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發展的“十字” 真經

《中原智庫》(2015)  劉榮增2019-11-25

  中國未來發展的理念一直是全世界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它決(jue) 定著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全麵係統地闡述了我國未來的發展理念,為(wei) “十三五”規劃定了調,五中全會(hui) 公報不足6000字,卻用了3000多字的篇幅闡釋“五大”發展理念,即“十字”真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排序,充分體(ti) 現了創新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永恒動力,協調、綠色、開放是發展的基調或者具體(ti) 方式,共享是發展的目的。

  關(guan) 於(yu) 創新發展,當前,我國正處於(yu) 一個(ge) 發展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麵臨(lin) 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yan) 峻挑戰,全會(hui) 強調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麵創新,讓創新貫穿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全會(hui) 從(cong) 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構建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構建發展新體(ti) 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等方麵係統闡釋了我國未來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整體(ti) 思路和框架。全會(hui) 公報關(guan) 於(yu) 創新發展的一段,30處提到創新或新字。結合國際、國內(nei) 發展的客觀實際,無論從(cong) 我國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捆局,還是未來要協調、綠色、開放持續地發展,創新是整個(ge) 發展的關(guan) 鍵或者是牛鼻子,沒有思路、理念和科技上的創新,一切發展都是空談。

  關(guan) 於(yu) 協調發展,首先強調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這個(ge) 大方向,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guan) 係。全會(hui) 從(cong)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xiang) 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等四個(ge) 方麵詳細闡述了協調發展的基本理念。首次明確提出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融合發展以及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ti) 性。

  關(guan) 於(yu) 綠色發展,全會(hui) 強調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全會(hui) 從(cong)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ti) 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等五個(ge) 方麵闡釋了中國如何走綠色發展之路,最終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首次在這麽(me) 重要的會(hui) 議明確提出了要為(wei) 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的重要理念。

  關(guan) 於(yu) 開放發展,特別強調指出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chan) 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製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ti) 。並從(cong) 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麵、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ti) 製、深化內(nei) 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yi) 務等方麵進行了全方位的論述。

  關(guan) 於(yu) 共享發展,突出了人民的主體(ti) 地位,強調必須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製度層麵作出更有效的安排,使全體(ti) 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按照人人參與(yu) 、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製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hui) 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邁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最終實現兩(liang) 個(ge) 百年的奮鬥目標。具體(ti) 從(cong)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方麵就老百姓關(guan) 心的國計民生問題進行了全麵闡釋。

  縱觀五個(ge) 理念,十個(ge) 字,言簡意賅,內(nei) 容豐(feng) 富,結合國際、國內(nei) 的當前的客觀環境,充分體(ti) 現了務實、創新的治國理念。感受最深的:

  一是充分體(ti) 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從(cong) 全會(hui) 公報內(nei) 容可以看到明確提出了要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yi) 務、要為(wei) 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等有份量的文字表述。

  二是創新是未來一個(ge) 較長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源動力,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關(guan) 鍵,必將成為(wei) 我國未來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是用“創新”代替了我們(men) 常提的“改革”,寓意更深,內(nei) 涵更豐(feng) 富,要求我們(men) 要用比改革更大的勇氣和膽略去解決(jue) 思想、製度、文化、科技、經濟社會(hui) 等方麵遇到的問題和羈絆。

  四是用“綠色”代替了常用的“生態、環保”。在強調保護生態和實行最嚴(yan) 格的環境保護製度情景下,凸顯了低炭循環、人與(yu) 自然和諧、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等理念。

  五是開放發展中“開放”一詞已經不是一般意義(yi) 上我們(men) 提的對外開放概念,而是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chan) 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製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ti) 。

  六是共享發展中除了我們(men) 經常提到的增加公共服務供給、脫貧攻堅、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建立合理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等外,創新性地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百姓最關(guan) 注的、最需要解決(jue) 的內(nei) 容。

  (作者係新鄉(xiang) 醫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