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3日,2021年(第十屆)河南社會(hui) 科學學術年會(hui) 第四場分會(hui) 場學術活動——“錨定‘兩(liang) 個(ge) 確保’全麵實施‘十大戰略’”理論研討會(hui) 在許昌鄢陵召開。來自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和省內(nei) 的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省委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十大戰略”展開研討交流,積極建言獻策。
“省委提出以前瞻30年的眼光,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曆史機遇,在拉高標杆中爭(zheng) 先進位,在加壓奮進中開創新局,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省社科聯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研究員李新年表示,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圍繞如何實現“兩(liang) 個(ge) 確保”,如何推動“十大戰略”落地見效開展研究,推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學術深度、既有現實針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很有必要。
全省知名社科專(zhuan) 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劉榮增教授以“中國城鄉(xiang) 空間治理的困境與(yu) 出路”為(wei) 題作專(zhuan) 題報告,回顧了新中國的城市發展之路,用詳實的數據分析歸納了六條中國現代城鄉(xiang) 空間治理麵臨(lin) 的困境,提出了新時期利用新技術手段開展城鄉(xiang) 空間治理,描繪了鄉(xiang) 村空間治理“基礎設施完善和產(chan) 業(ye) 美、生態美、環境美、文化美、文明美”的“一完善”和“五美”基本目標。
“要體(ti) 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要保護和弘揚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延續城市曆史文脈。”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科技司、外事司原司長李先逵教授結合省委工作會(hui) 議精神,以“留住鄉(xiang) 愁文化,堅守建築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基本理念與(yu) 核心價(jia) 值”為(wei) 題分享了研究成果。
鄉(xiang) 村是具有自然、社會(hui) 、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ti) ,兼具生產(chan) 、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yu) 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xiang) 村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鄉(xiang) 村衰則國家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要是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許昌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吳國璽教授說,實踐證明,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wei) 依托,發展林下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采集業(ye) 和森林旅遊業(ye) ,包括林下產(chan) 業(ye) 、林中產(chan) 業(ye) 、林上產(chan) 業(ye) 的“林下經濟”是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有效路徑。其中比較成熟的“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菜模式”“林草模式”“林菌模式”“林藥模式”“林油模式”“林糧模式”“林花模式”“林蟲模式”等十種模式,可以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借鑒和推廣。
在座談交流環節,省政府參事姚公一在書(shu) 麵發言中對“穩中求進”進行了詮釋,“穩”是要在各級黨(dang) 委領導下,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特別是友善誠信引領思想文化建設,才能穩心安神減壓,使本體(ti) 穩得住!穩得好!“中”是凡事多與(yu) 群眾(zhong) 商量,從(cong) 群眾(zhong) 中獲得落實省委政策的新辦法,再到群眾(zhong) 中去,必中!即和合用中!“求”是實事求是,把握規律的同時,還必須發揮幹部與(yu) 群眾(zhong) 的主觀能動性。“進”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搞好創新生態鏈,高質量協同發展。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研討會(hui) 采用線上加線下方式進行。根據網絡實時監測結果顯示,進入直播間觀眾(zhong) 超過5萬(wan)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