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在深入總結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開放發展理念,與(yu)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的開放相比,具有豐(feng) 富深刻的內(nei) 涵,主要體(ti) 現在八個(ge) 新。
一、新境界、新高度: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yi) 務,提高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
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對世界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積極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yi) 務,是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必須麵對的問題。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在堅持開放發展中,對如何參與(yu) 全球經濟治理、怎樣承擔國際責任和義(yi) 務作出了明確回答,提出了要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製度性話語權。其中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ti) 係完善、引導全球經濟議程、加強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以及落實減排承諾、擴大對外援助規模、維護國際公共安全等舉(ju) 措,是我國開放發展應有的新作為(wei) ,既是積極的,也是符合我國現實能力的。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進一步樹立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也有利於(yu) 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平等公正,有利於(yu) 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和平發展。
二、新思維、新戰略:著力實現合作共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上國與(yu) 國之間依存度不斷提高,相互聯係越來越緊密。但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各國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國家之間收益失衡的問題。如何解決(jue) 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失衡問題考驗著人類的智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準確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特征,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思想,並強調,“世界各國聯係緊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無、優(you) 勢互補,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guan) 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要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形成互利合作格局,就必須打破“冷戰”思維,加強對話溝通,增強戰略互信;就必須在經貿合作的基礎上,擴大人文交流,增強相互理解;就必須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擴大開放領域、放寬投資準入限製、實行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擴大金融業(ye) 雙向開放、逐步取消境內(nei) 外投資額度限製等係列政策,既顯示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jue) 心和信心,也體(ti) 現了中國與(yu) 世界各國互利合作、共謀發展的誠意,必將為(wei) 我國的開放發展營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三、新目標、新舉(ju) 措:發展更高層次的雙向多元開放型經濟
我國的改革開放從(cong) 建立經濟特區到沿海沿江沿邊及內(nei) 陸的全方位開放,從(cong) 發展“三資企業(ye) ”到建立友好城市及擴大民間往來,再到國家乃至區域合作的多層次開放,從(cong) 商品市場到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務市場的寬領域開放,對外開放為(wei) 我國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yu) 活力。但開放型經濟發展到今天,也積累了許多矛盾和問題。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nei) 發展條件的深刻變化,迫切要求我們(men) 必須把對外開放推向新的階段,從(cong) 而為(wei) 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提供新動力。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堅持內(nei) 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ju)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wei) 新時期新階段的開放發展確立了新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十三五”規劃建議對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ti) 製等方麵作出了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內(nei) 陸、沿海的開放定位,對投資準入、完善貿易投資規則、健全貿易促進體(ti) 係、自貿區推廣複製、金融業(ye) 雙向開放、雙邊協定的簽署等提出了政策性意見。這些對外開放重大舉(ju) 措,力求轉變過去主要依靠吸引外資和產(chan) 品出口的對外開放方式,更加強調雙向開放,以及開放布局和體(ti) 製機製建設,為(wei) 我國打造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供重要保障。
四、新格局、新定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港澳台地區人民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入把握國際區域經濟一體(ti) 化蓬勃發展大勢,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提出了“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建設,謀求我國與(yu) 沿線國家聯動發展。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作出了具體(ti) 部署,提出了“推進同有關(guan) 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開放的全麵開放新格局”。這是新時期新階段我國開放發展的重大謀劃和部署。這一開放發展的新格局把中國與(yu) 眾(zhong) 多國家緊密聯係在一起,既擴大了中國的發展空間,也為(wei) 眾(zhong) 多沿線國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是合作共贏的重要平台,也將助推內(nei) 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邊緣轉為(wei) 前沿,有利於(yu) 解決(jue) 國內(nei) 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以及加強同國際金融機構合作,發揮“亞(ya) 投行”“金磚銀行”“絲(si) 路基金”作用,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ju) 措。香港和澳門在我國對外開放進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陸與(yu) 台灣地區的合作發展也經曆了許多風風雨雨。隨著我國經濟崛起和國力的增強,內(nei) 地與(yu) 港澳、大陸與(yu) 台灣地區的合作發展也必然要求賦予新的形式和內(nei) 容。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對深化內(nei) 地與(yu) 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之間的合作發展作出了部署。強調要在對外開放中進一步密切內(nei) 地與(yu) 港澳的經濟聯係,加大對港澳發展的支持,加大對港澳改善民生的支持;強調在對外開放中要增強大陸與(yu) 台灣的共識,增進“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讓更多台灣普通民眾(zhong) 、青少年和中小企業(ye) 受益。這是開放發展新的定位,必將進一步促進港澳和台灣地區的繁榮發展,必將促進各方麵的關(guan) 係更加融洽,人民更加滿意,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更早實現。
結合河南,就是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充分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聚集、帶動作用,利用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平台,在人才培養(yang) 、智力引進,經濟發展、社會(hui) 治理等方麵全方位推進全麵升級版的開放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