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革命老區汲取前進力量——訪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

河南日報  劉一寧2019-09-19

  “大別山人民為(wei) 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9月18日,省委黨(dang) 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老區蘇區孕育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之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頻頻踏上紅色熱土,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營養(yang) ,思考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使命擔當。9月1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第一站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每次到革命老區考察調研,都去瞻仰革命曆史紀念場所,就是要告誡全黨(dang) 同誌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麽(me) 來的、新中國是怎麽(me) 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麽(me) 來的。”修振環說。

  鄂豫皖蘇區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土地革命戰爭(zheng) 時期領導創建的根據地之一,是僅(jin) 次於(yu) 中央蘇區的第二大革命根據地,誕生了多支紅軍(jun) 主力,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鄂豫皖省委書(shu) 記沈澤民身患重病心係革命,共產(chan) 黨(dang) 員程儒香麵對酷刑痛斥敵人,“大別山江姐”晏春山被捕後縱身跳下懸崖……正因為(wei) 信念如山、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革命火種才生生不息。修振環說:“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zheng) ,孕育了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同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一樣,都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men) 要傳(chuan) 承紅色基因,高舉(ju) 紅色旗幟,以飲水思源、追尋初心的實際行動,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地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修振環表示,黨(dang) 員、幹部要善於(yu) 從(cong) 黨(dang) 的曆史中汲取豐(feng) 富的營養(yang) 、增強開拓前進的力量,做到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要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dang) 史館、烈士陵園等黨(dang) 和國家紅色基因庫,學習(xi) 了解黨(dang) 史、新中國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hui) 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做到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把革命先烈為(wei) 之奮鬥、為(wei) 之犧牲的偉(wei) 大事業(ye) 奮力推向前進,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