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科學內涵與河南發展的新機遇

《中原智庫》(2014)  張占倉(cang) 2019-11-25

  一、新常態的思想淵源

  (一)新常態一詞的出現。新常態(New Normal),顧名思義(yi) ,就是指“反常的現實正逐步變為(wei) 常態”。據統計,2002年,新常態一詞在國際主流媒體(ti) 中每個(ge) 月出現50次;2011年,每個(ge) 月出現約700次。2002年,美國的“新常態”主要含義(yi) :1、無就業(ye) 增長的經濟複蘇;2、恐怖主義(yi) 距離日常生活更近。

  (二)創新驅動發展的曆史需求。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中國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麵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兩(liang) 層含義(yi) :一是中國未來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chuan) 統的廉價(jia) 勞動力以及能源資源消耗驅動;二是創新的目的是為(wei) 了驅動發展。

  (三)中國經濟升級版。2013年3月17日,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戰略思想,引發全球的高度關(guan) 注和全國學界的熱烈討論。北京大學劉偉(wei) 認為(wei) ,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就是要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約束條件的變化,以製度創新推動技術創新,以創新推動結構調整與(yu) 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進而在把握曆史機遇的同時有效應對嚴(yan) 峻挑戰,實現中國經濟均衡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四)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提出。7月29日,習(xi) 近平在北京黨(dang) 內(nei) 人士的座談會(hui) 又一次提出,要正確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新一代決(jue) 策層以“常態”定義(yi) 當下的中國經濟並通過“新常態”透視中國宏觀政策未來的選擇,絕非“一時興(xing) 起”,而是深思熟慮之舉(ju) 。習(xi) 近平站在決(jue) 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態來描述中國經濟的新特征,並將上升到經濟戰略的高度,表明對中國未來宏觀政策的選擇具有方向性和決(jue) 定性的影響。

  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科學內(nei) 涵

  新常態主要有四個(ge) 特征:中高速,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cong) 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wei) 7%—8%的中高速增長;優(you) 結構,經濟結構發生全麵、深刻的變化,不斷優(you) 化升級;新動力,中國經濟將從(cong) 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多挑戰,麵臨(lin) 新的挑戰,一些不確定性風險顯性化。外在表現為(wei) 以下六個(ge) 方麵:(一)GDP增長速度7%—8%;(二)產(chan) 業(ye) 結構成為(wei) 三二一;(三)消費對GDP貢獻最大;(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五)麵臨(lin) 一係列新挑戰;(六)物價(jia) 總水平2—3%。

  新常態的內(nei) 在表現:一是經濟增速保持7-8%,部分地區可能更低;二是宏觀政策告別大調控和強刺激,如果增速在合理區間,不會(hui) 采取非常規的刺激措施;三是經濟增長的動力轉換,政府投資讓位於(yu) 民間投資,出口讓位於(yu) 國內(nei) 消費,創新驅動成為(wei) 主要發展動力;四是在推動新型工業(ye) 化的同時,強力扶持服務業(ye) 發展,特別是科技服務業(ye) ,有效增加了就業(ye) ,加快國民經濟服務化;五是告別貨幣推動型增長模式,控製資產(chan) 泡沫和債(zhai) 務杠杆風險。

  三、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一)國民經濟服務化。所謂的服務化就是服務業(ye) 在經濟中占的地位最重要,這是我們(men) 國家20年前、10年前,凡是到國外搞過研究的,最期望中國經濟的重要方向和結構調整目標之一。

  (二)服務業(ye) 發展信息化。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正在以電子的速度創造財富神話。隻有沒有貼到網上的東(dong) 西,沒有在互聯網上賣不掉的東(dong) 西。

  (三)科技發展高端化。截至2012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達到320萬(wan) 人年,穩居世界第一;SCI收錄的我國科技論文數快速增長,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二;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達21.7萬(wan) 件,穩居世界第三。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達到6400億(yi) 元。全國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持續快速增長,達到約10萬(wan) 億(yi) 元。

  (四)居民消費網絡化。2013年中國消費類智能終端保有量達到7.8億(yi) 台。誰能有效占領年輕人執著的智能終端市場,誰將擁有發展空間巨大的未來。2014年8月27日阿裏巴巴公布,旗下的中國零售平台上半年的總交易額已經達到9310億(yi) 元人民幣,距10000億(yi) 元僅(jin) 一步之遙。而2012年全年,集團平台總交易額剛剛突破萬(wan) 億(yi) 。

  總之,中國現在發展出現的國民經濟服務化、服務業(ye) 發展信息化、科技創新高端化、居民消費網絡化,正是由於(yu) 這四化的支撐,我們(men) 的發展充滿了充足的內(nei) 在發展能量的中國。

  四、河南發展的新機遇

  (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促進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的機遇。鄭州航空港的建設對河南省開放型經濟起到了曆史性的作用。

  (二)以“一個(ge) 載體(ti) 、四個(ge) 體(ti) 係”持續建設,促進經濟較快發展和升級發展的機遇。

  (三)以高成長性服務業(ye) 大省建設,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加快調整優(you) 化的機遇。過去我們(men) 開招商引資會(hui) 主要是針對第一、二產(chan) 業(ye) 的,現在開始做專(zhuan) 題的第三產(chan) 業(ye) 招商引資。

  (四)以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開通運行,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ye) 加快發展的機遇。

  (五)以首家“E博館”上線試運營,促進國際化網絡購物加快發展機遇。

  (六)以實施人才工程為(wei) 契機,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機遇。

  五、河南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積極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這是習(xi) 總書(shu) 記要求,也是我們(men) 河南經濟發展需要。

  (二)在全麵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今年是中國改革調整期,改革調整生產(chan) 觀念,生產(chan) 觀念調整是為(wei) 了促進生產(chan) 發展。

  (三)打好“四張牌”讓中原更出彩。以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ti) 係為(wei) 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wei) 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you) 勢,以人為(wei) 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四)高度重視信息化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革命性影響。任何產(chan) 業(ye) 、任何東(dong) 西,在中國的任何生產(chan) 要素配置,要想辦法信息化,不是光聯係,而是能夠進入信息化配置的手段。

  (五)全麵加快高成長性服務業(ye) 發展步伐。

  (六)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六、小結

  (一)中國經經濟進入調整發展的新常態,但內(nei) 在發展能量充足,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將持續保持GDP增長7—8%的較快發展,我們(men) 對此要充滿信心。

  (二)中國經濟服務化、信息化、高端化、網絡化前景明朗,具備再創新輝煌的戰略能力。

  (三)在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過程中,河南省擁有六大新的發展機遇,我們(men) 要持續推進國家三大戰略規劃實施,打好“四張牌”,統籌兼顧,保障較快發展,推動升級發展,促進轉型發展和綠色發展,建設“四個(ge) 河南”,讓中原在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進程中更加出彩!

  (作者係河南省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