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智庫(2017)》出版 專家直言建設智庫需打破部門壁壘

映象網  2017-08-22

  8月19日,2017年《中原智庫(2017)》出版暨推進中原智庫建設座談會(hui) 在鄭州舉(ju) 行。自2014年以來,河南省社科聯策劃出版了《中原智庫》一書(shu) ,每年出版一輯,已連續出版三本。該書(shu) 係統梳理省社科聯組織專(zhuan) 家學者開展理論研討和重點課題調研等活動形成的研究成果,選編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與(yu) 成果,匯編成冊(ce) 。

  在出版發行儀(yi) 式上,還有來自河南社會(hui) 科學界的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共同就我們(men) 河南的智庫建設進行了座談,建言獻策。

  智庫要提供觀點、以問題為(wei) 向導

  當前,智庫建設已經成為(wei) 社科界的熱門,各省各級智庫都囊括了各區域各領域的頂尖專(zhuan) 家,為(wei) 地區發展建言獻策。而在多年的實踐中,理論與(yu) 實際、專(zhuan) 家學者與(yu) 實務部門之間發現,研究與(yu) 實踐存在著很大的“對撞”。

  針對這種現象,常年在教學一線工作的鄭州大學教授李燕燕深感,智庫的建設要以問題為(wei) 導向,以提供決(jue) 策谘詢服務為(wei) 目的。

  “智庫報告的要求其實很高,不僅(jin) 僅(jin) 是把握和描述當前的形勢,更要與(yu) 實務結合起來,應該有學理,所謂有理有觀點,有觀點才有思路。”

  智庫研究應 “向上”“向外”“向內(nei) ”看

  現在國家層級和地方層級的智庫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智庫要朝著專(zhuan) 業(ye) 化的方向發展,如何做到專(zhuan) 業(ye) ?就要做到向上看、向外看和向內(nei) 看。

  所謂“向外”看,就是準確把握世界範圍內(nei) 政治格局的新動向、國際分工的新格局、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的新趨勢,從(cong) 中敏銳發現可以作為(wei) 的新空間。

  善於(yu) “向上”看,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經濟運行規律,深入分析宏觀政策對我省的具體(ti) 影響,從(cong) 中捕捉有利於(yu) 我省發展的新機遇。

  “向內(nei) ”看,準確把握省情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階段性特征,著力加強對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研究,從(cong) 中提出有指導性的新舉(ju) 措。

  “具體(ti) 而言,可從(cong) 宏觀、微觀層麵探討,比如國家出台政策的影響以及市場的波動等;也可以從(cong) 不同區域之間比較層麵的探討;還可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角度。當然,也可以從(cong) 政治、社會(hui) 、經濟、文化、生態方麵分類進行探討。”李燕燕解釋。

  智庫建設需要打破部門壁壘

  會(hui) 上,專(zhuan) 家學者們(men) 也提到,社科聯目前擔任的角色是“小機構”和“大網絡”。“小機構”是相對開放的社會(hui) 而言,社聯在智庫建設方麵更多地是承擔著行政管理和對外協調的功能和職責;“大網絡”指社聯是個(ge) 開放的研究平台,具有網羅各種人才的優(you) 勢。

  但社科聯的作用應該不止如此。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除了組織召開主題論壇之外,可重組目前的社聯課題。

  “每年撥出專(zhuan) 項經費,拿出幾個(ge) 專(zhuan) 題,組織課題組進行實質性地研究,涉及發展戰略的可與(yu) 省委省政府協同,涉及專(zhuan) 業(ye) 方向的可與(yu) 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協同,可參照高水平大學協同創新中心模式,打破部門壁壘。”

  隻有這樣協同合作,才能真正形成研究機構研究問題並提供解決(jue) 方案、政府部門和企業(ye) 提出問題並消化成果的良性運轉狀態,並使這些課題成為(wei) 全省及地方發展或者部門工作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紙上談兵。

  “這樣一來,起到的決(jue) 策服務作用要比撒胡椒麵且飄浮在上麵的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