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關(guan) 乎我省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成敗,時間緊、任務重。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ju) 在於(yu) 精準。精準扶貧是對貧困戶和貧困村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核,是提升扶貧開發工作效率的有效舉(ju) 措。
根據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扶貧開發的戰略部署,我省主動轉變思路,積極謀劃,認真實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精準扶貧之路。其主要特點表現為(wei) “六突出”:一是突出扶貧“標靶”精準。以“建檔立卡”識別瞄準聯網為(wei) 基礎,強化監督考核,精準動態推進扶貧。二是突出扶貧重點攻堅。對“三山一灘”重點扶貧區域,因地製宜,精準施策,大力實施轉移就業(ye) 扶貧、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異地搬遷扶貧。三是突出扶貧要素保障。實施水、電、路、訊、房、環境改善到農(nong) 家、農(nong) 戶增收致富的“六到一增”工程。四是突出社會(hui) 協調推進。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hui) “三位一體(ti) ”的社會(hui) 協調推進扶貧機製。五是突出駐村幫扶帶動。以駐村幫扶為(wei) 精準扶貧的抓手,采取“千企幫千村”、“萬(wan) 人幫萬(wan) 戶”等方式,努力實現駐村幫扶全覆蓋。六是突出扶貧主體(ti) 責任。以“放權問責”確立責任主體(ti) 為(wei) 關(guan) 鍵,抓住抓好縣級黨(dang) 委政府推進扶貧,明確縣級黨(dang) 委政府是落實扶貧開發主體(ti) ,承擔扶貧開發重要主體(ti) 責任,確保了精準扶貧的有效推進。
經過近年的努力,我省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以來,全省有550萬(wan) 左右農(nong) 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實現了減少農(nong) 村貧困人口過半的目標。2014年,全省完成122.2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97萬(wan) 人減貧任務;38個(ge) 國定貧困縣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3元,比2013年增長12.9%,比全省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1.8個(ge) 百分點。扶貧開發工作的有效開展,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省精準扶貧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和矛盾,需要進一步克服和化解。例如精準識別難度較大;精準幫扶措施的針對性不強;產(chan) 業(ye) 扶貧難度和風險大;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勞動力文化素質低,自我發展能力弱;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依然落後等。因此,必須繼續著力精準扶貧,緊密圍繞“四個(ge) 切實”和“六個(ge) 精準”,把握難點,完善機製,對症下藥,全麵提高我省精準扶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進一步完善我省精準扶貧工作機製的對策建議
第一,科學精準甄別貧困人口,建立精準扶貧到村到戶的幫扶機製。一是嚴(yan) 格程序,切實做到精準識別。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切實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戶、精確登記造冊(ce) 、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二是對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數據信息,加強貧困監測和統計分析,認真分析致貧原因,逐戶製定幫扶措施。三是幫扶措施精準到村到戶。建立精準扶貧到村到戶機製,使幫扶計劃、教育培訓、產(chan) 業(ye) 扶持、搬遷改造、基礎設施、社會(hui) 保障等有效有序到村到戶。
第二,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強力推進“三山一灘”地區脫貧致富。我省“三山一灘”地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必須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綜合施策,分類推進,緊緊圍繞轉移就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搬遷聚居、改造提升、生態環境等方麵扶貧攻堅。
第三,因地製宜,多方共同參與(yu) ,大力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造血”是長遠之計,貧困地區的發展,歸根結底要激發出內(nei) 在活力和動力。產(chan) 業(ye) 扶貧恰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幫助貧困地區解決(jue) 生存和發展問題,它可以促進資源綜合開發、合理利用,加快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經濟優(you) 勢,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未來扶貧的方向和重點還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要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大力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扶貧。
第四,主動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新形勢,開拓以電商扶貧為(wei) 核心的信息化扶貧新模式。當前,“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jin) 改變了人們(men) 的交易方式,而且帶來了消費方式、生產(chan) 方式的變化。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有效突破了農(nong) 村經濟傳(chuan) 統資源要素的製約,可以改變貧困地區的時空限製,改變貧困地區落後的經濟環境和基礎設施帶來的不足,縮小與(yu) 發達地區的差距。然而,目前我省在現有的精準扶貧中,還存在著不夠重視電商扶貧作用的問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應該把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盡快納入到精準扶貧中作為(wei) 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來實施。要積極探索電商扶貧的新領域和新模式,加快推進農(nong) 村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為(wei) 電商扶貧提供良好的條件。
第五,加強對貧困人口精準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教育扶貧可以直接提升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自我發展能力,也是扶貧助困的治本之策,更是實現貧困地區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六,創新社會(hui) 參與(yu) 機製,形成扶貧開發合力。習(xi) 總書(shu) 記指出,扶貧開發要切實強化社會(hui) 合力,才能確保扶貧工作整體(ti) 推進。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是全社會(hui) 共同的責任,要充分拓展和挖掘社會(hui) 扶貧空間和潛力,創新社會(hui) 扶貧工作的方式方法,凝聚起全社會(hui) 共同擔當、共同奮鬥的力量。
第七,改進扶貧開發工作考核機製,以精準考核保障精準扶貧富有成效。如果說精準扶貧是把“大水漫灌”轉為(wei) “精確滴灌”的話,那麽(me) 精準考核就是最好的“精確滴灌”的指揮棒,考核內(nei) 容決(jue) 定著領導幹部工作的側(ce) 重點和努力方向。精準考核就是對貧困戶和貧困村識別、幫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對貧困縣開展扶貧工作情況的量化考核,獎優(you) 罰劣,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作者係省委黨(dang) 校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