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太極傳(chuan) 承文化根脈。10月8日,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指導,省文旅廳、省社科聯、省體(ti) 育局、河南黃河河務局、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編委會(hu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中智科學技術評價(jia) 研究中心主辦的黃河文明與(yu) 太極文化研討會(hui) 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首發式在焦作隆重舉(ju) 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委員長、中國關(guan) 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顧秀蓮,省人大常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任趙素萍,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黨(dang) 組成員,中國曆史研究院院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高翔,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內(nei) 務司法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原副院長、《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主編李慎明,中國曆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楊豔秋、路育鬆,省文旅廳廳長薑繼鼎,省體(ti) 育局局長萬(wan) 旭,河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程存虎,省社科聯副主席苗樹群等出席會(hui) 議。
焦作市委書(shu) 記王小平致辭,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徐衣顯主持會(hui) 議。市領導劉濤、王建修、楊婭輝、宮鬆奇、牛炎平、武磊、王付舉(ju) ,市政協原主席秦海彬等出席會(hui) 議。
王小平在致辭中介紹了焦作的基本情況。他說,焦作作為(wei) 太極拳的發祥地,將借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和此次研討會(hui) 契機,進一步弘揚太極文化、講好黃河故事,進一步深挖黃河文明與(yu) 太極文化之精髓,將黃河文明與(yu) 太極文化發揚光大。
顧秀蓮在講話中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保護、傳(chuan) 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示精神的一項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這次大家相聚一起,共同研討如何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明與(yu) 太極文化,並同時舉(ju) 行《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首發式,對於(yu) 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具有特殊的意義(yi) 。
高翔在講話中對黃河文明和太極文化進行了高度評價(jia) ,分析了新時期研究黃河文明、弘揚太極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他希望焦作市能夠聚焦黃河文明和太極文化,把蘊含其中的曆史意義(yi) 、時代價(jia) 值研究好、闡釋好、弘揚好。
李慎明就如何使太極拳盡快在中國普及並使之走向世界提出建議,希望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liang) 方麵作用,為(wei) 弘揚太極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對《世界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給予充分肯定,並對皮書(shu) 研創、出版和傳(chuan) 播發展提出新要求。
薑繼鼎表示,省文化和旅遊廳將按照文旅部的部署,牽頭組織申報太極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不斷提升太極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苗樹群在講話中強調,本次研討會(hui) 和首發式,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在河南實踐的重要舉(ju) 措。省社科聯將繼續組織好黃河故事宣講會(hui) 、深化黃河文化研究,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奏響出彩的河南樂(le) 章。
徐衣顯表示,此次研討會(hui) 是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殷切囑托的生動實踐,焦作市將認真消化吸收大會(hui) 的收獲和成果,推動黃河文明、太極文化在保護中傳(chuan) 承、在創新中轉化,為(wei) 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精神力量作出應有貢獻。
會(hui) 議發布了《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世界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並宣布了成立“太極文化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及籌備太極文化專(zhuan) 項基金”的決(jue) 定。
與(yu) 會(hui) 領導和專(zhuan) 家學者共同觀看了《黃河文化潤懷川》專(zhuan) 題片。會(hui) 議通過舉(ju) 辦平行論壇,組織太極文化方麵的專(zhuan) 家、學者和太極名家對黃河文明、太極文化進行了充分研討。同期,《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編委、專(zhuan) 家委召開聯席會(hui) 議,對《世界太極拳藍皮書(shu) 》的研創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據了解,本次會(hui) 議為(wei) 期3天,共有來自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武術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體(ti) 育大學、上海體(ti) 育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首都體(ti) 育學院、東(dong) 北財經大學、江西師範大學以及河南省內(nei) 領導專(zhuan) 家、學者名流、太極大師等200人參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