(jia) 一個(ge) 幹部,不僅(jin) 要看他幹了什麽(me) ,更要看他幹成了什麽(me) 。要把結果導向作為(wei) 一種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製度和工作標準。必須弘揚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jian) 節約精神,隻有通過艱苦奮鬥把問題一個(ge) 個(ge) 解決(jue) ,把事情一件件辦好,才能把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然,要科學把握紅旗渠精神的新時代價(jia) 值,深刻認識這“七個(ge) 堅持”,必須與(yu) 黨(dang) 的二十大的重大要求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河南的重大要求有機結合起來,與(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使命新任務結合起來。
三、以紅旗渠精神照亮未來
紅旗渠精神是中原大地上動人的“精神圖騰”和耀眼的“精神高地”,既是曆史的答案,也是時代的航標。精神是曆史的,也是現實的。我們(men) 相信,這座不朽的精神豐(feng) 碑,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時代新征程上,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河南的出彩之路上,創造更多不平凡的業(ye) 績。
第一,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河南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hui) 作出了《中共河南省委關(guan) 於(yu)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河南的決(jue) 定》,對現代化河南建設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我們(men) 要用好紅旗渠精神這一鮮活曆史教材,深入挖掘其時代價(jia) 值,將其作為(wei) 黨(dang) 員幹部教育培訓、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用紅旗渠精神教育黨(dang) 員、激勵群眾(zhong) 、感召青年,激勵全省上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邁氣概,錨定“兩(liang) 個(ge) 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建設“十個(ge) 河南”,推動現代化河南建設不斷創造新的業(ye) 績。
第二,要深刻領會(hu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的重要判斷,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次外出考察,調研主題就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總書(shu) 記指出,現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ge) 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jue) 了,老鄉(xiang) 們(men) 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如今,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是新時代河南的紅旗渠工程。我們(men) 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取得新進展、創造新業(ye) 績,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
第三,要深刻領會(hui) “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men) 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的重要論述,激發奮進力量。驕,就是驕傲、自視“天之驕子”,脫離群眾(zhong) ;嬌,就是嬌氣、嬌慣,就是吃不了苦、吃不下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也就是一兩(liang) 代人的事,我們(men) 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men) 這一代的貢獻。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抓好立德樹人這個(ge) 根本任務,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讓廣大青少年接受紅色基因熏陶、紅色文化浸潤,健康成長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太行山曆經風雨巍巍挺立,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chuan) 曆久彌新。每一個(ge) 時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時代的地標,也是通向未來的起點。紅旗渠精神就是這樣的精神地標。從(cong) 老家河南到中原崛起再到出彩河南,河南從(cong) “文明化”邁上“現代化”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走好新的出彩之路,要求我們(men) 深度挖掘紅旗渠精神的深刻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把紅旗渠精神轉化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全麵”的實際行動,轉化為(wei) 戰勝風險挑戰的堅強意誌,轉化為(wei) 更大的責任擔當和更高的目標追求,不斷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推向前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
文章原載於(yu)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