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是擺在每一位領導幹部麵前的時代考卷。8月18日召開的中共鄭州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hui) ,著眼全局,圍繞“怎麽(me) 看、怎麽(me) 辦、怎麽(me) 幹”進行研究部署,對於(yu) 鄭州在開局之年、關(guan) 鍵之年的發展十分重要。提交會(hui) 議審議的三個(ge) 文件與(yu) 全會(hui) 報告精神一脈相承,是相互聯係、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ti) 。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中心工作,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清廉的政治生態是有力支撐。筆者認為(wei) ,要實現全會(hui) 所定目標,鄭州需要在新征程上交出五張出彩答卷。
一是要交出高質量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答卷。高質量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統一。地區之爭(zheng) 過去是成本之爭(zheng) ,現在是市場之爭(zheng) 、人才之爭(zheng) 。特別是人才,這是一個(ge) 地方的核心,未來的競爭(zheng) 主要是人才競爭(zheng) 。鄭州作為(wei) 國家中心城市,首先要聚焦“四高地、一樞紐、一重地、一中心”和鄭州都市圈建設,奏響團結一心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的大合唱。要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以強化科技創新為(wei) 帶動,以項目建設為(wei) 支撐,全麵開展“三標”活動。其次是城市的品質要進一步提升。要加強對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的研究,全麵提升城市的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嵩山和黃河為(wei)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美麗(li) 的風景,要給城市留出天際線。要著力打造好“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大品牌。再次是要在提高城市的美譽度上下大功夫,鄭州一定要把自己的美譽度做起來。總之,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既需要耐心、戰略和定力,更需要蹄疾步穩、有力推進。
二要交出搶抓風口產(chan) 業(ye) 的答卷。產(chan) 業(ye) 發展是迭代變化的過程,不同階段會(hui) 出現不同的產(chan) 業(ye) 風口。“風口產(chan) 業(ye) ”具有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特點,隻有敏銳把握風口,才能贏得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動。鄭州要加強對風口產(chan) 業(ye) 的深入研究。目前,浙江、廣東(dong) 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入了一個(ge) 快車道,這和浙江搶占數字經濟,廣東(dong) 搶占新能源汽車有關(guan) 係,這兩(liang) 個(ge) 省也由此實現了快速成長、快速發展。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改變產(chan) 業(ye) 發展思維,要從(cong) 資源導向思維轉向市場思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已經成為(wei) 新的產(chan) 業(ye) 風口,我們(men) 必須千方百計搶抓風口,加快重塑產(chan) 業(ye) 格局,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要從(cong) 圍繞自有資源發展產(chan) 業(ye) 轉向立足市場需要謀劃產(chan) 業(ye) ,聚焦產(chan) 業(ye) 風口,在更大範圍內(nei) 融合人才、資本等發展要素。我們(men) 相信,幾年之後,鄭州的工業(ye) 格局、產(chan) 業(ye) 格局必將為(wei) 之一新。
三是要交出推動科技創新的答卷。對於(yu) 鄭州,科技創新至關(guan) 重要。創新驅動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men) 切身感受到了發達地區抓科技創新的魄力、定力和毅力,切身領悟了“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要義(yi) 。鄭州隻有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我們(men) 才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新機遇。科技創新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但不能就創新抓創新,必須落到產(chan) 業(ye) 上。鄭州必須把創新鏈、價(jia) 值鏈融入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乃至現代化經濟體(ti) 係中,才能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要持續提升創新資源供給能力,推動更多產(chan) 品、技術、材料進入中高端、成為(wei) 關(guan) 鍵環,這就需要提高幹部抓創新的能力。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夠打造創新發展策源地,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
四是交出深化改革、推動開放的答卷。鄭州在改革上的問題主要在於(yu) 經濟領域市場化不足。隻有深化改革,才能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nei) 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hui) 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資,以更大誠意招才引智,以更大視野發展外貿,持續提升開放水平。如何在更大範圍內(nei) 整合資源,對鄭州是一個(ge) 挑戰。隻有以改革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發展要上去,質量要提升,社會(hui) 要穩定”,才能以實際行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鄭州實踐貢獻力量。
五是要交出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答卷。我們(men) 要以發展環境之“優(you) ”爭(zheng) 高質量發展之“先”,必須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態、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要全麵推進信用鄭州建設,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創新環境就是軟實力。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yu) 吸引投資者是十分關(guan) 鍵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官本位”,企業(ye) 家、科學家、市場主體(ti) 、創新主體(ti) 沒有應有的地位。在大力弘揚企業(ye) 家精神的同時,要始終把市場主體(ti) 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對企業(ye) “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在政治生態上,要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堅持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要工作走在事故的前麵,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亡羊補牢”,那個(ge) 時候代價(jia) 就很大,影響也很壞。水平高的治理,就體(ti) 現在治“未病”上。要把握正確的方法抓落實,做到得法、得當、得力、得人心。(作者係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