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河南作為(wei) 經濟大省,要進一步夯實實體(ti) 經濟這個(ge) 根基,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升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兩(liang) 高四著力”的重大要求,強調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農(nong) 業(ye) 強省。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農(nong) 業(ye) 強省是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載體(ti) ,也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重大要求落到實處,必須深刻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持續通過深化改革增效能、添動力,聚力實現新突破。
大力發展製造業(ye) 和農(nong) 業(ye) 領域新質生產(chan) 力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載體(ti) 和主陣地,農(nong) 業(ye) 科技的進步和革命性變革為(wei) 形成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了前提基礎。發揮我省製造業(ye) 規模體(ti) 量大、配套體(ti) 係全以及農(nong) 業(ye) 基礎好、發展空間廣等優(you) 勢,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打造全國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陣地。
實施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強基”行動。充分發揮我省在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低空經濟、氫能和新型儲(chu) 能、新材料、人工智能和算力等產(chan) 業(ye) 領域的基礎優(you) 勢和發展潛力,統籌做好建設用地、用能、環保等指標配置,打造萬(wan) 億(yi) 級、千億(yi) 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盡快成為(wei) 全省新型支柱產(chan) 業(ye) 。
實施未來產(chan) 業(ye) “加速”行動。麵向國家重大需求和戰略重點領域,精準識別和培育高潛能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推進未來製造(生物製造、納米製造、激光製造、循環製造等)、未來信息(量子信息、6G等)和未來健康(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腦機交互等)等前沿技術的產(chan) 業(ye) 化落地。支持鄭州、安陽、濮陽、周口等省級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全麵承接未來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爭(zheng) 創國家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
實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製造”行動。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支持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醫藥、輕紡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大力開展技術改造行動,嫁接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培育新品牌、切入新賽道、煥發新生機。適應現代食品發展趨勢,加快搶占以休閑食品、功能食品、植物基食品、未來食品等為(wei) 代表的食品產(chan) 業(ye) 新賽道,壯大食品龍頭企業(ye) 集群,促進中小食品企業(ye) 成為(wei) 規上企業(ye) 和向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實施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行動。把最有可能成為(wei) 風口技術和產(chan) 業(ye) 的生物育種、智能農(nong) 機、智慧農(nong) 業(ye) 等作為(wei) 牽引農(nong) 業(ye) 強省建設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在龍頭企業(ye) 引育、技術創新、品牌提升等方麵加大扶持政策,加速培育生物種業(ye) 、生物飼料、生物肥藥、智能農(nong) 機、農(nong) 業(ye) 數據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拓展循環農(nong) 業(ye) 、植物工廠、體(ti) 驗農(nong) 業(ye) 等新型業(ye) 態,更好引領支撐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
針對當前我省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偏低、新動能支撐不足等突出問題,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領域,最大限度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chan) 力更相適應的創新生態體(ti) 係,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加強製造業(ye) 和現代農(nong) 業(ye) 先進技術供給。依托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nong) 穀以及“雙一流”高校、省實驗室等高能級載體(ti) 平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聚焦我省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先進裝備、現代醫藥等產(chan) 業(ye) 發展痛點、核心技術卡點,加快突破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基礎工藝等“五基”短板,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推動產(chan) 業(ye) 邁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依托國家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及國家農(nong) 機裝備創新中心等,加強數字技術、育種技術、農(nong) 機裝備技術、合成生物技術等先進農(nong) 業(ye) 科技研發和應用。
研發推廣綠色低碳技術。聚焦新能源、新型電力係統、前沿儲(chu) 能、超高效光伏、生物能源與(yu) 先進新材料、綠色農(nong) 業(ye) 等領域,積極研發推廣應用大規模儲(chu) 能、碳捕集與(yu) 封存、分布式能源係統集成、新一代光伏、新汙染物治理、高效節能降耗等綠色技術。圍繞28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群,建立碳達峰碳中和基礎前沿技術圖譜和核心技術清單,研判重點產(chan) 業(ye) 鏈碳達峰技術路線,聚力突破低碳燃料與(yu) 原料替代、過程智能調控、餘(yu) 熱及餘(yu) 能高效循環利用、二氧化碳催化轉化等環節減排關(guan) 鍵技術。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高質量建設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等平台,推動與(yu) “兩(liang) 城一穀”、高校、新型研發機構聯動發展,打造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流動高效的技術要素市場,促進資金、技術、應用、市場等要素對接,努力推動基礎研究“最先一公裏”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後一公裏”有機銜接和無縫對接,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強化“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融合賦能
人工智能作為(wei) 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已成為(wei) 未來幾年拉開區域競爭(zheng) 差距、促進區域重新洗牌的關(guan) 鍵。我省擁有海量的數據資源和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農(nong) 業(ye) 強省應突出應用牽引導向作用,推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雙向發力,全麵激發數字化、智能化驅動力。
開展“AI+製造業(ye) ”行動。聚力“人工智能+”新型工業(ye) 化、具身智能、物聯網、數據產(chan) 業(ye) 等主攻方向,引導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企業(ye) 加速切入智能機器人新賽道,全方位、深層次賦能製造業(ye) 提效降本。緊抓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機遇,通過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手段,為(wei) 傳(chuan) 統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食品、服裝家居等企業(ye) 加裝“數字引擎”,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
開展“AI+農(nong) 業(ye) ”行動。當前,數字技術、育種技術、農(nong) 機裝備技術、合成生物技術已成為(wei) 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主要實踐應用場景,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生物技術”融合發展,促進種業(ye) 變革、種養(yang) 業(ye) 重塑、食品工業(ye) 升級和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創新,催生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變革。
圍繞製造業(ye) 和農(nong) 業(ye) 優(you) 勢領域打造一批應用場景。堅持外部招引與(yu) 本土培育並重,引導科大訊飛、華為(wei) 、新華三等龍頭企業(ye) 聚焦製造業(ye) 和農(nong) 業(ye) 領域,加快在豫部署的AI算法和垂類模型備案、“一體(ti) 機+邊緣計算+專(zhuan) 業(ye) 路線”處理器產(chan) 品研製,高效調度“智算+通算+超算”多元算力,支持本地龍頭企業(ye) 加快DeepSeek本地化部署、行業(ye) 專(zhuan) 用模型推廣應用,更好帶動上下遊企業(ye) 轉型升級、場景拓展應用、產(chan) 業(ye) 集聚成勢。
做大做強頭部企業(ye) 、鏈主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群
全球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表明,行業(ye) 頭部企業(ye) 、鏈主企業(ye) 等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龍頭,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中處於(yu) 核心位置,代表著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中小企業(ye) 通過服務大企業(ye) 或者聚焦某一領域深耕細作,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我省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數量偏少等問題,必須下大力氣加大支持力度,搭建載體(ti) 平台,為(wei) 企業(ye) 成長營造一流環境。
實施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晉位行動。引導我省現有中國500強企業(ye) 在資源基礎、戰略決(jue) 策、內(nei) 部管控、價(jia) 值導向、創新能力、國際化程度等方麵找差距補短板,通過建立“母工廠”、實物投資、股權置換、聯合投資等方式,建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離岸孵化器、海外研發機構,吸納整合更多高端創新資源,盡快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ye) 。支持重點產(chan) 業(ye) 鏈頭部企業(ye) 加強技術創新、標準創新和管理創新,運用資本力量提高研發能力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增強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資源掌控能力,力爭(zheng) 更多企業(ye) 進入全國500強。
實施專(zhuan) 精特新、獨角獸(shou) 企業(ye) 倍增行動。厚植專(zhuan) 精特新、獨角獸(shou) 企業(ye) 發展沃土,綜合運用政府首購訂購、推廣應用、資本支持等方式,推動土地、資本、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向這些企業(ye) 集聚,促進其盡快成長。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新消費、軟件和信息服務、新能源、智能製造、電子商務等獨角獸(shou) 企業(ye) 集中且增長快速的行業(ye) 領域,選擇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的企業(ye) ,係統考慮企業(ye) 發展所需資本、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要素,集中力量加大培育力度。
實施產(chan) 業(ye) 園區、農(nong) 高區等載體(ti) 提升行動。實施開發區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強化場景招商、產(chan) 業(ye) 鏈招商和資本招商,打造以開發區為(wei) 載體(ti) 的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周口農(nong) 高區及國家、省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科技園等建設,圍繞種業(ye) 發展、農(nong) 機裝備、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等,引進一批高水平製造企業(ye) 和農(nong) 業(ye) 高科技企業(ye) 。采取“園中園”“區中園”等方式,重點支持研發設計、軟件信息、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檢驗檢測、知識產(chan) 權、商務會(hui) 展、節能環保服務等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提質發展,為(wei) 各類企業(ye) 發展提供支撐。
著力保障糧食和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
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層次演進,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穩定暢通、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路徑。我省產(chan) 業(ye) 門類齊全,是我國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循環的發起點、支撐點和結合點,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韌性對全國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更是義(yi) 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持續推進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實施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爭(zheng) 取國家支持河南率先探索建立糧食產(chan) 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建設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益與(yu) 競爭(zheng) 力。
建設國家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備份基地。發揮我省作為(wei) 全國重要農(nong) 業(ye) 大省、能源原材料大省的優(you) 勢,爭(zheng) 取國家支持河南加強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關(guan) 鍵化學品及中間品等儲(chu) 存和保護,增強重要初級產(chan) 品儲(chu) 存、調配、生產(chan) 加工和運輸能力。發揮我省區位交通和產(chan) 業(ye) 基礎優(you) 勢,積極爭(zheng) 取國家在河南布局建設工業(ye) 母機、機器人、特種車輛、智能裝備、應急救援等關(guan) 鍵設備研發生產(chan) 基地;推動航天航空、高鐵及新能源汽車等使用的電子元器件、傳(chuan) 感器等關(guan) 鍵零部件擴品增類;開展航天航空、電子設備等使用的鋁鎂合金材料、半導體(ti) 材料、新型複合材料、高性能尼龍材料等關(guan) 鍵材料研發生產(chan) ,打造關(guan) 鍵設備、關(guan) 鍵零部件、關(guan) 鍵材料等產(chan) 業(ye) 基地。
打造國際現代供應鏈中心。緊抓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機遇,從(cong) 政策端、產(chan) 業(ye) 端、市場端、科技端等多向發力,強化進入國際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和中高端的新產(chan) 品開發,推動河南品牌由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世界性品牌躍升。大力發展消費品製造業(ye) ,打造“美豫名品”,推動更多本土品牌進入國貨品牌500強。依托鄭州建設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宗商品配置中心、貿易中心、定價(jia) 中心和重要物資戰略流通走廊。
(作者係省發展戰略和產(chan) 業(ye) 創新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來源:《河南日報》(2025年06月06日第10版)
統籌:宋鴻博
審核:張柏林
責編:楊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