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二字,曆來為(wei) 人所尊崇,在時間長河中曆久彌新。奮進道路上,越是麵臨(lin) 艱巨任務、嚴(yan) 峻挑戰,越需要無私奉獻,越呼喚奉獻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84歲的鍾南山院士無懼病魔、挺身而出,“95後”女醫生4天3夜騎行300公裏返崗抗疫,北京基層社區防疫摸排工作者甚至睡覺時都抱著手機……神州大地上傳(chuan) 頌著忘我奉獻的生動事跡。在重大疫情考驗麵前,無數人迎難而上、擔當盡責,讓無私奉獻的傳(chuan) 統美德,在新時代有了更加鮮亮的底色。其中,一批又一批共產(chan) 黨(dang) 員逆行出征、無懼風浪,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奉獻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更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特質。從(cong) “拚上老命大幹一場,決(jue) 心改變蘭(lan) 考麵貌”的焦裕祿,到“為(wei) 了獨龍族群眾(zhong) 早日脫貧,再苦再累都值得”的高德榮,再到“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的黃旭華……回望黨(dang) 領導人民奮鬥的不平凡曆程,千千萬(wan) 萬(wan) 共產(chan) 黨(dang) 員不畏險阻、不怕犧牲,奉獻生命和熱血,燃燒青春和才智,揮灑辛勞和汗水,寫(xie) 就了輝煌燦爛的前進篇章。今天,奉獻的內(nei) 涵沒有改變,奉獻的意義(yi) 更為(wei) 凸顯。無論是抗擊疫情的戰場,還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現場,都需要不計得失的真誠付出,都呼喚赤誠奉獻的精神追求。
心有大我、心有大愛,方能赤誠奉獻。事實證明,一個(ge) 人一旦有了大我大愛的崇高思想,就能許黨(dang) 報國、擔當任事。反之,如果奉行精致的利己主義(yi) ,計較於(yu) “小我”的利益得失,就會(hui) 爭(zheng) 名逐利、精於(yu) 算計,甚至挖空心思、違法亂(luan) 紀攫取私利。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公仆情懷,樹立“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的高尚品格,涵養(yang) “春蠶到死絲(si) 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精神風範,才能在以奉獻為(wei) 美、服務人民、服務社會(hui) 的大愛情懷中,成就事業(ye) 、點亮人生,抵達崇高的境界。
奉獻精神不是與(yu) 生俱來的,離不開經年累月的修身正己。從(cong) 科學理論武裝,到黨(dang) 性教育引導,從(cong) 傳(chuan) 統美德滋養(yang) ,到鬥爭(zheng) 實踐磨礪,都是砥礪奉獻精神的重要途徑。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守島英雄王繼才,在脫貧攻堅一線傾(qing) 情投入、奉獻自我的黃文秀……他們(men) 都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典範。經常和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有助於(yu) 增強埋頭苦幹的原動力、忠誠奉獻的精氣神。自覺接受經常性的理論學習(xi) 、教育熏陶,時常反躬自省、修枝剪葉,注重涵養(yang) 無私奉獻、真誠付出的精神品格,也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先進性的一種體(ti) 現。
奉獻的人生最美麗(li) ,忘我為(wei) 民最幸福。奉獻有大有小,隻要真心奉獻,都是高尚的、可貴的。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矢誌奮鬥、甘於(yu) 奉獻,我們(men) 就一定能在全社會(hui) 傳(chuan) 遞更多正能量,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匯聚起磅礴力量。
涵養赤誠奉獻的時代品格
人民日報 廖建華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