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事關(guan)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發出了“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wei) 大號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思想十分深邃、內(nei) 涵十分豐(feng) 富、導向十分鮮明,蘊含了對治水規律的深刻揭示與(yu) 科學把握,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指導性,不僅(jin) 是黃河流域、與(yu) 黃河有關(guan) 的工作要認真遵循,全國其他流域、其他地區水利工作都要認真遵循。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生態保護和係統治理。當前,水利部門堅持把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與(yu) 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治水思路緊密結合起來,製定分工方案,狠抓任務落實,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江河保護治理新篇章。
深刻領會(hui) “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的“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wei) 大號召,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豐(feng) 富的思想內(nei) 涵、深遠的戰略考量,不僅(jin) 告訴我們(men) 大江大河治理的使命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大江大河治理的定位事關(guan)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千秋大計,還告訴我們(men) 大江大河治理的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實現“幸福河”目標是貫穿新時代江河治理保護的一條主線。對於(yu) 黃河而言,要抓住水沙關(guan) 係調節這個(ge) “牛鼻子”,做到確保大堤不決(jue) 口、確保河道不斷流、確保水質不超標、確保河床不抬高。對於(yu) 全國江河而言,要做到防洪保安全、優(you) 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四個(ge) 方麵一個(ge) 都不能少。
一是防洪保安全。就是要著眼保障江河長治久安,加快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ti) 係,提高江河洪水的監測預報和科學調控水平,全麵提升水旱災害綜合防治能力。
二是優(you) 質水資源。就是要統籌生活、生產(chan) 、生態用水需求,兼顧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通過強化節水、嚴(yan) 格管控、優(you) 化配置、科學調度,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優(you) 質的水資源保障。
三是健康水生態。就是要把河流生態係統作為(wei) 一個(ge) 有機整體(ti)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統籌做好水源涵養(yang) 、水土保持、受損江河湖泊治理等工作,促進河流生態係統健康。
四是宜居水環境。就是要通過部門、流域和區域的聯防聯控、共保共治,進一步加大對江河湖泊的監管力度,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打造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家園,建設美麗(li) 河湖。
準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具有方向性的戰略要求。對水資源管理而言,“重在保護”是指,江河治理最重要的是生態保護,不能有水生態問題,水質不僅(jin) 不能超標還應向好,水土流失不僅(jin) 不能加重還應減輕,建成綠水青山;“要在治理”是指,江河治理最關(guan) 鍵的是調整人的行為(wei) 、糾正人的錯誤行為(wei) ,遏製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防治水汙染。貫徹落實這一戰略要求,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堅持落實節水優(you) 先。把節水作為(wei) 解決(jue) 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之策。製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ye) 節水標準,從(cong) 嚴(yan) 核定用水戶取水規模。建立節水評價(jia) 製度,使節水真正成為(wei) 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條件,推動各領域、各行業(ye) 提高用水效率,形成節水型生產(chan) 生活方式。
紮實推進合理分水。在合理確定生態用水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人口、耕地、GDP和工業(ye) 產(chan) 值等要素開展江河水量分配,明確區域用水總量控製指標、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指標,把可利用水量逐級分解到不同行政區域。當前要把確定河湖生態流量作為(wei) 水資源保護的基礎性工作,結合每條河湖實際,加快確定全國河湖生態流量,嚴(yan) 格生態流量管控。
切實做到管住用水。加快建成全天候的實時動態水資源監測體(ti) 係,將江河重要斷麵、重點取水口、地下水超采區作為(wei) 主要監控對象,提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動態監測能力。加強對各行業(ye) 、各領域取用水行為(wei) 監管,糾正無序取用水、超量取用水、超采地下水、無計量取用水等行為(wei) 。
全麵加強河湖監管。深入推進河長製湖長製,落實各級河長湖長主體(ti) 責任,發揮部門協同作用,推動河長製湖長製從(cong) “有名”向“有實”轉變。抓緊劃定河湖管理範圍,強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與(yu) 保護,嚴(yan) 格規範采砂等涉水活動。健全水利監管體(ti) 係,加強監督執法,大力整治侵占、破壞河湖的行為(wei) ,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luan) ”(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行動,管好“盛水的盆”和“盆裏的水”。
紮實推進水土保持。以提高水土保持率為(wei) 目標,實施分區防治、分類施策,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人工措施與(yu) 自然修複相結合,科學布局淤地壩、坡耕地改造和封育保護,加強水土流失預防監督,嚴(yan) 控人為(wei) 新增水土流失。實施生態脆弱河流和重點湖泊生態修複,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動河湖生態係統持續向好。
認真落實“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的重要原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要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chan) 業(ye) 發展,堅決(jue) 抑製不合理用水需求。這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條重要原則。“剛性約束”就是必須這麽(me) 做,而不能那麽(me) 做。對一個(ge) 地區來說,可用水量就是“剛”,不能突破可用水量就是“剛性約束”;對一個(ge) 行業(ye) 來說,用水定額就是“剛”,把用水量控製在定額以內(nei) 就是“剛性約束”。
落實最大剛性約束的核心要義(yi) 是“以水而定”,促進經濟社會(hui) “量水而行”。過去之所以造成水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根本上就是沒有以水定需,而是以需定水。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必須做到以水定需,也就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防止和糾正過度開發水資源、無序取用水等行為(wei) ,倒逼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布局優(you) 化,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重點要做好三個(ge) 方麵工作:
研究明確各地可用水量。在全國可用水總量的框架下,統籌考慮自產(chan) 水和外調水、調出區和調入區,明確各地可用水量的控製範圍。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在充分節水的前提下,研究謀劃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格局,確定能否調水、調多少水。
加快健全用水定額清單。按照務實管用、全麵覆蓋的原則,研究清楚不同區域條件下每個(ge) 用水單位所需要的用水量,如一個(ge) 人一年最高用水量、不同企業(ye) 單位產(chan) 值一年最高用水量,不同作物單位麵積一年最高用水量,從(cong) 而作為(wei) 約束用水戶用水行為(wei) 的依據。
堅決(jue) 落實以水定需要求。按照確定的可用水總量和用水定額,結合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戰略布局,研究提出每個(ge) 區域城市生活用水、工業(ye) 用水、農(nong) 業(ye) 用水的控製性指標,確保人口規模、經濟結構、產(chan) 業(ye) 布局與(yu) 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對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許可,對臨(lin) 界超載地區暫停審批高耗水項目取水許可,堅決(jue) 抑製不合理用水需求,真正做到以水定需、空間均衡。
(作者為(wei) 水利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