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與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中原智庫》(2017)  郭軍(jun) 2019-11-26

  創新是一個(ge) 永恒的話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創新既是擺脫經濟窘境、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徑抉擇,也是實現調結構、轉方式、穩增長、提質增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基本方略抓手。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把“創新”放在了“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之首位,組合並上升到居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政治經濟學重要意義(yi) 和內(nei) 容的、關(guan) 乎著未來中國宏偉(wei) 目標和預期的五大發展理念的戰略高度,這是我們(men) 應該充分認識到的。

  從(cong) 熊彼特提出創新這個(ge) 概念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一個(ge) 國家既要不斷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體(ti) 係的現代化水平,創新製度、體(ti) 製、機製,營造良好的社會(hui) 氛圍、環境條件,促進各項事業(ye) 創新發展;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們(men) 也深刻認識到,越是在經濟發展從(cong) 高速轉向中高速,或是處在經濟徘徊、甚至某種停滯的時候,重要的就是要尋找在創新中突圍,在創新中重塑經濟。按照專(zhuan) 家學者的研究,當人均GDP進入3000~10000美元這個(ge) 階段時,以往積澱、沉默下來的諸如結構問題、方式問題、社會(hui) 問題等便逐漸爆發出來(亦如有人把我國的情況概括為(wei) “三期疊加”),從(cong) 而使經濟停滯不前。加之現實中勞動工資的低增長和技術層級的低水平的困惑,這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要走出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特別是促進企業(ye) 創新。企業(ye) 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經濟增長的主體(ti) ,企業(ye) 能不能成為(wei) 創新的主體(ti) 以及這個(ge) 主體(ti) 創新動能與(yu) 作為(wei) 的大小,便成為(wei) 影響整個(ge) 社會(hui) 經濟增長至關(guan) 重要的因素。

  發揮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就是要支持推動企業(ye) 進行全麵創新,包括企業(ye) 製度創新、經營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特別是專(zhuan) 利、知識產(chan) 權等代表的技術創新體(ti) 係,以尖端技術含量和產(chan) 品的高級化,提升企業(ye) 技術有機構成和資本有機構成,創建現代企業(ye) 製度。

  從(cong) 企業(ye) 自身看,首先要強化創新意識。創新是提高企業(ye) 勞動生產(chan) 率的源泉,有沒有創新力,決(jue) 定著企業(ye) 有沒有競爭(zheng) 力,從(cong) 而影響著企業(ye) 發展的持續力。其次,要製定創新戰略。企業(ye) 創新及其持續的創新力的形成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必須要有科學的規劃,要確立創新的目標,明確重點攻克的難題,製定詳盡的措施方案,列示實施的步驟等。第三,構築創新團隊和平台。從(cong) 國家層麵看,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從(cong) 企業(ye) 層麵看,人才是創新的主體(ti) 。有沒有企業(ye) 創新的領軍(jun) 人物,有沒有相應的企業(ye) 創新研發團隊,是衡量現代企業(ye) 的一個(ge) 標誌,創新人才、創新團隊是企業(ye) 創新的決(jue) 定性力量。此外,創新的經費投入和應用,也是評價(jia) 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創新硬環境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創新投入與(yu) 創新產(chan) 出成正比關(guan) 係。

  要發揮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還要使企業(ye) 擁有強烈的市場競爭(zheng) 意識,增進創新的壓力和動力,才有可能推進創新,行政的、逼著它去創新是沒有用的。企業(ye) 不創新,技術就落後,成本就增高,利潤就降低,市場優(you) 勝劣汰、競爭(zheng) 的鐵的規律,迫使企業(ye) 必須注重創新,大力創新,加快創新,以至於(yu) 形成濃厚的企業(ye) 創新文化。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