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廣闊,要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民生產(chan) 業(ye) 、幸福產(chan) 業(ye)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河南以及全國文旅發展指明了重要方向。如今,我國各項事業(ye) 都在穩步向前發展,其中文旅事業(ye) 更是大踏步前進,而近年來河南文旅的發展尤為(wei) 引人注目。
立足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考察龍門石窟時強調,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傳(chuan) 播好。這三個(ge) “好”層層遞進,為(wei) 文旅事業(ye) 的提升發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河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中國曆史上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四席,洛陽、安陽、鄭州、開封積累了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底蘊。近年來,河南文旅立足深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對傳(chuan) 統文化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與(yu) 創造性轉化,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大眾(zhong) 視野,取得了不少成績,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唐宮夜宴、洛神水賦、七夕奇妙遊、中秋奇妙遊等,無不在全國乃至海外引起轟動,提升了河南文旅品質,塑造了河南全新的文化形象。
河南文旅之所以有新突破,主要在於(yu) 對曆史文化的深度開發。例如,洛神水賦以曹植的《洛神賦》為(wei) 原型,把傳(chuan) 說中的人物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和演員的精彩表演完美結合到一起,將文字、畫卷以動態、可視的情景展現給海內(nei) 外受眾(zhong) 。越來越多的文化創意立足於(yu) 人們(men) 耳熟能詳的典故、詩詞、傳(chuan) 說等。這是厚重曆史文化在當代的突出表現,帶動河南旅遊更上一層樓。這就是文化與(yu) 旅遊深度有機融合的生動體(ti) 現。
2024年,河南文旅市場在數量方麵取得了較大進步,年接待遊客量首次突破10億(yi)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萬(wan) 億(yi) 元。河南文旅事業(ye) 在數量、人次上達到新高的同時,更加注重在領域、質量和體(ti) 驗感上的不斷提升。2025年,河南文旅覆蓋的領域將更加廣闊,加強文旅與(yu) 農(nong) 業(ye) 、工業(ye) 、服務業(ye) 等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理念也向注重沉浸式、體(ti) 驗感方麵發展,為(wei) 人們(men) 提供更高質量的文旅體(ti) 驗。
充分激發文旅事業(ye) 活力
新時代新征程,文旅事業(ye) 發展麵臨(lin) 新機遇、新挑戰。文化對旅遊業(ye) 的推動並不單單體(ti) 現為(wei) 文旅部門多開發一些旅遊景點,多推出一些文藝演出,各個(ge) 領域、行業(ye) 都可以發揮助力文旅事業(ye) 的作用。當一個(ge) 行業(ye) 做出彩的時候,同樣能夠形成優(you) 質的文化形象,進而推動文旅事業(ye) 的高質量發展。例如,河南民營企業(ye) 胖東(dong) 來近年引起全國關(guan) 注,成為(wei) 吸引河南省內(nei) 和全國各地民眾(zhong) 前來河南的一個(ge) 新亮點。這是商業(ye) 文化助力文旅事業(ye) 融合發展的一個(ge) 典型。近期爆火的“蘇超”體(ti) 現了體(ti) 育行業(ye) 給文旅事業(ye) 發展帶來的效應。“蘇超”表麵看是體(ti) 育領域的活動,但它是體(ti) 育文化的新生,讓當地旅遊市場更加活躍,豐(feng) 富了體(ti) 育文化內(nei) 涵,實現了體(ti) 育文化與(yu) 旅遊的有機融合。由此,帶給我們(men) 的啟示在於(yu) ,文旅事業(ye) 應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活動和事物中挖掘資源、激發活力。
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為(wei) 指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旅遊強國,強化係統謀劃和科學布局,保護文化遺產(chan) 和生態資源,提升供給水平和服務質量,深化國際旅遊交流合作,不斷開創旅遊發展新局麵,走出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發展之路。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
統籌:宋鴻博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