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作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體(ti) 現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彰顯了立足國內(nei) 、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和長遠謀劃,它既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成功的經驗總結,也是新常態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建設開放型經濟的必然要求。河南要在“十三五”時期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就必須堅持開放發展,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建設河南開放型經濟,進一步豐(feng) 富開放內(nei) 涵、提升開放水平、創新開放載體(ti) ,為(wei) 新一輪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一、打好四大基礎
堅持開放發展,首先必須練好內(nei) 功,完善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以擴大開放實現轉換動力,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即首先把基礎設施建設好,為(wei) 實施開放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一是要加強交通樞紐建設。河南要充分發揮自己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大力加快“米”字形快速鐵路網、輪輻式航線網、內(nei) 捷外暢公路網建設,提升水運通道功能,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形成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大力推進以“三港四樞”為(wei) 支撐的鄭州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改造提升地區性樞紐,實現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形成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服務全球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優(you) 勢。
二是要加強信息網絡係統建設。信息網絡是推進開放發展的神經係統,河南要按照國家信息化和“一帶一路”發展的需要,加快建成區域互聯網交換中心和連接國際通信出入口的高速通道,打造通達世界、國內(nei) 一流的現代信息通信樞紐。要進一步推進“寬帶中原”工程實施,建設高速便捷無線接入網、大容量智能骨幹傳(chuan) 輸網、海量數據處理係統,大規模部署和商用下一代互聯網,推進與(yu) 公眾(zhong) 通信網、廣播電視網業(ye) 務互聯。要建設引進大數據公共服務平台,完善應用服務網絡,加快政府數據開放,擴大行業(ye) 應用,建設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要加快構建以互聯網為(wei) 基礎的平台化、分布式、智慧化社會(hui) 治理信息係統。
三是要加強陸海口岸支點建設。新亞(ya) 歐大陸橋貫通河南東(dong) 西,鄭州、洛陽、開封等都是其重要節點,基礎設施良好。河南要進一步構建以鄭州為(wei) 中心的高速鐵路網、“四縱六橫”大能力貨運鐵路網和“十字加半環”城際鐵路網,加緊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加強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ti) 係建設,著力打造集鐵路港、公路港、空港、海港於(yu) 一體(ti) ,國家重要的多式聯運服務中心、集散分撥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同時,要圍繞陸港建設打造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貨運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實現海鐵聯運一票通關(guan) ,不斷擴大貨運覆蓋麵,把河南建成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內(nei) 陸型國際物流中心和國家現代物流業(ye) 發展高地,為(wei) 推進開放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以集群、創新、智慧、綠色發展為(wei) 方向,加快實施產(chan) 業(ye) 聚集區提質轉型創新工程,增強創新發展、基礎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務管理能力。要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以國家級高新區為(wei) 核心,統籌創新空間布局,積極推廣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政策,探索建立創新資源統籌協調發展、技術轉移轉化、科技創新與(yu) 資本對接、人才服務工作等新機製,將示範區建設成為(wei) 體(ti) 製機製改革先導區、開放創新技術轉移集聚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先行區和創新創業(ye) 生態示範區。要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開放合作與(yu) 創新優(you) 勢,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wei) 重點,建立健全技術轉移體(ti) 係,形成跨區域、跨領域、跨機構的技術流通與(yu) 轉化新格局,為(wei) 擴大開放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二、善用四大平台
河南實施開放發展,既要有頂層設計,有良好的基礎,也要借助一些重要平台予以推進,從(cong) 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覆蓋麵廣,合作內(nei) 容豐(feng) 富,合作方式多元,合作路徑廣闊,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理念極具親(qin) 和力,已成為(wei) 我國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開展國際合作的大平台。河南處於(yu) 歐亞(ya) 大陸橋的東(dong) 端,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向東(dong) 延伸的端點和腹地,也是國家城鎮密集區和經濟發展軸的黃金交匯點,河南可以以此為(wei) 基礎,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yu) 我省在產(chan) 業(ye) 基礎、資源稟賦、市場容量等方麵的互補優(you) 勢,通過擴大相互開放,加快推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通過發展特色產(chan) 品貿易、生產(chan) 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等合作,建成國際化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特色產(chan) 業(ye) 鏈條,不斷培育開放新支點、打造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開放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在更大範圍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第二,要充分發揮鄭歐班列的輻射帶動功能。鄭歐班列是從(cong) 河南鄭州出發,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lan) 後到達德國漢堡,全程10214公裏的國際鐵路貨運列車,全程運行時間比海運節約20天左右,比空運節約資金80%,它的貫通,讓中原成為(wei) 中部亞(ya) 歐大陸橋的新起點。鄭歐班列開運以來,每班貨重達10439噸,貨值34億(yi) 元人民幣,目的地站點覆蓋歐洲的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lan) 、德國等12個(ge) 國家的32個(ge) 城市。搭乘鄭歐班列的貨物,主要來自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東(dong) 到沿海、南到深圳、西到西安、北到吉林,幾乎涵蓋了大半個(ge) 中國,已占班列貨源總發貨量的70%左右。所以,河南要充分發揮鄭歐班列的輻射作用,在列車開行、貨運覆蓋麵、服務增值能力、口岸功能和通關(guan) 便利能力等方麵不斷完善,將河南建設成為(wei) 連通境內(nei) 外、輻射東(dong) 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讓更多的“中國製造”源源不斷地從(cong) 全國各地集結河南再向世界各地出發。
第三,要充分發揮鄭州航空港的集散功能。鄭州航空港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實驗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首個(ge) 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是鄭州市朝著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際化陸港城市、國際性的綜合物流區、高端製造業(ye) 基地和服務業(ye) 基地方向發展的主要載體(ti) 。截至2015年11月,在鄭州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達18家,開通貨運航線34條,全貨機通航點36個(ge) ,其中國際地區25個(ge) 、國內(nei) 11個(ge) ;客運航空公司32家,航線137條,其中國內(nei) 航線115條、國際地區航線22條;客運通航城市81個(ge) ,其中國際地區18個(ge) ;累計完成貨郵吞吐量362萬(wan) 噸,同比增長74%,在全國機場排名第八;累計完成客運吞吐量15918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92%,全國排名第十七。目前鄭州航空港已基本形成了通達全國主要城市和歐美亞(ya) 的“空中走廊”與(yu) 航線網絡,其2小時航程內(nei) 覆蓋全國人口和GDP約為(wei) 12億(yi) 人和43萬(wan) 億(yi) 元,分別占到全國的90%和95%,輻射功能由此可見。所以,河南要進一步發揮鄭州航空港的國際功能,圍繞構建以航空港為(wei) 核心的國際化綜合交通樞紐,努力加強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使鄭州航空港物流除了覆蓋亞(ya) 太地區,還要成為(wei) 溝通歐美和連接非洲的“空中大陸橋”,把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直通中亞(ya) 、東(dong) 亞(ya) 、東(dong) 南亞(ya) 和歐洲的國際機場。同時,要把航空、鐵路、公路、保稅中心整合起來,使鄭州航空港向綜合性國際港口發展,打造“機、鐵、公、海”一體(ti) 化集疏網絡,形成內(nei) 陸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第四,要充分發揮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平台功能。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鄭州乃至河南對外交流的一個(ge) 極為(wei) 便捷、高效的電子商務平台,它有B2B、B2C、O2O等多種業(ye) 務模式,是“互聯網+”在外貿中的典型應用,能夠起到擴出口促轉型,擴進口促消費,實現買(mai) 全球、賣全球的作用,有其他商務平台遠不能比的優(you) 勢。我們(men) 要充分發揮其功能,大力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信用管理、質量安全、統計監測和風險防控體(ti) 係,把其建成一區多園、一園多點、多主體(ti) 運行、多模式發展的全球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結算、展示交易、物流集聚分撥和大數據交易中心,為(wei) 河南實現身居內(nei) 陸而實現便捷跨境對外貿易發揮特殊作用。
三、形成四大品牌
河南實施開放發展,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要以實施“十三五”發展規劃為(wei) 契機,利用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建設“四個(ge) 強省”,形成品牌優(you) 勢。
一要建設先進製造業(ye) 強省。要堅持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和瞄準新業(ye) 態新趨勢“兩(liang) 手抓”,優(you) 先發展市場空間大、增長速度快、轉移趨勢明顯的高成長性製造業(ye) ,打造“百千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抓住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機遇,爭(zheng) 取在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盯緊服務型製造業(ye) 發展新趨勢,積極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推動生產(chan) 型製造業(ye) 向服務型製造業(ye) 轉變,積極利用電子商務完善製造企業(ye) 供應鏈和銷售網。通過開放合作和技術升級,最大程度推動省內(nei) 各種生物、化石資源向終端產(chan) 品延伸,終端消費產(chan) 品向資源加工方向對接,變資源優(you) 勢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二要建設現代服務業(ye) 強省。積極推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旅遊、文化等服務業(ye) 提質擴容,加快發展科技研發、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商務服務、服務外包、健康養(yang) 老及家庭服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帶動現代服務業(ye) 強省建設。創新業(ye) 態模式,推動品牌化、連鎖化、便利化發展,激發商貿流通、住宿餐飲等傳(chuan) 統服務業(ye) 發展活力。
三要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強省。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wan) ”建設工程,嚴(yan) 守耕地麵積和質量,增強抗災能力,強化科技支撐,推進規模化經營和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建設,落實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更好地發揮農(nong) 業(ye) 政策性保險和農(nong) 產(chan) 品期貨市場的作用,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實施都市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工程,以“菜籃子”為(wei) 主,突出產(chan) 業(ye) 功能,兼具觀光和生態功能,在中心城市周邊規劃布局一批都市生態農(nong) 業(ye) 園區。深化農(nong) 村改革,堅持土地集體(ti) 所有,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四要建設網絡經濟強省。重點圍繞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創業(ye) 創新、先進製造、現代農(nong) 業(ye) 、金融創新、便民服務等領域,及環境、交通、養(yang) 老、醫療等方麵,推進產(chan) 業(ye) 組織、商業(ye) 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發展體(ti) 驗經濟、社區經濟、分享經濟,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全麵拓展互聯網與(yu) 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推動河南成為(wei) 國內(nei) “互聯網+”發展熱點地區。大力開發大數據應用,推進數據資源匯集、挖掘、應用和開放共享,發展大數據產(chan) 業(ye) 鏈和交易市場。大力發展支撐智慧城市及行業(ye) 的應用軟件,基於(yu) 雲(yun) 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信息消費的軟件和應用,大力推進設計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生產(chan) 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營銷服務網絡化建設,推動產(chan) 品與(yu) 裝備製造向智能、綠色、服務、安全方向發展。
(作者係省社科聯副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