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要補齊貧困治理這塊短板

《中原智庫》(2015)  牛蘇林2019-11-25

  《河南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扶貧開發任務全麵完成”,“對深山區、灘區等不具備開發發展條件的村莊,要結合產(chan) 業(ye) 扶貧實施搬遷”。對河南這個(ge) 貧困人口大省來說,貧困問題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最重要的路障,也可以說,解決(jue) 了貧困問題,河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就有了堅實的基石。“十二五”我省的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明顯績效,但貧困治理依然是“十三五”時期最艱巨、最繁重的“硬骨頭”。

  一、我省貧困問題現狀

  一是貧困人口規模大。按照新的國家扶貧標準,目前我省還有53個(ge) 貧困縣,9000多個(ge) 貧困村,1150多萬(wan) 貧困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1/10還要多,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

  二是貧困問題程度深。絕對貧困人口幅度大,完全依賴政府和社會(hui) 幫扶才能維持正常生活,占貧困人口30%,被稱為(wei) “鍋底人群”;返貧率高,占貧困人口30%,因災、因病、因學、因婚、失業(ye) 等原因致貧返貧現象較為(wei) 普遍。

  三是扶貧邊際成本加大,扶貧開發資金投入總量不足。據有關(guan) 統計資料顯示,現存農(nong) 村絕對貧困人口中,五保戶占1/5,殘疾人占1/3,生活在不宜生存環境(包括地域偏遠、交通不便、生態惡化、災害頻繁等地區)者占1/4,常年受疾病困擾,喪(sang) 失勞動能力者也占有相當的比例。要解決(jue) 他們(men) 的脫貧問題,顯然需要投入的扶貧資源越來越大,其脫貧成本越來越高。另外,貧困人口分布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也加大了扶貧的監督成本。再加上在扶貧資金的分配和管理使用中缺乏嚴(yan) 格規範的製度,各級政府、中介機構、農(nong) 戶之間會(hui) 開展多重博弈,甚至出現擠占和挪用扶貧資金的現象,致使扶貧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四是社會(hui) 扶貧不到位。目前扶貧主要是政府行為(wei) ,社會(hui) 扶貧的活力沒有得到充分調動,比例很小,同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五是脫貧觀念滯後。貧困地區教育文化落後,聽天由命,依靠政府救濟,等、靠、要思想非常嚴(yan) 重,不願意搬遷,給扶貧工作帶來不少麻煩,大大增加了扶貧成本。

  二、解決(jue) 我省貧困問題的對策與(yu) 建議

  一是結合“十三五”規劃編製,製定我省精準扶貧脫貧工作計劃(2015-2020年)。進一步摸清我省貧困底數,把我省貧困的基本現狀、存在突出問題、重點目標和重點任務、貧困治理的主要路徑和政策措施搞清楚、分析透、規劃好。把扶貧開發作為(wei) 戰略部署納入全省經濟社會(hui) 全局同步推進,把減貧作為(wei) 衡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二是強化扶貧開發工作領導責任製。把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ti) 製,片為(wei) 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製,黨(dang) 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製,真正落到實處。黨(dang) 政一把手要當好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深入貧困鄉(xiang) 村調查研究,親(qin) 自部署和協調任務落實。

  三是切實做到精準扶貧。要按照六精準的要求(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駐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全麵落實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根本目的是確保黨(dang) 和政府的政策實惠落到貧困群眾(zhong) 身上,確保貧困地區、貧困群眾(zhong) 盡快實現穩定脫貧的目標。

  四是切實強化社會(hui) 合力。扶貧開發是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hui) 力量廣泛參與(yu) 。要堅持專(zhuan) 項扶貧、行業(ye) 扶貧、社會(hui) 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ju) 措有機結合和互為(wei) 支撐的“三位一體(ti) ”大扶貧格局。

  五是推進扶貧改革創新。重點抓好貧困縣考核、精準扶貧、幹部駐村幫扶、扶貧資金管理、金融服務、社會(hui) 參與(yu) 等6項機製創新。把扶貧攻堅規劃與(yu) 新農(nong) 村建設規劃、新型城鎮化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統籌起來,實現多規融合,形成發展合力。一方麵要更廣泛地讓社會(hui) 力量了解扶貧是社會(hui) 共同的責任;另一方麵要加大政策鼓勵全麵落實扶貧捐贈稅前扣除、稅收減免等扶貧公益事業(ye) 稅收優(you) 惠政策,以及各類市場主體(ti) 到貧困地區投資興(xing) 業(ye) 、帶動就業(ye) 增收的相關(guan) 支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e) 自主設立扶貧公益基金。

  六是完善社會(hui) 扶貧政策。在對現有社會(hui) 扶貧政策進行係統梳理的基礎上,研究出台我省關(guan) 於(yu) 動員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扶貧開發的指導性文件。從(cong) 總體(ti) 要求、創新方式、完善政策、加強保障等方麵予以明確和規範,進一步健全完善激勵支持社會(hui) 扶貧的機製和措施。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及有關(guan) 規定,全麵落實扶貧捐贈稅前扣除、稅收減免,以及支持各類市場主體(ti) 到貧困地區投資興(xing) 業(ye) 、帶動就業(ye) 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

  七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dang) 組織為(wei) 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真正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做到每個(ge) 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ge) 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按照“不脫貧、不脫鉤”的原則,強化責任,一包到底。

  (作者係省社科院社會(hui) 學所所長、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