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在經濟新常態和新發展環境形勢下,作為(wei) 地處內(nei) 陸的河南,已經進入“全麵開放、全麵參與(yu) 、全麵合作、全麵提升”的全方位、多層次對內(nei) 對外開放的新階段。全力推進對內(nei) 對外開放,構建全方位內(nei) 陸開放新體(ti) 係,推動引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參與(yu) 區域、全球分工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價(jia) 值鏈與(yu) 全球生產(chan) 網絡,是保障我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支撐。
一、以河南自貿區申報建設為(wei) 引領,加快完善開放載體(ti) 與(yu) 平台
打造各級各類開放平台與(yu) 載體(ti) ,是實現全方位開放的重要抓手。依托鄭州、開封、洛陽三大物流與(yu) 創新節點城市,加快申報河南自貿區,打造內(nei) 陸對外開放高端平台。深入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擴大開放領域、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等方麵,構建對外開放新體(ti) 製。繼續加快各類產(chan) 業(ye) 集聚區、特色商業(ye) 區與(yu) 中心商務區等載體(ti) 建設,完善軟硬環境與(yu) 條件,積極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成為(wei) 全省開放的主體(ti) 平台。以產(chan) 業(ye) 集聚區建設為(wei) 抓手,積極探索推進中外合作產(chan) 業(ye) 園區、省際合作產(chan) 業(ye) 園區、省內(nei) 共建產(chan) 業(ye) 園區等模式,在利益分享、支持政策等多方麵進行創新試驗,打造全方位合作開放新格局。
二、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新體(ti) 係
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是我省利用全球資源配置、實現對外開放突破和升級的一次重大戰略機遇。進一步完善和利用多邊、雙邊經貿合作關(guan) 係以及中國(鄭州)產(chan) 業(ye) 轉移係列對接活動等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平台,突出抓好標誌性企業(ye) 和項目引進。緊抓國內(nei) 外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機遇,全方位、多層次有序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努力引進外部高端要素,以國內(nei) 外500強、央企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為(wei) 重點,突出引進龍頭企業(ye) 和標誌性項目,突出高端和高成長性項目,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服務業(ye) ,努力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對接《中國製造2025》,引導國內(nei) 外資本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農(nong) 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麵向“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探索和加快向西開放的步伐。以鋼鐵、水泥、玻璃等為(wei) 代表的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沿著“一帶一路”進行資源的全球配置,增強競爭(zheng) 力;基建和裝備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應鼓勵具備實力的企業(ye) 更好地利用在資本、品牌和技術等方麵的優(you) 勢,加快拓展海外市場規模,提升參與(yu) 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的水平,不斷地向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高端攀升;農(nong) 業(ye) 應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培育一批“走出去”大型農(nong) 業(ye) 企業(ye) ,充分發揮其在農(nong) 業(ye) 耕作技術、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的技術優(you) 勢和經驗,開發利用國外農(nong) 業(ye) 資源,建設一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新技術推廣示範基地。
三、促進區域協同協調發展,打造區域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推動中原城市群核心區整合發展,強化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域支撐。圍繞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以鄭東(dong) 新區與(yu) 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wei) 重點,按照主體(ti) 功能定位進行連片開發,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體(ti) 發展的都市區。推動鄭汴新區加快發展,深入推進鄭汴一體(ti) 化和鄭汴都市區建設,盡快構建鄭汴合作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新體(ti) 製機製。加快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在核心區率先實現同城化和一體(ti) 化。大力提高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黃河灘區“三山一灘”地區貧困人口搬遷和就業(ye) 保障能力,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加快貧困地區融入開放經濟體(ti) 係。以國家開展跨省級行政區城市群規劃編製為(wei) 契機,以中原經濟區為(wei) 基礎,加強與(yu) 周邊省份的協調合作,構建和發展集聚效率高、輻射作用大、城鎮體(ti) 係優(you) 、功能互補強的跨省合作的中原城市群,使之成為(wei) 支撐“一帶一路”、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合作的國家級平台。積極開展泛黃河經濟帶區域合作,打造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絲(si) 路-陸橋經濟支撐帶,依托網絡化的絲(si) 路-陸橋通道和作為(wei) 中華文明主幹的黃河文明,整合大黃河流域10省(區)2市,構建泛黃河經濟帶,實施“10+2”區域合作框架,為(wei) 打造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絲(si) 路-陸橋經濟支撐帶提供區域合作的新戰略平台。
四、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全方位開放的新通道
以鄭州國家鐵路樞紐建設為(wei) 依托,加快以鄭州為(wei) 核心的“米”字形高鐵軸線建設,強化鄭州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聯係,加快鄭州與(yu) 天津、青島的快速聯係通道建設,打通到山東(dong) 沿海港口群、津冀沿海港口群等出海口的聯係,實現與(yu) 東(dong) 部沿海地區、東(dong) 北亞(ya) 乃至亞(ya) 太地區的互聯互通,增強向東(dong) 開放的通道能力;依托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平台,加快建設國際陸港,完善鄭歐班列市場化運營,提升同西北內(nei) 陸腹地、中亞(ya) 地區和歐洲貨物運輸的互聯互通水平,構建向西開放的新通道。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為(wei) 依托,加快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以“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為(wei) 基礎,增開國際貨運航線,進一步發展連接世界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ti) 的航空物流通道,打造對外開放的“空中走廊”。以鄭州交通樞紐為(wei) 核心,打造“鐵、公、機”等多式聯運的戰略節點,構建“連天接地”的國家多式聯運中心。大力發展空鐵聯運,推動倉(cang) 儲(chu) 分撥、配送中心、快運速遞、集裝箱運輸、綜合物流服務、物流信息服務、供應鏈管理以及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對外開放的多式聯運的國際物流通道。開展原材料、工業(ye) 品網上交易、定製、銷售等業(ye) 務,實現上下遊關(guan) 聯企業(ye) 業(ye) 務協同發展,加快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深化電子商務服務集成創新,發展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構建“買(mai) 全球”、“賣全球”電子通道網絡。
(作者係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