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發展理念之謎需要從(cong) 思維創新上找出路。發展理念的確立需要由思維創新來引導,發展理念的落實也應以思維創新做前提。思維創新是優(you) 化、改變發展理念的核心要素,是推動和增強創造活力的必然選項,是培養(yang) 發展理念自覺自信的智慧先導。
一、發展理念與(yu) 思維創新是同質共建的辯證過程
發展理念與(yu) 思維創新內(nei) 在統一、相輔相成。發展理念是一個(ge) 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以及理論、製度、管理、思想等要素於(yu) 一體(ti) 的包容性概念,從(cong) “五大理念”相互融合統一的角度講,核心問題之一一定是與(yu) 我們(men) 思維的狀況以及先進性的水平和程度有著必然性關(guan) 聯。比如說,從(cong) 思維的開放性來說,河南當下開放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問題、開放的立足點和著力點準不準的問題、開放的方式和辦法多不多的問題和開放的意識和能力強不強的問題,根本性上說都與(yu) 思維創新的意識高低、自覺程度和能力素養(yang) 高低有內(nei) 在關(guan) 係。包括開放在內(nei) 的發展理念的先進性往往要由思維的先進性來引導。思維陳舊理念自然落後,思維創新理念就會(hui) 超前。把思維創新作為(wei) 核心要質,當作推動發展延續和自生活力的核心,發展理念就會(hui) 有內(nei) 在的衝(chong) 動和持續的動力,理念的先進性就有生成的可能和保證,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強調的要把創新擺在國家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依據。
二、發展理念與(yu) 思維方式是多向推動的邏輯過程
發展理念是思維變革的結果,而思維創新則是在人性需求和價(jia) 值驅動下的思維變革。這種變革就是對當下發展新實踐的認知和體(ti) 悟,是選擇發展新思路、明確發展新方向、促進發展新轉型、開辟發展新領域的認識過程。這樣的過程是對曆史發展的縱向之“發”與(yu) 現實發展的橫向之“展”的新組合。現實地說,“五大發展理念”的核心之意是對原有發展觀念、發展思路中要素、要件在結構性調整上的重組重建重構,其實質之維是對原有對象關(guan) 係、運作方式規則重置、戰略布局和運作機製的全新整合、梳理和再造,凸顯出在新的時代環境和現實條件下構建發展新體(ti) 係、新形態、新結構、新方法的功能性特征,體(ti) 現著發展的連續性與(yu) 間斷性的結合,階段性與(yu) 飛躍性的統一。較為(wei) 明顯的標誌就是當今中國的發展,思維創新推動思維變革、思維變革推進發展理念的轉變,且正在有效地引領著體(ti) 現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新思路,解決(jue) 目前中國問題的新選向和補短板、重協調的發展新方式,展現著一個(ge) 正從(cong) 容應對經濟進入新常態、政治進入新生態、文化進入新樣態、社會(hui) 進入新狀態、生態進入新時態下的治國思路和理政方案,正在促成著讓各種新態成為(wei) 強態的新的戰略。
三、發展理念與(yu) 思維創新是內(nei) 在向上的發展過程
思維創新會(hui) 引發發展新問題的出現,會(hui) 誘導發展新智慧的再生,在它的推動下可以完成發展理念的再生和實踐的外化。
它可以優(you) 化、改變對發展的思考方式和應用能力,決(jue) 定發展的進步,直接推動發展理念的變革。從(cong) 作用機製上說,一是思維創新會(hui) 突破發展的舊模式。淘汰“落伍”或“劣質”的關(guan) 係要素,重建新型架構、優(you) 化問題結構而獲得發展的新關(guan) 係。二是思維創新會(hui) 發現發展新問題,產(chan) 生出“思維優(you) 化”或“組合爆炸”的效應,建立發展新關(guan) 係。比如,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按照協調理念的要求,提出要完善文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發展創新文化產(chan) 業(ye) 。顯然要實現這一重大任務,從(cong) 思維創意來說,就應當把文化中的經濟與(yu) 經濟發展中的文化當作解決(jue) 問題的關(guan) 鍵,通過文化與(yu) 市場、與(yu) 產(chan) 業(ye) 、與(yu) 資本、與(yu) 自身的關(guan) 係性調整,來促成文化與(yu) 產(chan) 業(ye) 新型關(guan) 係的建立。這樣,必然要有把文化視為(wei) 自身的局域性意識轉變為(wei) 多重含義(yi) 下來看文化的大觀念,自然要從(cong) 隻在於(yu) 解析、闡釋、論證、模仿等文化自身的功能向其與(yu) 其他問題關(guan) 係中的反思和批判中去“引爆”未知領域的思維轉向,釋放和誘啟文化認知產(chan) 業(ye) 的靈氣和改造實踐方式的行動潛能。為(wei) 什麽(me) 美國人用中國的題材去講美國人理解的中國文化,怎麽(me) 能在中國找到最大的商機,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其中也說明美國人在這方麵比我們(men) 有更強的文化思考力和實踐力。循著這樣的思維路徑,從(cong) 文化發展的大觀念來說,經濟發展的綜合競爭(zheng) 力必然少不了文化的參與(yu) 。在信息時代和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確立文化對整個(ge) 經濟發展的大局戰略和核心意義(yi) 就顯得緊迫而重大。循以這樣的戰略思維,我們(men) 就應該確立文化是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理念,突顯文化影響全局的功能、價(jia) 值和作用;確立文化可以在經濟發展中能創造永久性財富的理念,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確立文化是無形資產(chan) 的理念,能發揮比貨幣資本更強大、更有滲透力的效應;確立文化是優(you) 化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軟力量”的理念,用文化手段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確立文化是發展形象的理念,彰顯建設品位,打造發展新優(you) 勢。顯然,有了這種把文化與(yu)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要素進行組合的思維催化效應,就會(hui) 有利於(yu) 文化發展在效益上的擴張,有助於(yu) 文化自身新的有序化結構的建立,進而顯示出新文化與(yu) 傳(chuan) 統文化功效大不相同的精神軟實力。
(作者係省委黨(dang) 校哲學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