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納入重大國家戰略(以下簡稱“黃河戰略”)並加以謀篇布局,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2025年5月19日至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來到中原大地,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河南要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從(cong) 問題向度、協同程度、創新維度三個(ge) 維度把握全麵推進黃河戰略的實踐邏輯,既是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彰顯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河南擔當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堅持問題導向
以流域突出問題治理為(wei) 基礎
解決(jue) 黃河流域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是黃河戰略提出的現實動因之一,黃河戰略的全麵推動也必然在全麵解決(jue) 現實問題中得到落實。要聚焦黃河在河南的地理地貌、人口活動等特征,把處理好流域治理作為(wei) 治黃的關(guan) 鍵點和方法論。
洪澇災害威脅尚未徹底消除。黃河河南段處於(yu) 黃河中下遊,從(cong) 三門峽靈寶段入境,至濮陽台前段出境,共流經9個(ge) 省轄市(示範區),河道全長711公裏,占黃河5464公裏幹流總長度的13%。黃河河南段大部分屬於(yu) “豆腐腰”河段,部分河勢遊蕩多變,水沙條件複雜,地上懸河問題突出,需要繼續加強防洪等工程體(ti) 係建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高防災減災應對能力。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還需久久為(wei) 功。黃河河南段仍存在部分需要修複治理的水土流失區域和礦山,部分支流水資源開發過度,黃河灘區濕地、自然保護區與(yu) 耕地不同程度交叉重疊,沿線資源性城市、重工業(ye) 城市多,部分企業(ye) 綠色轉型動力不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度還需加大。灘區人口多,麵臨(lin) 著工業(ye) 汙染、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生活汙水等多方麵的汙染壓力,需要加強水汙染防治、強化環境綜合治理、推動發展方式全麵綠色轉型、加強社會(hui) 大眾(zhong) 節水護水意識等教育。
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仍需全麵加強。河南是人口大省、農(nong) 業(ye) 大省、經濟大省,對水資源的需求較大,但黃河水資源相對有限,流域內(nei) 水資源等自然稟賦相對不足,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合理調配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同時保障生態用水需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堅持協同推進
以匯聚強大工作合力為(wei) 突破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需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結合河南主體(ti) 功能定位,聚焦“兩(liang) 高四著力”,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采取一係列協同性舉(ju) 措,取得一係列突破性工作成效。
政策協同構建綜合保障體(ti) 係。以《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為(wei) 核心,配套出台覆蓋生態修複、國土空間、區域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轉型、文化保護等領域的一係列專(zhuan) 項規劃,形成了總規劃牽引帶動,相關(guan) 部門專(zhuan) 項規劃、相關(guan) 地區區域規劃條塊支撐、點麵結合、協同聯動、保障有力的政策體(ti) 係,為(wei) 推動黃河戰略落實提供有力政策指引和法治保障。
區域協同構建大治理格局。建立“河長+檢察長”協作機製、省級水土保持廳際協調等聯動機製,開展灘區綜合治理,提出十大水利工程建設,促進各水係連通,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以流域綜合治理為(wei) 根本,以礦山生態修複、複耕複綠為(wei) 重點,持續擴增沿黃生態容量,高標準建設沿黃生態廊道。與(yu) 上下遊省份密切配合,在水資源分配、防洪減災等方麵加強合作,與(yu) 山東(dong) 共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推動晉陝豫金三角區域協同治汙。注重與(yu) 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對接合作,加強內(nei) 河航運等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體(ti) 係建設,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河南自貿區建設,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積極推動“中部便捷出海水運大通道”,加快打造高水平內(nei) 陸開放高地,為(wei) 黃河戰略注入強大動力和活力。
組織協同提升流域治理效能。成立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點工作任務,統籌謀劃落實舉(ju) 措。加強科技、發展改革、生態、水利、農(nong) 業(ye) 等相關(guan) 部門和有關(guan) 省轄市政府之間協調聯動,製定《河南省“淨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方案》《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科技創新 建設幸福黃河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等製度性方案,明確重點任務、責任單位,健全完善工作協調機製,匯聚工作合力,共同推動戰略部署落地實施。
堅持創新驅動
以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為(wei) 牽引
黃河戰略本身就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戰略推動既要從(cong) 全局考量,又要善於(yu) 抓住重點,堅持創新驅動,通過區域科技創新,建設幸福黃河,以點帶麵落實戰略部署要求。
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結構。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政策,對存量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大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力度,在逐“綠”向“新”中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嚴(yan) 格限製在流域內(nei) 布局高耗能、高汙染、高能耗增量項目,結合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超前布局一批重大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jia) 格政策支持,促進產(chan) 業(ye) 上下遊協作,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的底層邏輯層麵為(wei) 治汙、節水、生態修複、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經濟基礎保障。
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圍繞糧食安全、生態保護、裝備製造、綠色能源等方麵,由流域內(nei) 相關(guan) 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創新企業(ye) 強強聯合,根據自身特長優(you) 勢凝練不同類型科研主攻方向,在平台、機構、人員、項目、融資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構建應用基礎研究、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一體(ti) 的創新鏈條,以科技成果轉化指數換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幸福指數。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改革。強化協同創新頂層設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改革,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通過創新研究生聯合培養(yang) 機製、開展“揭榜掛帥”活動、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開放基金等“組合拳”,加強產(chan) 學研用聯合研究和協同攻關(guan) ,在教育鏈、人才鏈、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中破解製約黃河戰略實施的流域突出問題,為(wei) 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
統籌:宋鴻博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