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深化改革 建設活力河南、創新河南、美麗河南

《中原智庫》(2014)  霍清廉2019-11-25

  一、三個(ge) 自信的獲得路徑、實質內(nei) 涵及其社會(hui) 價(jia) 值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以下簡稱三個(ge) 自信),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以來的93多年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5周年來,以犧牲了幾千萬(wan) 革命先烈和群眾(zhong) 的生命為(wei) 代價(jia) ,用近百年的時間,探索出來的寶貴而巨大的成果。三個(ge) 自信的實質是: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開辟了以全民所有製為(wei) 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繁榮的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發展道路(以下簡稱中國道路);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以下簡稱中特理論);建立了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參政議政、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製度(以下簡稱中國製度)。三個(ge) 自信的政治價(jia) 值、經濟價(jia) 值以及曆史價(jia) 值和意義(yi) 是無法估量的。它的重大社會(hui) 價(jia) 值,而且令全國和全世界人都認可的重大曆史事實隻有兩(liang) 個(ge) 。一是趕走一切侵華的列強,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建立了一個(ge) 獨立自主的社會(hui) 主義(yi) 人民共和國,從(cong) 而開始邁上了真正意義(yi) 的現代化道路。二是經過前三十年的艱苦探索和後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終於(yu) 把一個(ge) 千瘡百孔的、積貧積弱的中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欣欣向榮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二、三個(ge) 自信尚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提升空間

  從(cong) 哲學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其產(chan) 生、成長、成熟的過程。從(cong) 曆史的角度看,中國的獨立解放和建國已經成為(wei) 既定事實,況且已經寫(xie) 入曆史,無需爭(zheng) 論。按照小平的觀點,向前看。那麽(me) ,我們(men) 說的三個(ge) 自信尚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提升空間,是指目前的“中國道路”、“中特理論”和“中國製度”。

  (一)我國現實社會(hui) 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與(yu) 三個(ge) 自信的關(guan) 係。

  在中特理論的建設以及在國民教育中,缺乏了對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於(yu) 是,缺乏了個(ge) 人文化修養(yang) 和道德修養(yang) ,以及個(ge) 人行為(wei) 的內(nei) 控力。這個(ge) 缺失,直接導致了,我們(men) 的國民文明素養(yang) ,跟不上物質文明建設的步伐。心理浮躁、急功近利、職業(ye) 道德觀念淡薄,不遵守秩序等等社會(hui) 現象都可以歸結為(wei) 這個(ge) 缺失的原因。

  我們(men) 在發展中國經濟的道路上,曾經很長時間,重軍(jun) 工,重鋼鐵和其他重工業(ye) 。相比之下,民生工業(ye) 比較薄弱。目前的產(chan) 業(ye) 結構,仍然沒有擺脫,或者沒有完全擺脫國有企業(ye) 占據重要生產(chan) 部門,美其名曰服務國家重要戰略領域的傾(qing) 向。所以,資源能源、金融、通訊、交通設施、保險等等,經營權均為(wei) 國企壟斷,與(yu) 此同時,產(chan) 生了一批新貴。而民用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經營者主要以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ye) 與(yu) 外資企業(ye) 為(wei) 主。因此,導致了分配不公、工農(nong) 業(ye) 發展不均衡、貧富懸殊拉大等一係列問題。另一個(ge) 突出問題是在整個(ge) 現代化進程中,重城市輕鄉(xiang) 村,因而導致二元差距進一步拉大。

  另一方麵,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法製建設步伐緩慢,權大於(yu) 法、人治大於(yu) 法治的現象時有發生。於(yu) 此相伴隨的是官僚主義(yi) 、形式主義(yi) 等幾千年封建社會(hui) 遺留下來的弊端,還時常成為(wei) 當代的“官場現形記”。凡此種種,嚴(yan) 重阻礙著我國高水平小康社會(hui) 的進程,嚴(yan) 重阻礙著科學發展的道路。

  (二)在現代化進程中,“三個(ge) 自信”急需“升級版”。首先,在中特理論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急需補充中國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因素。但是,我們(men) 也看到了一點新氣象。例如,從(cong) 2014年春節開始,中央電視台率先發起了家風的采訪,這一舉(ju) 措對於(yu) 弘揚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教育國民,弘揚正氣,促進家庭和社會(hui) 和諧秩序的建立,將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我們(men) 認為(wei) ,中華文化中還要很多針對個(ge) 人修養(y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如仁、義(yi) 、禮、智、信和忠孝、誠實、謙遜、勤奮等等,都應該納入中特理論的範疇和教育國民的內(nei) 容。其次,以改革開放的胸襟,大膽吸收包括資本主義(yi) 在內(nei) 的全世界各個(ge) 民族的優(you) 秀文化和良好傳(chuan) 統。真正做到做到“古為(wei) 今用,洋為(wei) 中用”,以達到不斷超越的革新效果。其三,在經濟領域,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配置資源的作用,政府要逐漸轉變角色,由包辦型政府向監督、服務性型政府轉變,從(cong) 而把主持公平正義(yi) 作為(wei) 政府的主要職責。其四,加快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法製建設,重大事情的決(jue) 策、辦理過程,要公開、透明;自覺接受民眾(zhong) 和社會(hui) 的監督。

  中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經曆了漫長、曲折乃至痛苦的現代化探索過程;在經過了革命和建設的多重探索之後,特別是經過了35年的改革開放的鍛煉,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國民心中以昭然若揭。所以,我們(men) 完全有理由說,三個(ge) 自信是國人心願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也是我們(men) 進一步建設美麗(li) 中國的正確方向和力量源泉,但是,越是在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的黨(dang) ,我們(men) 的政府,乃至我們(men) 的國民,要緊緊抓住深化改革開放這個(ge) 法寶、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始終保持清醒而理性的心態,奮發向上,奮勇向前,努力拚搏,去迎接全麵小康社會(hui) 的到來。

  三、堅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的思想路線,努力找到“三個(ge) 自信的河南版”

  河南在中國,集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與(yu) 一體(ti) ,它的區位特點、資源稟賦,乃至氣候自然條件,都有自己的特色與(yu) 優(you) 勢,同時也有明顯的短板與(yu) 不足。

  (一)河南文化燦爛,曆史悠久,人文資源豐(feng) 厚,理論界群星燦爛,人才輩出。所以,河南理論界應該為(wei) 中特理論的升級版做出應有的貢獻。與(yu) 此同時,要注重利用豐(feng) 富的地域文化資源,來教育和影響中原兒(er) 女。要把一億(yi) 中原人教育成為(wei) 具有河南特色的現代文明人,這是河南理論界、教育界、文化藝術界、宣傳(chuan) 界等部門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二)今後河南的經濟發展出路,應該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以產(chan) 業(ye) 升級轉型為(wei) 突破口,以培養(yang) 造就一大批新型勞動者為(wei) 第一抓手。切實地使科技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

  (三)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規劃升級為(wei) 國家戰略和中央在鄭州建設國家級航空港,這個(ge) 大好的曆史機遇,努力創造全國獨具一格的內(nei) 陸改革開放區。要進一步彰顯鄭州的空運優(you) 勢;同時,發揮好高鐵、高速公路等現代基礎設施的作用,進一步強化陸路交通優(you) 勢,以彌補內(nei) 陸區域閉塞的劣勢,打造“暢通河南”,迅速使河南經濟與(yu) 世界經濟連接成為(wei) 一個(ge) 鏈條。要勇於(yu) 探索內(nei) 陸地區與(yu) 世界經濟接軌的“河南模式”。

  (四)在“三化協調”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整理、包裝河南的文化資源、曆史資源、道德資源,傾(qing) 力打造文化創新(創意)產(chan) 業(ye) ,搞好文化生態建設(或叫人文河南建設)。於(yu) 此同時,要注重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例如,動漫、數字媒體(ti) 等新科技術,武裝中原文化,要造出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少林禪樂(le) 大典”式的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既要使文化河南名揚世界,又要在文化河南在名揚世界的過程中,造福河南,富強河南,同時,進一步豐(feng) 富河南文化,使文化河南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

  三個(ge) 自信是方向,改革開放是法寶,不斷創新是動力,動員人民是保障,我們(men) 堅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不斷改革開放,經過一億(yi) 中原兒(er) 女的不懈努力,河南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美麗(li) 。

  (作者係河南工業(ye) 大學思政教育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