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改革創新 推動中原智庫建設

河南省社科聯  2017-08-23

333.jpg 

 

IMG_2711.JPG

  8月19日,《中原智庫(2017)》出版暨推進中原智庫建設座談會(hui) 召開。來自全省社科界的1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會(hui) 議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就推進中原智庫建設建言獻策。

  與(yu) 會(hui) 人員認為(wei) ,近年來,省社科聯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要求,努力發揮“聯”的職能作用,引領“社科五路大軍(jun) ”聚力“中原智庫建設”,圍繞中央精神在河南的貫徹落實,聚焦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組織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開展調研和理論研討,召開省領導與(yu) 社科界專(zhuan) 家學者座談會(hui) ,舉(ju) 辦河南發展高層論壇和學術年會(hui) ,積極主動為(wei) 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服務,研究成果豐(feng) 碩,“聯”出了中原智庫的大本營。

  與(yu) 會(hui) 人員指出,自2014年起,省社科聯策劃出版《中原智庫》一書(shu) ,彰顯了省社科聯推進中原智庫建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該書(shu) 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河南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擇要摘編年度調研、學術研討等活動成果,匯集專(zhuan) 家學者一係列針對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強的決(jue) 策參考意見,是河南智庫界高水平成果的結晶,也是重要的智庫創新成果。三年時間,出版三本成果,為(wei) 推介河南社科專(zhuan) 家、展示社科研究成果、推動成果轉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yu) 會(hui) 人員建議,要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推進中原智庫建設,一是要推動中原智庫建設轉型升級。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和省委《關(guan) 於(yu) 加強中原智庫建設的實施意見》,堅持改革創新,努力破解製約智庫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智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比如,通過政策調整,引導現有各類研究機構,在組織形式和管理形態等方麵進行轉型,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麵進行升級,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需求導向,精準對接黨(dang) 委政府決(jue) 策需要,真正聚焦經濟社會(hui) 發展亟須解決(jue) 的重大問題,提供有價(jia) 值的決(jue) 策谘詢意見,解決(jue) 智庫成果不對路、不管用的問題。二是要促進智庫建設多元發展、良性互動。要堅持規範有序發展,科學界定不同類型、不同層級智庫的功能定位,探索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形成多種類型齊頭並進又梯次發展的格局。要加強不同智庫主體(ti) 的合作,注重統籌協調、協作攻關(guan) ,形成協同機製,努力實現智庫與(yu) 政府、媒體(ti) 和社會(hui) 多維良性互動。三是要突出智庫研究內(nei) 容的專(zhuan) 業(ye) 化。要善於(yu) “向外”看,準確把握世界範圍內(nei) 政治格局的新動向、國際分工的新格局、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的新趨勢,從(cong) 中敏銳發現可以作為(wei) 的新空間;善於(yu) “向上”看,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經濟運行規律,深入分析宏觀政策對我省的具體(ti) 影響,從(cong) 中捕捉有利於(yu) 我省發展的新機遇;善於(yu) “向內(nei) ”看,準確把握省情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階段性特征,著力加強對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研究,從(cong) 中提出有指導性的新舉(ju) 措。四是要重視新媒體(ti) 智庫的發展。研究與(yu) 傳(chuan) 播是智庫的“一體(ti) 兩(liang) 翼”,智庫發展需要“雙輪驅動”。在研究能力方麵,要努力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在重大戰略、公共政策和社會(hui) 熱點問題上發出聲音、提出方案、貢獻智慧。在傳(chuan) 播途徑方麵,要加強智庫與(yu) 新媒體(ti) 的融合,探索依托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等新媒體(ti) ,通過設立專(zhuan) 題專(zhuan) 欄、專(zhuan) 家專(zhuan) 欄、開放式論壇、學術沙龍等形式,深入推介智庫研究成果,延伸拉長決(jue) 策谘詢產(chan) 品價(jia) 值量,激發中原智庫的發展活力和傳(chuan) 播能力,擴大智庫成果的受眾(zhong) 麵。五是要加快智庫研究人員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進程。人才是智庫建設的核心問題。要把智庫建設成為(wei) 培養(yang) 人才、發現人才、使用人才的高能級平台,進一步強化中原智庫品牌建設,著力打造“智庫豫軍(jun) ”。要對社科人才實行分類管理、分類培養(yang) ,明確定位和任務,深化人才職稱、職務、薪酬製度改革,建立有利於(yu) 智庫人員成才成長的體(ti) 製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