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wei) 人口大省,經濟總量長期位居全國省域經濟體(ti) 的前列。但是,近年來隨著發展階段轉換和經濟結構轉型持續深化,河南經濟增長麵臨(lin) 較大壓力。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yi) 。
以技術創新重塑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
從(cong) 經濟結構特點看,河南屬於(yu) 資源型省份,資源型產(chan) 業(ye) 占比較大。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麵對技術快速更新迭代,新產(chan) 品和新產(chan) 業(ye) 不斷湧現的挑戰,河南采取了相應舉(ju) 措,並取得較好成效。
一是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例如,以煤炭開采起家、有較雄厚煤化工產(chan) 業(ye) 基礎的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近年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與(yu) 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戰略合作,生成矽烷氣,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借此向太陽能電池、半導體(ti) 等多個(ge) 技術方向延伸,為(wei) 打造千億(yi) 級矽碳新材料產(chan) 業(ye) 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位於(yu) 漯河的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積極引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技術,打造千億(yi) 級氟矽新材料產(chan) 業(ye) ,也是利用技術創新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典型案例。
二是通過技術和體(ti) 製機製創新培育行業(ye) 龍頭企業(ye) 。例如,鄭州宇通先後通過兩(liang) 次改製使企業(ye) 始終保持體(ti) 製機製活力,通過與(yu) 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建立數千人規模的研發團隊,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客車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超過40%,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chan) 企業(ye) 。
三是引進行業(ye) 巨頭再造新優(you) 勢。這方麵最典型的是引進富士康和比亞(ya) 迪。富士康落戶鄭州,使鄭州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製造基地,為(wei) 河南萬(wan) 億(yi) 級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奠定了基礎。比亞(ya) 迪大幅度提升了河南轎車整車生產(chan) 能力,使河南成為(wei) 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基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著力點
產(chan) 業(ye) 集群是現代產(chan) 業(ye) 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形態,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產(chan) 業(ye) 集群的基本特點是以帶動力強的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為(wei) 核心,生產(chan) 同一產(chan) 品或相互關(guan) 聯的不同產(chan) 品的眾(zhong) 多企業(ye) 在同一空間高密度聚集,相互之間分工明確,協作關(guan) 係緊密,運行成本低,市場競爭(zheng) 力強,行業(ye) 和區域特色鮮明。河南客車、煤機等行業(ye) 雖然具有鮮明的集群形態,但體(ti) 量有限,對區域發展支撐力度也有限。而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體(ti) 量更大、更具發展潛力的領域,河南缺乏由核心龍頭企業(ye) 構築的產(chan) 業(ye) 集群。因此,未來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是引進或培育紮根本土的體(ti) 量更大、更具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ye) ,以及圍繞龍頭企業(ye) 聚集的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河南是教育和人才大省,高校和科研機構儲(chu) 備了數量龐大的科研人才,但受評價(jia) 機製和科研管理體(ti) 製的限製,其科研活動很少做產(chan) 品和產(chan) 業(ye) 轉化。深化科研評價(jia) 機製和科研管理體(ti) 製改革,亟須將科研力量引導到做產(chan) 品和產(chan) 業(ye) 轉化上來,這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路徑。
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優(you) 化營商環境,給市場主體(ti) 更多的選擇權,是激發民間創新活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有效途徑。增強服務意識,優(you) 化營商環境,是河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著力點。
(作者係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
統籌:宋鴻博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