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林
日前,河南省社科聯組織召開河南省社科界“堅持綠色發展”理論研討會,來自全省社科界的近20位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熱烈研討。專家學者認為,綠色發展是我省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途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促進、有機統一。
以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帶動產業優化升級。全麵推行清潔生產,加大對資源消耗高、環境汙染重、經濟支撐作用強的煤炭、鋼鐵、電力、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優勢行業及重點企業清潔生產改造力度,大力推廣行業關鍵清潔生產技術,推進“三廢”資源化利用和“零排放”。建設循環經濟園區,通過廢物交換、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等手段,使集聚區內上遊企業產生的廢棄物轉化為下遊企業的原材料,推動集聚區內廢物實現“零排放”。加快建立城鎮固體廢棄資源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製度,加強廢鋼鐵、廢鋁、廢銅、稀貴金屬、廢塑料、建築垃圾等資源的再生利用,推動“城市礦山”變廢為寶。
構建優美的生態體係和人居環境。圍繞生態省建設,加快推進建設南太行生態區、伏牛山生態區、大別山生態區以及豫東平原生態涵養區建設,構建橫跨東西的沿黃生態涵養帶、沿淮生態走廊和縱貫南北的南水北調中線生態走廊,加快構建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態體係。實施“藍天工程”和“碧水工程”,實行最嚴格的水、大氣、土地管理製度,加快推進重點汙染源治理和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小流域治理、垃圾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綜合運用循環經濟技術,加快畜禽糞汙、秸稈和林業三剩物(采伐剩餘物、造材剩餘物和加工剩餘物)等資源的深度利用,推進農業廢棄物向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和原料化方向轉化,解決農村麵源汙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推進生態扶貧,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居民生活環境。
倡導綠色供給、綠色消費。加大對綠色產品研發、設計和製造的投入,引導企業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支持企業建立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生產、綠色銷售、綠色包裝、綠色回收的綠色供應鏈體係。大力培育和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骨幹加工企業,重點引導支持大型、超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開發綠色食品。積極出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築、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產品等綠色消費信貸的激勵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發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產品。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製機製。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實行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和強度雙控,健全綠色財稅體係。建立起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等機製。探索編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有序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製。完善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製度,培育綠色權益交易市場,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製,構建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製度、環境風險責任保險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