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兩高四著力”要處理好五大關係

《河南日報》(2025年07月25日第15版)  李麗(li) 菲2025-07-25

“兩(liang) 高四著力”是新時代新征程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中原大地發展的把脈定向、指路領航。“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奮力譜寫(xie) 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是奮鬥目標。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處理好“遠與(yu) 近”“質與(yu) 量”“新與(yu) 舊”“內(nei) 與(yu) 外”“長與(yu) 短”五大關(guan) 係,推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處理好當前突破與(yu) 長遠布局的關(guan) 係

  “兩(liang) 高四著力”是統籌當前攻堅與(yu) 長遠發展的科學謀劃。河南既要聚焦現實挑戰精準發力,破解製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也要著眼未來趨勢係統布局,厚植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持久優(you) 勢,實現“穩當下”與(yu) “謀長遠”的有機統一。一是穩紮穩打破解發展難題。針對經濟總量領跑但產(chan) 業(ye) 能級不足的結構性矛盾,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關(guan) 鍵變量,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升級,提升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對於(yu) 城鄉(xiang) 二元結構明顯、縣域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短板,要以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帶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因地製宜培育小麥產(chan) 業(ye) 鏈、玉米產(chan) 業(ye) 鏈、紅薯產(chan) 業(ye) 鏈等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鏈,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聚焦人口紅利豐(feng) 厚但治理效能待提升的省情,要依托“一老一小一青壯”民生工程,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hui) 治理,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二是主動布局謀定長遠發展。立足“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的戰略定位,係統構建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引領、高效能治理為(wei) 保障的全域爭(zheng) 先體(ti) 係,確保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跑得快、跑得穩;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開發與(yu) 保護並重,有力引導社會(hui) 資本廣泛參與(yu) 到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中,同時開發輕量化、互動式載體(ti) ,讓黃河文化“看得見、帶得走”,以文旅深度融合帶動沿黃地區轉型升級;緊扣“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的發展定位,堅決(jue) 扛牢糧食安全責任,以建設農(nong) 業(ye) 強省為(wei) 抓手,加強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以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為(wei) 引領,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處理好規模擴張與(yu) 質效躍升的關(guan) 係

  “兩(liang) 高四著力”是破解“大而不強”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作為(wei) 經濟大省,河南要堅持以質取勝和發揮規模效應相統一,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一是以規模優(you) 勢築牢增速底盤。堅持在“糧”字上做文章,不斷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打造出更多像蜜雪冰城、鍋圈食匯、千味央廚等既具特色又具優(you) 勢的“糧產(chan) 業(ye) ”,拓展農(nong) 業(ye) 增值增效空間,築牢農(nong) 業(ye) 強省根基;放大樞紐經濟區位價(jia) 值,深化“萬(wan) 人助萬(wan) 企”“政企懇談會(hui) ”機製,促進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區域競爭(zheng) 的“軟實力”;激活超大規模市場潛能,用好河南豐(feng) 厚曆史文化資源,構建“流量+場景+消費+文化”的文旅融合新範式,深度挖掘文旅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潛能,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wei) 發展硬支撐。二是以發展質效增強經濟韌性。以創新驅動轉方式,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ti) 係,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綠色生產(chan) 方式;以動能轉換調結構,聚焦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賽道,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搶占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環節;以“河南創造”提質量,實施“豫品振興(xing) ”計劃,推動宇通客車、中鐵裝備、衛華重工等龍頭企業(ye) 參與(yu) 國際標準製定,推動河南品牌從(cong) “規模製勝”向“質量領跑”轉變;以數字賦能增效益,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智慧農(nong) 業(ye) 、智能製造等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構築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

  處理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

  “兩(liang) 高四著力”為(wei) 河南處理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的關(guan) 係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必須堅持先立後破、穩中求進,在破與(yu) 立的辯證統一中,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位嫁接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發展,鍛造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一是堅持先立後破,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立足河南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規模大、鏈條全、就業(ye) 廣的優(you) 勢,強化新技術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中的應用與(yu) 擴散,通過“老產(chan) 業(ye) +新技術”的創新生態,解決(jue) 轉型升級中的“卡脖子”問題,實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位嫁接。以數字技術賦能轉型,對鋼鐵、有色、化工、建材、輕紡五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實施全鏈條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產(chan) 品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躍升;以綠色轉型重塑優(you) 勢,依托洛陽現代農(nong) 機裝備、鄭南商許超硬材料等國家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推進清潔生產(chan) 技術和節能裝備應用,減少經濟增長對能源資源的依賴,全麵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二是堅持向新而行,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立足產(chan) 業(ye) 基礎和資源稟賦,差異化布局新賽道,加速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做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鄭州航空港區新能源汽車城建設,支持比亞(ya) 迪、上汽、宇通、奇瑞等企業(ye) 擴量提質,啟動兩(liang) 岸智能製造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開展工業(ye) 軟件、AI軟件技術攻關(guan) ,製定出台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盡快成為(wei) 全省新型支柱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麵向國家重大需求和戰略重點領域,推進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氫能儲(chu) 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前沿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落地,打造新質生產(chan) 力策源地。

  處理好開放賦能與(yu) 內(nei) 需驅動的關(guan) 係

  “兩(liang) 高四著力”是服務國家大局與(yu) 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路徑。河南要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guan) 係,以開放創新突破供給約束,以內(nei) 需擴容創造市場空間,構建內(nei) 外聯動、供需互促的發展格局。一是以製度型開放賦能內(nei) 需升級。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為(wei) 戰略支點,完善“陸空網海”四路協同體(ti) 係,做強“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帶”模式,推動“豫品出海”向品牌化、規模化升級,激活內(nei) 需供給潛能;強化多式聯運樞紐功能,圍繞“向北對接京津冀,向東(dong) 融入長三角,向南挺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向西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新亞(ya) 歐大陸橋”安排部署,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活力,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深化製度型開放,以推進自貿試驗區2.0版建設為(wei) 引領,積極對接RCEP、CPTPP等貿易協定,增強開放的係統性和競爭(zheng) 力。二是以內(nei) 需擴容支撐開放提質。以消費升級牽引國際要素集聚,用好“金秋消費季”“胖東(dong) 來效應”等流量熱點,強化綠色消費、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政策支持,推動鄭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拓展消費供給新空間;以新業(ye) 態培育強化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依托隻有河南·戲劇幻城、唐宮IP、黃帝IP等文化符號,聯動TikTok、亞(ya) 馬遜直播等跨境渠道推動文化出海,增強戰略主動性;以有效投資撬動開放型經濟升級,聚焦“兩(liang) 重”領域精準投資,推動5G基建、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深度融合。

  處理好優(you) 勢轉化與(yu) 短板補齊的關(guan) 係

  “兩(liang) 高四著力”是河南在區域競爭(zheng) 中鍛長板、強弱項,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科學方略。當前,區域競爭(zheng) 已進入“長板定高度、優(you) 勢鎖賽道”的新階段,要堅持鍛長板與(yu) 補短板雙向發力,在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中邁出更大步伐。一是鍛長板要“優(you) 中創優(you) ”。緊扣國家所需與(yu) 河南所能,以優(you) 勢最大化重構發展邏輯,推動比較優(you) 勢向核心競爭(zheng) 力躍升。將交通區位優(you) 勢轉化為(wei) 通道優(you) 勢和樞紐經濟優(you) 勢,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關(guan) 鍵節點;將人口規模優(you) 勢轉化為(wei) 人力資本和市場規模優(you) 勢,充分釋放消費市場潛力;將產(chan) 業(ye) 基礎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優(you) 勢,增強在全國產(chan) 業(ye) 大格局中的引領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將要素市場優(you) 勢轉化為(wei) 算法算力優(you) 勢和宏大應用場景優(you) 勢,推動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建設。二是補短板要“靶向攻堅”。補齊科技創新短板,探索“產(chan) 業(ye) 立題、企業(ye) 出題、人才答題、科技解題”協同機製,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優(you) 化完善創新型企業(ye) 梯次培育體(ti) 係,使發展更有活力;補齊生態治理短板,堅持生態優(you) 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上新台階、綠色轉型有新進展、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有新改善,使發展更有底氣;補齊營商環境短板,全麵推廣“胖東(dong) 來式”政務服務,以刀刃向內(nei) 的決(jue) 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數字化水平,為(wei) 高質量發展贏得加速度,使發展更有信心;補齊民生短板,深入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行動,重點保障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等群體(ti) 就業(ye) ,健全群眾(zhong) 利益協調機製,用心用情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使發展更有溫度。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來源:《河南日報》(2025年07月25日第15版)

統籌:吳鵬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