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製度建設是省委提出的“兩(liang) 項建設”之一。其內(nei) 涵就是要促進思想政治建設持續加強,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製基本形成,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不斷提高,基層黨(dang) 組織的凝聚力和基層群眾(zhong) 性自治組織的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製約監督體(ti) 係更加健全,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黨(dang) 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全麵提高。下麵,我就這一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製度建設是執政黨(dang) 跳出“興(xing) 勃亡忽”曆史周期率的根本出路
抗戰時期,黃炎培先生在與(yu) 毛澤東(dong) 談話時指出“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幾千年封建王朝難以跳出人亡政息曆史周期率的根源,就在於(yu) “人治”觀念的深刻影響。對黃炎培之問,毛澤東(dong) 當時回答∶“我們(men) 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men) 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hui) 人亡政息。”即要用民主決(jue) 策、民主監督的製度避免“興(xing) 勃亡忽”的曆史宿命。我們(men) 黨(dang) 執政之後特別是在經曆了20年的“左”傾(qing) 錯誤之後,才深刻認識到了製度缺失的嚴(yan) 重危害。鄧小平指出:“我們(men) 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yu) 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guan) ,但是組織製度、工作製度方麵的問題更重要。”1980年,他在回答意大利記者法拉奇關(guan) 於(yu) “如何才能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問題”時,又指出:“這要從(cong) 製度方麵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過去的一些製度,實際上受了封建主義(yi) 的影響,包括個(ge) 人迷信、家長製或家長作風,甚至包括幹部職務終身製。我們(men) 正在研究避免重複這種現象,準備從(cong) 改革製度著手。我們(men) 這個(ge) 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hui) 的曆史,缺乏社會(hui) 主義(yi) 的民主和社會(hui) 主義(yi) 法製。現在我們(men) 要認真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的民主製度和社會(hui) 主義(yi) 法製,隻有這樣才能解決(jue) 問題。”也正是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改革開放以後,我們(men) 黨(dang) 先後廢除了幹部職務任期終身製,修改完善黨(dang) 章、黨(dang) 綱、黨(dang) 紀,明確了黨(dang) 與(yu) 國家權力機關(guan) 、與(yu) 民主黨(dang) 派關(guan) 係,完善了重大問題集體(ti) 決(jue) 策製、表決(jue) 製、集體(ti) 領導與(yu) 個(ge) 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製度以及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製度、述職述廉製度、民主評議製度、談話誡勉製度等黨(dang) 內(nei) 民主監督機製,在艱辛探索中邁出了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堅實一步。但幾千年的“人治”影響不是在短期內(nei) 就能消除的。時至今日,官僚主義(yi) 、形式主義(yi) 、一言堂、家長製等封建主義(yi) 的影響和做法仍不能說得到了徹底根除。我們(men) 黨(dang) 的長期執政,仍然麵臨(lin) 著跳出曆史周期率怪圈的嚴(yan) 重考驗,仍需要通過製度建設不斷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
二、製度建設是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根本保證
《詩經》雲(yun)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有人群就必須有規則”,足見製度曆史之悠久;人們(men) 常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足見製度作用之重要;大家都說,國有國法,黨(dang) 有黨(dang) 紀,鄉(xiang) 有鄉(xiang) 規,民有民約,足見製度內(nei) 容之廣泛。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實現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的“兩(liang) 個(ge) 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取決(jue) 於(yu) 黨(dang) 發展經濟、政治、先進文化、社會(hui) 等各方麵的能力。而黨(dang) 的執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jue) 於(yu) 黨(dang) 的領導體(ti) 製、工作機製和各項製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在黨(dang) 的各項執政能力建設中,製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
當前,我省正在全麵實施國家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努力打造“四個(ge) 河南”、推進“兩(liang) 項建設”。但從(cong) 製度建設的現狀來看,與(yu) 沿海地區相比,我省在體(ti) 製和製度方麵還存在不少差距。一是某些領域權力過分集中的管理體(ti) 製,滋生和助長了一些黨(dang) 員幹部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和奢靡之風“四風”,嚴(yan) 重影響了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二是幹部選任、使用、管理體(ti) 製上存在的弊端和漏洞,影響了黨(dang) 員幹部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導致執政效率下降;三是權力運作和管理體(ti) 製上存在的漏洞,滋生或導致了形形色色的腐敗現象。郭庚茂書(shu) 記在談到許多市裏的產(chan) 業(ye) 聚集區發展態勢反而不如縣裏的產(chan) 業(ye) 聚集區好時,深刻指出:主要原因還是體(ti) 製問題。這些都說明了製度建設的緊迫性。在這一次全麵深化改革中,我們(men) 必須增強製度意識,強化製度建設,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從(cong) 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製度上加強黨(dang) 的建設,把製度建設貫穿於(yu) 黨(dang) 的各方麵建設之中,建立健全科學的製度體(ti) 係,完善領導體(ti) 製,創新工作機製,以積極的體(ti) 製改革和製度建設消除弊端,激發活力,從(cong) 而從(cong) 根本上加強和提高黨(dang) 員幹部的執政能力, 最大程度地整合執政資源,提高執政效率,切實肩負起讓中原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更出彩的崇高使命。
三、製度創新是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的倍增器
製度建設在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中帶有長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影響。但製度建設是一個(ge) 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的動態過程。恩格斯指出:“迄今為(wei) 止,人類社會(hui) 沒有一種製度是完美無缺的,是盡善盡美的。”因此,隻有不斷改革與(yu) 完善黨(dang) 的製度,革故鼎新,全麵推進黨(dang) 內(nei) 製度創新,才能使黨(dang) 在各方麵的探索、創新的成果長期化,從(cong) 而取得執政效果的最大化。在製度創新方麵要抓好兩(liang) 個(ge) 環節:
一方麵要及時把在執政實踐探索出來的、並經過實踐檢驗的好做法、好措施製度化。在長期的執政實踐中,我們(men) 黨(dang) 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健全的基本體(ti) 製、基本機製和基本製度,這套經過實踐檢驗的基本製度,比較合理地劃分了執政黨(dang) 各級組織的職能,明確了基本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了執政活動的責任歸屬,使黨(dang) 的執政資源的各要素實現有效配置,從(cong) 而為(wei) 黨(dang)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供了基本的製度保證。這既是我們(men) 堅定製度自信的根源,也是我們(men) 在今後改革中進行製度再創新的基礎,要倍加珍惜。同時,在執政實踐中,還要把各級黨(dang) 組織、廣大黨(dang) 員幹部在各方麵的新嚐試、新創造及時製度化,並不斷完善,使之變成為(wei) 具有普遍適用的行動準則和依據,推進和保證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比如,“四議兩(liang) 公開”工作法就是我省基層黨(dang) 組織的一個(ge) 創造。隻有將這類的創造及時製度化,我們(men) 才能把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避免在製度創新方麵的極大浪費。
另一方麵要及時對已與(yu) 實踐不相符合的製度進行調整和完善。具體(ti) 的製度都是和黨(dang) 在不同時期的奮鬥目標、當時的內(nei) 外部形勢緊密相聯係的,都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印記。隨著時代的發展,形勢的變化,產(chan) 生和形成具體(ti) 製度的土壤變化了,具體(ti) 的製度也要隨之進行改革調整。現階段,黨(dang) 政關(guan) 係、科學決(jue) 策、幹部隊伍建設、黨(dang) 內(nei) 民主、權力監督製約等許多方麵都存在一些製度上的弊端,導致黨(dang) 政不分、以黨(dang) 代政,權力高度集中、家長製、一言堂、缺乏監督製約等影響發展的體(ti) 製滯後現象。在這一方麵,又需要我們(men) 突破製度“迷思”,打破製度藩籬,全麵深化改革,大膽試,大膽闖,進一步理順領導體(ti) 製,完善工作機製,把製度創新推向一個(ge) 新的階段。
加強和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製度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既要求真務實,又要與(yu) 時俱進;既要科學設計,又要求實求效。最根本的,是要在全麵提高黨(dang) 的執政能力製度建設水平的前提下,切實增強製度的執行力和有效性,使製度全麵見之於(yu) 黨(dang) 的執政實踐,從(cong) 而夯實黨(dang) 的執政根基,實現黨(dang) 的執政目標。
(作者係省委黨(dang) 史研究室一處處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