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行動指南。這一思想博大精深、內(nei) 容豐(feng) 富,是我們(men) 凝心鑄魂、幹事創業(ye) 的精神法寶和根本遵循。這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是“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把“學思想”擺在首位,以學為(wei) 先,學是基礎、是前提,隻有通過全麵係統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完整、準確掌握這一思想的主要內(nei) 容,全麵把握這一思想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才能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才能為(wei) 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身心投入現代化河南建設、立足崗位作貢獻建新功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我們(men) 必須解決(jue) 學什麽(me) 、怎麽(me) 學、如何改造主觀世界的問題。
一、學什麽(me)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和核心要義(y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等重大時代課題,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2023年版)》明確指出,“十個(ge) 明確”“十四個(ge) 堅持”“十三個(ge) 方麵成就”和“六個(ge) 必須堅持”,共同構成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這是我們(men) 要重點把握的核心內(nei) 容。
二、怎麽(me) 學:原原本本學、突出重點學、融會(hui) 貫通學、結合實際學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學習(xi) 理論上,幹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麵係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係實際學。”具體(ti) 來說:
一是原原本本學。原原本本學就是認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就是要逐篇逐段、逐字逐句學,做到心無旁騖認真學、專(zhuan) 心學、深入學,要真學、坐得住、學得進,學的同時要會(hui) 做筆記、做好筆記。
二是突出重點學。個(ge) 人體(ti) 會(hui) ,要在全麵學習(xi) 的基礎上突出兩(liang) 個(ge) 重點:首先,要突出學習(xi) 貫穿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一係列方法論,為(wei) 我們(men) 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men) 要深刻理解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所蘊含的工作方法、體(ti) 現的方法論,用以指導我們(men) 的工作。其次,要突出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本部門本領域的重要講話重要論述。
三是融會(hui) 貫通學。這次主題教育,要把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2023年版)》同學習(xi) 《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專(zhuan) 題摘編結合起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習(xi) 綱要(2023年版)》是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全麵闡述,反映了這一思想的最新發展,有助於(yu) 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內(nei) 容和基本要求。《習(xi) 近平著作選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專(zhuan) 題摘編收錄內(nei) 容有的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的重要文章,有的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把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同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結合起來,既有對講話原汁原味的學習(xi) ,又有對講話基礎之上的理論總結和概括,這樣有利於(yu) 更好理解和把握思想產(chan) 生的淵源、提出的背景、目標指向等,有利於(yu) 更具體(ti) 深入、係統全麵地把握其豐(feng) 富內(nei) 涵和精神要義(yi) ,從(cong) 整體(ti) 上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
四是結合實際學。一方麵,要對照自身的不足學,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檢視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存在的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另一方麵,要查漏補缺學,結合工作和專(zhuan) 業(ye) 需要,有側(ce) 重地重點學,及時給自己充電補課。
三、如何改造主觀世界:提升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境界
思想建設是黨(dang) 的基礎性建設,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是百年大黨(dang) 永葆生機活力的關(guan) 鍵所在。我們(men) 黨(dang) 是“兩(liang) 論(理論、輿論)起家”“理論當家”。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所言:“如果我們(men) 黨(dang) 有一百個(ge) 至二百個(ge) 係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hui) 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同誌,就會(hui) 大大地提高我們(men) 黨(dang) 的戰鬥力量。”新時代,我們(men) 更加重視精神的力量,更加重視精神生活的富足、精神家園的豐(feng) 饒、精神境界的高遠問題。開展主題教育,必須在以學鑄魂上下功夫,堅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家園。
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深化、內(nei) 化、轉化工作,從(cong) 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強化黨(dang) 的思想理論武裝,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真正觸動思想、觸及靈魂、融入血液,切實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必須打牢堅定馬克思主義(yi) 信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信心的思想根基。
改造主觀世界,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提高思想層次和精神境界。對於(yu) 黨(dang) 員幹部來說,沒有思想覺悟、沒有思想境界是不行的。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信念,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支柱。開展主題教育,必須讓廣大黨(dang) 員幹部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必須進行精神洗禮,提升精神境界。新時代,立心鑄魂、思想重構、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需要新的“四境界”。
首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功成不必在我”,表明的是一種大局觀,彰顯的是胸懷和境界;“功成必定有我”,表明的是一種使命感,彰顯的是責任和擔當。隻有不斷提高敢擔當、善擔當、能擔當的勇氣和能力,在思想上求突破,在行動上求突圍,在能力上求錘煉,才能夠無愧曆史、不負人民。
其次,要有人民至上的境界。堅持人民至上,是“六個(ge) 必須堅持”之一。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屬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沒有一種根基,比紮根於(yu) 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執政資源,比贏得民意更寶貴。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鮮明底色,也是我們(men) 要牢牢堅持的價(jia) 值取向。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如此才能擁有無窮的力量,從(cong) 容應對各種複雜局麵和風險挑戰。
第三,要有胸懷天下的境界。堅持胸懷天下,就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不被亂(luan) 花迷眼,不畏浮雲(yun) 遮眼,科學認識曆史發展規律,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新征程上堅持胸懷天下,必須學深悟透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牢記共產(chan) 黨(dang) 員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以更長遠的眼光、更寬廣的視野,不斷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第四,要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2019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時,麵對外國政要的提問,總書(shu) 記脫口而出:“這麽(me) 大一個(ge) 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ge) ‘無我’的狀態,為(wei) 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出發點在“人民”,落腳點也在“人民”,這是一種大境界、大格局。“有我”之擔當、“無我”之境界,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人格力量的兩(liang) 大支點。追求這種境界,要求我們(men) 解決(jue) 好“我是誰、為(wei) 了誰、依靠誰”的問題,要求我們(men) 牢記“三個(ge) 務必”,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原載於(yu) 《河南工作》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