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自信”推進內陸開放

《中原智庫》(2014)  陳愛國2019-11-25

  一、“三個(ge) 自信”為(wei) 內(nei) 陸開放指明了方向

  (一)三個(ge) 自信的提出具有重大意義(yi) 。

  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三個(ge) 自信的表述,第一次係統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科學內(nei) 涵,著重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的偉(wei) 大動員。

  三個(ge) 自信是黨(dang) 90多年曆史積累的寶貴財富,源於(yu)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的道路、理論、製度而取得成就的光榮曆程,從(cong) 而取得了國內(nei) 人民與(yu) 國際社會(hui) 對黨(dang) 的肯定和支持。三個(ge) 自信的提出說明我們(men) 的黨(dang) 成熟了,具有發展的智慧和實踐的勇氣,前進道路方向不再摸索而是堅定不移,理論不再左右搖擺而是不斷完善和創新,製度不再人疑我疑而是堅持和完善發展。

  (二)擴大內(nei) 陸開放是三個(ge) 自信的體(ti) 現和堅持。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內(nei) 陸開放。要求抓住全球產(chan) 業(ye) 重新布局機遇,推動內(nei) 陸貿易、投資、技術創新協調發展。創新加工貿易模式,形成有利於(yu) 推動內(nei) 陸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的體(ti) 製機製。支持內(nei) 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多式聯運,形成橫貫東(dong) 中西、聯結南北方對外經濟走廊。推動內(nei) 陸同沿海沿邊通關(guan) 協作,實現口岸管理相關(guan) 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可以說,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進一步擴大內(nei) 陸開放,正是三個(ge) 自信的一種體(ti) 現。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譬如:西方文化進入和腐朽傳(chuan) 統文化泛起引起人們(men) 思想文化的混亂(luan) ,兩(liang) 極分化的形成和擴大開始產(chan) 生陣痛,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和環境問題突出對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形成挑戰,國際局勢多極化的混沌或不確定發展對國內(nei) 經濟社會(hui) 的影響,中國成為(wei) 大國之後今後發展道路選擇的疑惑,等等。人們(men) 有很多的疑惑,“三個(ge) 自信提出了,是不是改革開放功成名就到頭了,今後不搞了?如果還要依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來解決(jue) 一些深層次問題,是不是說在深水區的改革攻堅戰中還要建立、增強、堅定三個(ge) 自信?三個(ge) 自信與(yu)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關(guan) 係又是什麽(me) ?

  應該說,三個(ge) 自信與(yu) 改革開放是辯證的關(guan) 係。正是改革開放的成就使我們(men) 看到並概況提出了三個(ge) 自信,而今後解決(jue) 中國的問題,不僅(jin) 還要、而且更要依靠三個(ge) 自信來統一思想,協調行動,取得勝利。三個(ge) 自信與(yu) 繼續改革開放不矛盾,不違背,而是融合相容,相輔相成的。有了三個(ge) 自信,我們(men) 就更有勇氣高舉(ju) 大旗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方向前進,不用再小心翼翼“摸著石頭過河,即使遇到問題我們(men) 也會(hui) 有理論智慧和實踐方法加以解決(jue) ,從(cong) 而更加順利地實現我們(men) 的中國夢。我們(men)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全黨(dang) 一致,繼續不爭(zheng) 論“姓社姓資”問題,繼續不進行左右之爭(zheng) , 帶領人民,麵對現實,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堅定三個(ge) 自信,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事業(ye) 大踏步前進,早日共圓“中國夢”。

  二、在內(nei) 陸開放中堅持和實踐三個(ge) 自信

  (一)河南內(nei) 陸開放必須堅持三個(ge) 自信。

  河南地處內(nei) 陸,擴大內(nei) 陸開放是河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不二選擇。而在內(nei) 陸開放實踐中,必須堅持三個(ge) 自信,實踐三個(ge) 自信,以三個(ge) 自信指導內(nei) 陸開放工作,爭(zheng) 取把河南建設成為(wei) 內(nei) 陸開放高地。

  三個(ge) 自信的核心是道路自信,我們(men) 在各項工作中都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把握精髓,透徹領會(hui) ,自覺貫徹,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二)堅定道路自信進行內(nei) 陸開放

  道路關(guan) 乎黨(dang) 的命脈,關(guan) 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鄧小平曾經說過:“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自此,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成為(wei) 中國改革開放的特定性質。這是我們(men) 擴大內(nei) 陸開放的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我們(men) 隻有堅持這一方向,才能夠從(cong) 內(nei) 心深處增強內(nei) 陸開放的底氣,才能夠使內(nei) 陸開放具有落地的踏實和人民群眾(zhong) 的擁護,才能夠保證內(nei) 陸開放取得應有的成就,把河南建設成為(wei) 中國內(nei) 陸開放的新高地。

  (三)堅定理論自信推進內(nei) 陸開放。

  黨(dang) 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十八大進一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行動指南。這一理論體(ti) 係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刻,係統完整,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馬列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在理論主題、思想基礎、政治理想、根本立場上一以貫之,表明黨(dang)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一個(ge) 新的水平。內(nei) 陸開放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正確的理論加以指導,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正是我們(men) 進行內(nei) 陸開放的指路明燈。

  我們(men) 必須堅持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作為(wei) 內(nei) 陸開放的行動指南。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正是這一理論體(ti) 係的正確指引才取得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成就,這已成為(wei) 人們(men) 的共識。我們(men) 在內(nei) 陸開放中,要解決(jue) 發展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難點問題、熱點問題,不僅(jin) 要在實踐層麵求實肯幹,抓好落實,更要在理論層麵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科學發展,統籌兼顧,使內(nei) 陸開放順利推進並取得成功。

  (四)堅定製度自信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

  內(nei) 陸開放高地是指在所有遠離海岸線、邊境線的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處於(yu) 領先水平的區域。為(wei) 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區域重心轉移、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的趨勢,河南省委省政府於(yu) 2010 年形成了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努力打造內(nei) 陸開放高地的戰略決(jue) 策。國務院在關(guan) 於(yu) 支持河南省建設中原經濟區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支持內(nei) 陸開放高地建設。在新一輪大規模國際國內(nei) 產(chan) 業(ye) 轉移步伐不斷加快,河南開放型經濟發展既麵臨(lin) 難得曆史機遇,又麵臨(lin) 激烈競爭(zheng) 和諸多挑戰形勢下,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內(nei) 陸開放高地,對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yi) 。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黨(dang) 和人民90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強調和堅持製度自信是內(nei) 陸開放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符合國情,切合實際,在河南開展內(nei) 陸開放的實踐中,必須從(cong) 國情省情出發,堅持中國特色,體(ti) 現省情特點,適合現實需要,符合時代要求。做到這些的關(guan) 鍵,就是堅持製度自信,通過製度設計,體(ti) 現黨(dang) 、國家人民的意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提高效率,注重公平,激發活力,規範秩序,促進社會(hui) 和諧,促進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社會(hui) 創造活力,保障社會(hui) 和生態永續發展,逐步解決(jue) 麵臨(lin) 的各種矛盾和困難,推進內(nei) 陸開放建設,實現把河南建設成為(wei) 中國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的宏偉(wei) 目標,為(wei) 河南振興(xing) 、中原崛起,中西部發展和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不斷前進做出我們(men) 的貢獻。

  (作者係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zhuan) 科學校工商管理係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