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5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2022年4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自主知識體(ti) 係。”2024年12月,全國各省區市社科聯聯席會(hui) 議在鄭州召開,河南省社科聯以“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探索地方學學科建設,為(wei) 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ti) 係貢獻力量”為(wei) 主題,邀請省內(nei) 外知名專(zhuan) 家對如火如荼的地方學進行深入研討,這是全國範圍內(nei) 首次對地方學研究進行集中研討。現將專(zhuan) 家發言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湘學”概念由梁啟超、楊毓麟等人提出,但他們(men) 並沒有對湘學作出具體(ti) 的闡釋和梳理,僅(jin) 泛指湖南的文化教育等。此後,對湘學是否為(wei) 學派、湘學源流及內(nei) 容等產(chan) 生了爭(zheng) 論,其中,以李肖聃為(wei) 代表的學者對湘學學術思想及代表性人物作了梳理。21世紀初期以來,學界對湘學源流、概念、範疇等作了不同的闡釋。2012年6月,湖南省湘學研究院成立後,不僅(jin) 引發了新一輪關(guan) 於(yu) “湘學”的探討,更拓展和深化了湘學內(nei) 涵及範疇,特別是湘學服務經濟社會(hui) 的理念使得湘學不僅(jin) 在學術、學理上得到深入研究,也使湘學研究與(yu) 現實緊密相連。“湘學”,不僅(jin) 是對“湖湘學”“湖湘學派”的研究,也不僅(jin) 是對湖湘文化中思想文化、教育、學術、民俗的研究,應該包含對“湖湘文化”源流、發展、地位和影響的研究,包含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麵的研究。
湖南省湘學研究院圍繞“研究、宣傳(chuan) 、普及三位一體(ti) ”的任務職責,開展了係列工作。一是發布湘學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結集出版為(wei) 論文集《湘學新論》《湘學八論》等。二是推出一係列科研成果,策劃出版了《湘學新論》《湖湘文化極簡史》等一批湘學研究叢(cong) 書(shu) 和普及讀物等。三是打造湘學研究和宣傳(chuan) 平台,每年編輯出版2輯《湘學研究》集刊,出版《湘學研究報告》。四是拓寬湘學交流渠道,在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成立了十多個(ge) 湘學研究基地,每年舉(ju) 辦全國性學術研討會(hui) ——湘學論壇。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