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曆史進步的動力、時代發展的關(guan) 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國發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當今世界發展潮流,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認識把握發展規律的深化。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發展任務緊迫而重大的形勢下,在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xing) 富民強省的新形勢下,樹立和貫徹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任務是積極推動思想創新,切實打開創新發展之門。
一、思想是時代創新發展的力量之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cong) 根本上影響乃至決(jue) 定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曆史和實踐反複證明,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他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中,曾叩問:長期在科學和技術方麵領先於(yu) 同時代歐洲的中國,為(wei) 什麽(me) 近代落後於(yu) 歐洲?這就是有名的“李約瑟之問”。與(yu) 之相關(guan) 的,是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的“錢學森之問”: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的學校總是培養(yang) 不出傑出的人才?我們(men) 認為(wei) ,“兩(liang) 問”背後有深刻複雜的曆史原因,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men) 的創新能力不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論述創新發展時,強調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麵創新,讓創新貫穿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這既是對“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內(nei) 涵的進一步升華和深化,同時已超越科技層麵,使創新進入了理論、製度、文化等綜合層麵。創新,特別是理論創新、知識創新,是引領創新發展的強大力量。而決(jue) 定理論創新、知識創新的首先是人的思想創新。因為(wei) ,人的思想是理論形成的基礎,一種理論形成的背後,一定要有深厚的思想作支撐。沒有思想上的創新,就很難有理論上的創新。而沒有理論上的創新,也就沒有科技、製度和文化上的創新。思想理論創新屬於(yu) “腦動力”創新,是社會(hui) 發展和變革的先導,也是各類創新活動的思想靈魂和方法來源。在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論述的“五大發展理念”,統一於(yu) “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中,統一於(yu)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中,統一於(yu)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曆史進程中,這些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本身就是思想和理論創新的結果。樹立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深刻認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切實“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須明白“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個(ge) 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you) 勢。以思想創新引導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引導科技創新、製度創新和文化創新,開創創新發展的新局麵。
需要強調的是,創新發展離不開自然科學創新,但更需要哲學社會(hui) 科學創新。相對於(yu) 自然科學而言,哲學社會(hui) 科學是幫助人們(men) 解決(jue) 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解決(jue) 理論認識和科學思維,解決(jue) 對社會(hui) 發展、社會(hui) 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的科學,它能為(wei) 自然科學創新提供科學的方法、精神支持和製度保障,能夠確保自然科學創新的發展方向。本尼迪克特、布熱津斯基、熊彼特等社會(hui) 科學家的思想和著作,在世界曆史上都發揮過重大作用。在一定意義(yi) 上可以說,思想創新主要依靠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繁榮發展。因此,創新不僅(jin) 僅(jin) 是對科技工作者的明確要求,更是對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特別是廣大社科工作者提出的緊迫任務。
二、準確把握思想創新的戰略著力點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有意識、富於(yu) 智慧的實踐活動,思想創新是創新實踐活動的高級形態。哥白尼、達·芬奇、牛頓、愛迪生、達爾文、愛因斯坦、馬克思等都是具有創新思維的巨人。把握思想創新的戰略著力點,要立足於(yu) 社會(hui) 需要、遵循客觀規律、不斷解放思想。
首先,要立足於(yu) 社會(hui) 需要。思想創新,必須樹立問題意識,立足於(yu) 社會(hui) 現實需要。當前,世界各大國都在積極強化創新部署,如美國實施再工業(ye) 化戰略、德國提出工業(ye) 40戰略。中國從(cong) 過去的“北、上、廣”變成了“北、上、深、杭”。深圳的科技、杭州的電商成為(wei) 中國經濟新亮點。如今,與(yu) 全國一樣,河南發展既處於(yu) 蓄勢崛起、跨越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也處於(yu) 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緊要關(guan) 口。然而,創新是我們(men) 發展的最大“瓶頸”,是我們(men) 的“阿喀琉斯之踵”。圍繞打好“四強牌”,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我們(men) 認為(wei) ,有一些現實問題亟待進一步理清思路、找準破解之道。一個(ge) 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問題,一個(ge) 是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問題,一個(ge) 是精準扶貧任務完成問題。對於(yu) 我省社科理論界來說,推進思想創新,就不能避開問題走,繞開矛盾走,而是要緊盯這些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出思想,獻實招,真正解決(jue) 問題,真正推動發展。
其次,要遵循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yi) 認為(wei) ,自然、社會(hui) 的聯係和發展是有規律的,這些規律也同樣貫穿於(yu) 人類思維的發展史中。思想創新是一種高級的思維運動,是受一定的客觀規律支配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都是遵循了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yi) 。因此,思想創新必須遵循客觀規律,要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一般思維的運動規律,然後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具體(ti) 來說,要遵循經濟規律實現科學發展,遵循社會(hui) 規律實現包容性發展,遵循自然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經濟規律上,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城市化規律。
第三,要不斷解放思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推進思想創新,最為(wei) 緊迫的是不斷解放思想。思想左右著人的行動,思想的牢籠是阻礙人的行動的最大羈絆。曾有人指出,17、18世紀,當歐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將引導人們(men) 走出中世紀的黑暗時,東(dong) 方的中國人正逐步被禁錮於(yu) “思想的牢籠”。落後就要挨打,思想落後更要挨打。不僅(jin) 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思想是不斷發展的,今天的思想適應今天,但不一定適應明天。所以,要推進思想創新,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始終讓思想自由馳騁。
三、以思想創新推進河南“十三五”實現創新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推進思想創新,也要幹在實處,才能推動河南“十三五”實現創新發展。當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要深入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智庫的一個(ge) 重要職能,就是不斷提出新的思想。換句話說,智庫就是思想庫,是思想的生產(chan) 基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智庫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和講話,強調必須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wei) 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緊抓好。2014年,為(wei) 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中原智庫建設的意見》,對中原智庫建設作出了具體(ti) 部署。應當承認,當前,無論是國家層麵的智庫建設,還是地方層麵如中原智庫建設,都還是初步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我省而言,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工業(ye) 大而不強、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不足問題亟待解決(jue) ,這些問題都要求我們(men) 必須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二是要重視念好“人才經”。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思想創新的重要資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不同會(hui) 議上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的意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全國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創新歸根結底是人才創新,創新驅動歸根結底是人才驅動。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正是借助那些精尖科技人才,率先研製出了核武器,從(cong) 而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主動。韓國經濟每隔10年就能完成一次產(chan) 業(ye) 升級,這得益於(yu) 其有效的創新人才戰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們(men) 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深化對科技創新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切實改革人才服務機製,加快改革科研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突出智力報償(chang) 。要大力實施社科理論名家培養(yang) 和推介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國甚至世界都有影響的社科理論名家。通過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切實將人才資源轉化為(wei) 人才優(you) 勢,這是推動思想創新的根本所在。
三是要重視體(ti) 製機製創新。創新發展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的關(guan) 鍵驅動因素,是實現“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下全麵發展的根本支撐。創新如果沒有體(ti) 製機製作保障,是不會(hui) 持久的。相對於(yu) 文化創新、科技創新和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特別關(guan) 鍵。在一定意義(yi) 上,製度創新鬆綁的程度,決(jue) 定著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升的空間。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強製度建設,加快完善創新體(ti) 係,形成有利於(yu) 創新的體(ti) 製和機製。
四是要積極營造創新文化氛圍。隻有崇尚創新、尊重創新,在全社會(hui) 積極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才能解決(jue) 原動力不足、創新文化缺位、創新意識淡薄等問題。在國際競爭(zheng) 中,正是由於(yu) 創新能力的不同,才造成了“腦國”和“軀國”的區別。我們(men) 要大力倡導獨立思考的精神、敢於(yu) 冒險的精神、寬容失敗的精神,努力把創新與(yu) 經濟建設、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與(yu)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結合起來。要調動社會(hui) 各方麵的積極性支持創新發展,努力推動形成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通過建設創新文化使創新發展行穩致遠。
(作者係省社科聯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