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加快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日益被提上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成為(wei) 完善我國市場經濟體(ti) 製內(nei) 在要求。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既是法製經濟,也是信用經濟。黨(dang) 的十六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建立健全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形成以道德為(wei) 支撐、產(chan) 權為(wei) 基礎、法律為(wei) 保障的社會(hui) 信用製度是建設現代市場體(ti) 係的必要條件,也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冊(ce)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建設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褒揚誠信、嚴(yan) 懲失信。”這些精辟的論述,為(wei) 中國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指明了方向。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是一個(ge) 廣義(yi) 的概念,它由社會(hui) 信用製度、信用服務行業(ye) 、社會(hui) 信用活動和信用監管體(ti) 製四個(ge) 方麵組成。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從(cong) 實際出發,抓住不同層麵的關(guan) 鍵點,找準突破點,全方位突圍,有效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
一、緊緊圍繞核心點:盡快建立和完善製度
一是建立健全社會(hui) 信用方麵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下的產(chan) 權製度,建立健全社會(hui) 中介組織以及企事業(ye) 單位以道德為(wei) 支撐的信用自律製度和信用風險管理製度,製定統一的信用行業(ye) 標準化體(ti) 係。二是建立健全信用服務行業(ye) 及其管理製度。信用行業(ye) 服務是信用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據市場的需求,對信用主體(ti) 進行獨立、客觀、公正評價(jia) 的中介服務行業(ye) 。三是進行企業(ye) 和個(ge) 人的信用自律和信用風險防範,開展社會(hui) 誠信方麵的宣傳(chuan) 教育。四是建立健全信用監管體(ti) 製。建立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需要政府有關(guan) 部門抓緊做好基礎工作,積極予以推動,也需要全社會(hui) 各方麵的共同參與(yu) 。
二、牢牢抓住重點:完善誠信機製
一是信用信息公開機製。政府公用事業(ye) 單位和金融機構,工商企業(ye) 和行業(ye) 協會(hui) 等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的各個(ge) 主體(ti) ,應當在保護國家秘密,企業(ye) 的商業(ye) 秘密和個(ge) 人隱私的基礎上,依法、依規,以不同的形式,公開在行政管理和業(ye) 務活動中掌握的信用信息。二是信用產(chan) 品供求機製。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的正常運行要求形成發育良好的信用服務市場。通過政府鼓勵示範,增強社會(hui) 信用意識,引導企業(ye) 重視實行防範機製等措施,培育和形成信用產(chan) 品的需求,市場主體(ti) 通過應用信用產(chan) 品輔助決(jue) 策,規避市場交易中的信用風險,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cong) 而擴大信用產(chan) 品的需求,刺激信用產(chan) 品的供給,使信用市場良性發展,社會(hui) 信用機製得以正常的運轉。三是信用的懲戒和褒揚機製。行政管理部門通過信用分類管理,嚴(yan) 格監控有失信記錄的市場主體(ti) ,形成社會(hui) 約束機製,讓違法失信者在公共服務,銀行信貸等方麵喪(sang) 失便利,在生產(chan) 經營中會(hui) 減少交易的機會(hui) ,提高交易的成本,直至被優(you) 勝劣汰的市場機製逐出市場。司法機關(guan) 通過信用體(ti) 係獲取案件線索,加大對犯罪分子的懲戒力度,依法追究違法失信者的行政民事和行政法律責任,使違法行為(wei) 無處藏身。新聞媒體(ti) 對失信行為(wei) 進行曝光,使他們(men) 的形象受到打擊。
三、有效突破難點:建立誠信政府
在林林總總的失信現象中,政府部門的誠信缺失最為(wei) 可怕。有些地方黨(dang) 政部門也存在嚴(yan) 重的誠信缺失問題,說話不算數,承諾不落實,敷衍群眾(zhong) ,造成的危害比市場失信更為(wei) 嚴(yan) 重,損害政府形象,透支政府信用和公信力。幹部不講誠信,在老百姓麵前就沒有說服力;政府誠信缺失,就無法推進誠信社會(hui) 建設。政府言而有信,才能為(wei) 企業(ye) 經營做出良好示範,更有利於(yu) 推進社會(hui) 誠信提高。作為(wei) 市場監督和管理者,政府應推進政務公開,建設誠信政府。要依法公開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決(jue) 策法治化、民主化,提高透明度。以政務誠信示範引領全社會(hui) 誠信建設。做好行政審批、財政預決(jue) 算、保障性住房建設、價(jia) 格收費等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百姓民生息息相關(guan) 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工作,力求經濟社會(hui) 政策透明、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zhong) 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彰顯推進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決(jue) 心和力度。同時,必須看到建設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是長期、艱巨的係統工程,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和全社會(hui) 的積極配合。
四、衝(chong) 出突破點:嚴(yan) 懲失信
推進誠信建設製度化,要建立“紅黑榜”發布製度,定期組織發布,使誠信的人受益、不誠信的人吃虧(kui) 。要構建獎勵誠信、約束失信的工作機製,堅持依法懲戒失信,司法機關(guan) 要對相關(guan) 法律作出司法解釋,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簽署“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實施懲戒失信行為(wei) 。要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在生產(chan) 企業(ye) 開展“誠信做產(chan) 品”活動,在商場、集貿市場開展創建“誠信經營示範店”活動,在農(nong) 村推介“道德信貸”、“信用農(nong) 戶”等經驗,引導農(nong) 民誠實勞動、誠信經營。
五、穩穩把握基點:強化誠信教育
誠信的宣傳(chuan) 教育是政府的一項長期工作,應當繼續加強在全社會(hui) 開展誠信宣傳(chuan) 教育和人才的培養(yang) 。一是結合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和普發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全社會(hui) 誠信宣傳(chuan) 教育,政府、企事業(ye) 單位和個(ge) 人都要牢固處理誠信守法的觀念,把城市守信作為(wei) 基本準則,製定具體(ti) 的方案,組織多樣的誠實宣傳(chuan) 活動。二是大力普及信用知識,各類院校,研究機構,行業(ye) 組織和信用服務機構,麵向社會(hui) 開展係統的信用知識培訓。三是切實強化職業(ye) 道德建設,教育企業(ye) 和個(ge) 人重視社會(hui) 對自身的信用評價(jia) 。四是發展信用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教育,培養(yang) 一支能夠滿足社會(hui) 需要的專(zhuan) 業(ye) 隊伍。
(作者係省社科院城市與(yu) 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