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自信”首要的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的自信

《中原智庫》(2014)  郭 軍(jun) 2019-11-25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的召開及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反映了以習(xi) 近平為(wei) 總書(shu) 記的黨(dang) 中央的強烈的曆史使命感和高度責任感。而這一切則來源於(yu) 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與(yu) 發展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共產(chan) 黨(dang) 開宗明義(yi) 把“指導我們(men) 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寫(xie) 進黨(dang) 章,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的立黨(dang) 之基。正是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指導及其形成的科學的世界觀和價(jia) 值論,引領了我們(men) 黨(dang) 走過了九十多年、共和國走過了六十多年、包括改革開放三十五年的輝煌跨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證明了我們(men) 黨(dang)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作為(wei) 指導思想的抉擇的正確性,也是有了這一偉(wei) 大的理論支持,我們(men) 創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和由這一生產(chan) 關(guan) 係決(jue) 定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製度,並在不斷鞏固、完善中,堅定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理論之樹長青,實踐卻並非那麽(me) 順意平直。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men) 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指導性地位,但是實踐中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認識也存在一些誤區,以至於(yu) 形成了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ti) 製,淡漠了市場經濟的作用,把馬克思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學說機械的理解為(wei) 公有製+計劃經濟+按勞分配,使社會(hui) 主義(yi) 的建設與(yu) 發展出現某種扭曲,而這一步走下來,僅(jin) 僅(jin) 是調整所有製結構,就耗時整個(ge) 一個(ge) 35年的改革開放期都還沒有完全理順。也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認識偏頗和急於(yu) 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的幼稚心理,欲“一個(ge) 早上跑步進入共產(chan) 主義(yi) ”,直至1990年代上半葉才真正對於(yu) 當代社會(hui) 主義(yi) 做出了一個(ge) 曆史階段的定位——我們(men) 尚處在社會(hui) 主義(yi) 的初級階段,還要借助商品交換、資本運營、市場法則來活躍經濟。馬克思對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理論描述是“一個(ge) 自由人聯合體(ti) ”,在這個(ge) 自由人聯合體(ti) 內(nei) ,每一個(ge) 人都有權自由地、全麵的發展自己的體(ti) 力和智力。可是,一直到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八十周年紀念日方提出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思想(可喜的是隨著改革開放,微觀領域在20世紀末首先認識並強化了以人為(wei) 本的企業(ye) 經營和管理的新機製;2002年以來更是開始形成了以人為(wei) 核心的黨(dang) 和國家建設的新的科學發展觀;這兩(liang) 年還強化了“工業(ye) 文明中的人的問題”以及“人的城鎮化”的思想)。這是我們(men) 黨(dang) 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過程中曾經出現的遺憾,但這不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不自信,是認知與(yu) 實踐上的問題。現在則更多的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不自信,從(cong) 而對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和製度產(chan) 生懷疑和不自信的問題,這又主要表現為(wei) 一些黨(dang) 的中高級領導幹部。領導我們(men) 事業(ye) 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所以,堅持“三個(ge) 自信”首要的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各級領導幹部自身的自信力。

  如果說我國前三十年,毛澤東(dong) 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和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製度教育,並通過教育抓住了人,形成了千軍(jun) 萬(wan) 馬一聲令下,一個(ge) 步調,卻沒有完全集精力於(yu) 經濟建設(並非想否定那個(ge) 時期取得的成就和為(wei) 今天的發展打下的基礎這一事實。);那麽(me) ,進入鄧小平的時代,抓住了經濟建設這個(ge) 牛鼻子,卻也出現了忽略對人的教育的問題。1980年代末,鄧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許多人認為(wei) 是鄧小平在批評教育行政部門,後來江澤民詮釋到,鄧小平是講的這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對我們(men) 的國民進行教育,造成“自由化”泛濫,詆毀和中傷(shang)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對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產(chan) 生懷疑和不自信,一時塵囂甚上。一直到今天,依然有一些“學者型官員”、“社會(hui) 賢達”和著名專(zhuan) 家學者仍在鼓吹要用西方經濟學來代替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經濟學,以所謂的“民主社會(hui) 主義(yi) ”來代替社會(hui) 主義(yi) ,並批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作指導是本本主義(yi) 、教條主義(yi) ,甚至認為(wei) 改革就是要完全“西化”,就是要擯棄馬克思老祖宗的東(dong) 西。鄧小平正是看到和預知了這一點,提出了“失誤論”。

  堅持“三個(ge) 自信”,黨(dang) 的各級領導幹部是主體(ti) ,“幹部不領,水牛掉井”。回顧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發展史,我們(men) 便會(hui) 深深的感悟到這一點。一個(ge) 時期,我們(men) 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的指導,堅持了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方向,堅持了社會(hui) 主義(yi) 生產(chan) 關(guan) 係及其製度,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各項事業(ye) 就會(hui) 由於(yu) 有著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和堅實的遵循依據,就會(hui) 有一個(ge) 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基層生機,就會(hui) 做出正確的決(jue) 策和政策,就會(hui) 循序發展;反之,則會(hui) 出現國民經濟比例關(guan) 係的失衡紊亂(luan) 、甚至停滯徘徊;出現社會(hui) 上一些人端著碗就吃,放下碗就罵,人心浮躁,鄙視勞動、輕視勞動,隻知道求索,不願意奉獻,嚴(yan) 重影響到經濟、政治、社會(hui) 、文化、生態、國防諸方麵的進取,極大的減低了經濟社會(hui) 投入產(chan) 出的預期效益,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hui) 主義(yi) 活力受挫。

  堅持“三個(ge) 自信”,關(guan) 鍵是黨(dang) 的各級領導幹部首先要有自信心和自信力。“三個(ge) 自信”,是一種信仰,是一種理想,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動力,是一種世界觀,各級黨(dang) 的領導幹部不自信,不堅守,必然會(hui) 影響到人民群眾(zhong) 的不自信。各級領導幹部不敢理直氣壯的、個(ge) 性鮮明的談馬克思列寧主義(yi) ,不敢大張旗鼓的宣傳(chuan) 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能從(cong) 思想觀念上牢牢的構築起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和製度的大坐標,不能在實踐中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社會(hui) 主義(yi) 生產(chan) 關(guan) 係及其製度指導、引領人民沿著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前進,不會(hui) 用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來教育和武裝人民,就會(hui) 不僅(jin) 樹立不起執政黨(dang) 的形象和權威,也必然得不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應該承認,這些教訓和失誤都是客觀存在的。

  由於(yu) “失誤”,由於(yu) 沒有注意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教育,不僅(jin) 使我們(men) 黨(dang) 的一些領導幹部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問題是,還影響到一些國民甚至出現異化現象,排斥、瓦解社會(hui) 主義(yi) ,推崇、維護資本主義(yi) ,一切以資本主義(yi) 劃線,一切向資本主義(yi) 看齊。期間雖然做了某種糾正,提出要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中央還成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建設工程領導小組,包括在高校推行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進課堂、進教材、進大腦的“三進工程”,但效果並不理想,從(cong) 而使黨(dang) 的建設,政府的運作過程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一些困惑和尷尬。尤其是深化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經濟一體(ti) 化發展,包括黨(dang) 的一些領導幹部在內(nei) 對黨(dang) 的理論基礎、指導思想、道路方向、基本製度產(chan) 生了動搖,從(cong) 疑慮到不自信,或是把家屬子女送往國外,或是自己辦好一個(ge) 外國護照揣在兜裏,或是沉迷於(yu) 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和奢靡之風,或是貪汙腐化、消極墮落、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嚴(yan) 重影響到黨(dang) 的建設,影響到黨(dang) 和政府同群眾(zhong) 的關(guan) 係,影響到社會(hui) 主義(yi) 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完善和生產(chan) 力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之際,如何以更大的決(jue) 心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增強黨(dang) 的宗旨意識、進取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等,該是冷靜的、深刻的、反思的時候了,因為(wei) 這關(guan) 係到我們(men) 到底應該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的、必須明了的大是大非的問題,關(guan) 係到能否真正貫徹落實共產(chan) 黨(dang) 在新時期、麵對新形勢做出的全麵深化改革與(yu) 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決(jue) 策的、必須明了的大是大非的問題,關(guan) 係到“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實現中國夢的、必須明了的大是大非的問題。

  在走向全麵深化改革的序曲中,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提出要堅持“三個(ge) 自信”事實上已經成為(wei) 能否全麵深入下去,保障新一輪改革開放順利實現預期的關(guan) 鍵。做到“三個(ge) 自信”重在黨(dang) 要就此作出具體(ti) 部署和組織措施,加強全黨(dang)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學習(xi) 修養(yang) 、增進黨(dang) 的各級領導幹部對建設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信心、自信力之外,還應積極依靠那些真正的馬克思主義(yi) 、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堅定信仰者,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認認真真的開展對我們(men) 的幹部和群眾(zhong) 的教育、也包括對擔負黨(dang) 的中高級領導職務的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理論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教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教育。亡羊補牢,猶未為(wei) 晚。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