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讓河南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更加出彩

《中原智庫》(2015)  李庚香2019-11-26

  緊緊圍繞“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加快構建覆蓋城鄉(xiang) 、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是宣傳(chuan) 思想文化部門的重要戰略任務。而“互聯網+”,則是修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最後一公裏”的根本性保障,是讓河南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更加出彩的有效招數,是緊迫的戰略舉(ju) 措。

  一、推進數字化建設,建設“文化河南”雲(yun) 平台,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內(nei) 容數字化滯後和“信息不對稱”問題

  我們(men) 知道,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從(cong) PC時代經過互聯網時代而邁入了大數據時代。河南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也必須適應數字化和大數據這一浪潮,推動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jue) 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加快建設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以及數字圖書(shu) 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數字科技館等,讓公共文化服務內(nei) 容與(yu) 產(chan) 品數字化,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內(nei) 容與(yu) 產(chan) 品數據庫,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和內(nei) 容數字化建設滯後問題。

  未來的文化競爭(zheng) 中,數字化平台建設是製勝關(guan) 鍵。因此,要加快“文化河南”雲(yun) 平台建設。要堅持寬帶通路,統一平台,各自終端,通過集中構建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數據服務平台和信息惠民服務平台,形成開放共享的全省數據平台體(ti) 係。要將全省各種文化資源打包上“雲(yun) ”,打造網上公共文化產(chan) 品和公共文化服務超市,推動形成資源配置優(you) 化、百姓點單選菜、供需無縫對接、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要支持和推動微博、微信等新媒體(ti) 平台在鄉(xiang) 鎮、村的推廣和使用,讓群眾(zhong) 在“雲(yun) 端”上盡享標準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形成全社會(hui) 文化資源大配送、大循環的格局,解決(jue) “書(shu) 屋沒人進、電影沒人看”的問題,解決(jue) “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築牢“網絡高速公路”,建立“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機製,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裏”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必須築牢硬件,創新和完善軟件。如今,互聯網已經和水、天然氣、電力一樣,成為(wei) 一種新的公共基礎設施。要加強數字文化設施建設,築牢高能高效、快速通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高速公路”,提高公共文化的覆蓋率和服務效能,使政府治理精準化,文化民生普惠化,切實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裏”問題。互聯網+並不神秘,其本質就是要提高效率。要使互聯網與(yu) 公共文化服務“+”起來,並“+”出巨大效益。要注意互聯網信息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與(yu) 挑戰,未雨綢繆,掌控風險點。要完善黨(dang) 委領導、政府管理、部門協同、權責明確、統籌推進“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的協調機製;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不斷優(you) 化“互聯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體(ti) 製製度環境,抓好社會(hui) 參與(yu) 機製建設;要把公共文化服務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納入《河南省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ti) 係》,並建立網上群眾(zhong) 評價(jia) 和反饋機製,抓好評價(jia) 工作機製建設,讓公共文化服務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帶來更多獲得感,真正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三、培育“互聯網+”公共文化創客人才,激活互聯網+公共文化眾(zhong) 創空間,努力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問題

  創新是一種眼光。不在於(yu) 你過去曾經是什麽(me) ,而在於(yu) 你站在什麽(me) 角度看到了什麽(me) 。培育“互聯網+”公共文化創客人才,激活“互聯網+”公共文化眾(zhong) 創空間,是豐(feng) 富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內(nei) 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產(chan) 品質量,解決(jue)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問題的關(guan) 鍵之舉(ju) 。要抓住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機遇,營造良好的創客人才的教育、湧現環境。要創新和完善支持機製,努力形成創新平台和孵化器,大力打造以鄭州為(wei) 核心,輻射全省其他區域的創空間等新型創業(ye) 服務平台。要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適銷對路”、供需對接,使群眾(zhong) 真正喜歡文化、參與(yu) 文化、創造文化。我們(men) 相信,互聯網+,一定能賦予傳(chuan) 統公共文化服務內(nei) 容與(yu) 產(chan) 品新生命,一定能使公共文化所承載的文化價(jia) 值更能深入人心,使河南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更加出彩。

  (作者係省社科聯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