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河南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2025年08月01日第10版)  吳建輝2025-08-01

2025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洛陽軸承集團考察時強調,製造業(ye) 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現代製造業(ye) 離不開科技賦能,要大力加強技術攻關(guan) ,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

  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河南智能製造方向。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緊抓入選國家智能製造先行區政策紅利,確立中部先進製造基地戰略定位。2018年,下發了《河南省智能製造和工業(ye) 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努力實現“河南製造”向“河南智造”轉變。2023年,發布《河南省建設製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河南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快推動河南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助力建設製造強省、數智強省。特別是今年6月,印發了《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e) 化行動方案(2025—2027年)》,正式啟動數字化轉型全覆蓋行動。這些政策文件為(wei) 河南製造業(ye) 數智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有力的保障。

  政策創新加力賦能,激活河南智能製造一池春水。近年來,河南打好政策賦能組合拳,設立5000萬(wan) 元“揭榜掛帥”項目池,吸引23家央企研究院落地;設立產(chan) 融協同200億(yi) 元製造業(ye) 轉型基金,撬動800億(yi) 元社會(hui) 資本。目前,河南智能應用場景覆蓋率達到87%,建設省級智能車間、工廠1362個(ge) ,打造數字領航企業(ye) 24個(g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標杆194個(ge) ;建成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43個(ge) ,接入設備產(chan) 品2093萬(wan) 台(套),部署工業(ye) 應用軟件、解決(jue) 方案5300多個(ge) ,服務企業(ye) 超過15萬(wan) 家,構建了上下遊企業(ye) “鏈式”轉型格局;建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33個(ge) ,推動560多家企業(ye) 開展新一輪智能化改造、4000多家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園區能耗管控、安全監測、協同製造等能力明顯增強。組建嵩山實驗室、省柔性電子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等33家省實驗室和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構築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建設中原科技城等20個(ge) 省級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聚焦重點領域推動企業(ye) 集聚發展。同時,河南積極鼓勵推動地市創新,如洛陽對采購機器人的企業(ye) 按采購金額30%予以補貼(超國標10%),機器人產(chan) 業(ye) 規模年增45%。

  集群單點快速崛起,開創河南智能製造發展新局麵。目前,河南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鏈已初步形成區域集聚發展格局,各個(ge) 地區依托政策支持、產(chan) 業(ye) 鏈配套、技術創新能力等,形成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洛陽現代農(nong) 機裝備集群成功創建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取得標誌性突破。長垣市門橋式起重機械、襄城縣碳矽新材料等9個(ge) 集群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24年,全省“7+28+N”產(chan) 業(ye) 鏈群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5%,高於(yu) 全省規上工業(ye) 增加值1.4個(ge) 百分點,占全省規上工業(ye) 增加值的63.2%,對全省規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達72.4%,先進計算、新能源汽車、尼龍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分別同比增長71.3%、46.1%、29.5%。與(yu) 此同時,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實力的骨幹企業(ye) 正在快速崛起:洛陽中信重工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核電部件國產(chan) 化率從(cong) 15%提升至70%;鄭煤機AI圍岩識別液壓支架故障預警準確率達92%,占據全國60%煤礦改造市場;航天雲(yun) 網“1+18+N”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接入500萬(wan) 台設備,中小企業(ye) 改造成本下降40%;許昌遠東(dong) 傳(chuan) 動5G視覺質檢效率提升8倍,年減損超2000萬(wan) 元;鄭州三磨所納米金剛石刀具替代率從(cong) 30%提升至68%,打破日美壟斷;平煤神馬航空級芳綸纖維強度達到鋼材的5倍,應用於(yu) 國產(chan) 大飛機。目前,河南24家企業(ye) 入選“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500強”;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分別達到414家、51家;全省規上工業(ye) 企業(ye) 達到2.66萬(wan) 家。

  把握戰略主動,推動河南智能製造提質升級。一是加強原始創新。要深化基礎研究體(ti) 製機製改革,優(you) 化基礎研究支持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差異化評價(jia) 機製,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wei) 導向的評價(jia) 體(ti) 係,鼓勵科研人員潛心鑽研、厚積薄發。要深化科研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製改革,實行重點項目攻關(guan) “揭榜掛帥”等製度,把寶貴的科技資源投向最具創新活力的一線科研人員。要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製度,讓基礎研究優(you) 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創新活力。二是優(you) 化賦能體(ti) 係建設。在為(wei) 河南智能製造賦能方麵,各級政府要優(you) 化組織體(ti) 係,建立健全“一攬子”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和製造業(ye) 數智化升級改造扶持政策,對因資金匱乏而放棄轉型的企業(ye) 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或稅收優(you) 惠等,保證企業(ye) 有充足資金進行自主科技研發,鼓勵製造企業(ye) 通過科技創新攻克“卡脖子”技術。要構建完善的服務平台體(ti) 係,涵蓋技術谘詢、人才培訓、解決(jue) 方案定製等方麵,為(wei) 企業(ye) 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支持。要持續完善河南智能製造集群建設,充分利用各地現有產(chan) 業(ye) 稟賦和基礎,統籌鄭州智能終端核心、工業(ye) 互聯網、智能傳(chuan) 感器優(you) 勢,洛陽高端裝備製造、數控機床、特種機器人優(you) 勢,許昌智能家電與(yu) 零部件、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部件優(you) 勢,以及漯河食品智造、智能生產(chan) 線、健康穿戴設備優(you) 勢,構建“鄭洛許漯”智造走廊,建設協同共生的產(chan) 業(ye) 共同體(ti) 。三是打造數字化人才引育工程。各級政府要深化數智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對有利於(yu) 企業(ye) 發展的人才項目給予企業(ye) 補助獎勵等政策供給,積極鼓勵企業(ye) 大力引進數智化轉型人才。要加強行業(ye) 與(yu) 高校的對接,加強校企合作,聯合科研院所和院校實施人才能力提升計劃,共建數智化轉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同時,鼓勵製造企業(ye) 加強數智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全產(chan) 業(ye) 鏈全員工技工化製度,加大對一線人才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力度,幫助員工熟練駕馭柔性生產(chan) 係統、工業(ye) 機器人、數控機床等前沿智能製造設備。支持員工不斷探索創新,對既有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與(yu) 升級,乃至自主設計發明新型智能設備。 

  (作者單位:河南能源化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來源:《河南日報》(2025年08月01日第10版)

統籌:吳鵬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