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打造內陸開放發展新高地

《中原智庫》(2017)  苗長虹2019-11-26

  全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打造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是河南省實現對外開放突破和升級的一次重大戰略機遇,也是河南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構架的一條主線和核心支撐,對中原崛起、河南振興(xing) 、富民強省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

  一、要深入認識、全麵理解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對我省的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需要統籌國際和國內(nei) 兩(liang) 大經濟布局。首先,從(cong) 國內(nei) 布局看,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內(nei) 布局與(yu) 國家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新型城鎮化建設格局保持高度銜接,將大大提升陸橋通道的國家地位,有助於(yu) 構建國家級重大戰略支撐:“黃河-絲(si) 綢經濟支撐帶”,有利於(yu) 強化和發揮我省在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國家戰略支點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交通和物流樞紐的戰略地位。其次,從(cong) 國際布局看,“一帶一路”強調的是東(dong) 西雙向開放,東(dong) 麵是發達的亞(ya) 太經濟圈,西邊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這為(wei) 我省實施“東(dong) 聯西進、貫通全球”戰略,打造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體(ti) 係提供了重大的曆史機遇。第三,從(cong) 區域合作看,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推動著區域合作的全麵拓展和深化,與(yu)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相協調,“黃河-絲(si) 路經濟支撐帶”的建設將凸顯我省獨特的地理區位和內(nei) 陸經濟大省的優(you) 勢和功能,為(wei) 我省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腹地。第四,“一帶一路”戰略將凸顯全球城市體(ti) 係中高級城市節點的地位與(yu) 功能,這為(wei) 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商都”提供了重要的戰略依托。

  二、全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我省需要謀劃十大開放發展工程

  一是內(nei) 陸開放戰略樞紐引領工程。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wei) 戰略突破口,以鄭州都市區、中原城市群為(wei) 核心,集中力量建設引領內(nei) 陸地區開放的戰略樞紐。依托鄭州、洛陽、開封等城市的產(chan) 業(ye) 基礎與(yu) 實力、開放載體(ti) 與(yu) 平台、厚重曆史與(yu) 文化,大力探索推進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打造投資便利、貿易自由的內(nei) 陸開放新高地。

  二是空陸海一體(ti) 化通道支撐工程。加快陸港與(yu) 空港建設,打造“一帶一路”的陸上與(yu) 空中走廊。以鄭州國家鐵路樞紐建設為(wei) 依托,加快以鄭州為(wei) 核心的“米”字形高鐵軸線建設,加強與(yu) 沿線省份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的聯係,完善對外物資流通、經濟社會(hui) 聯係的通道;依托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平台,加快鄭歐班列市場化運營,深化我國沿海和中部內(nei) 陸腹地到歐洲、中亞(ya) 地區貨物運輸聯係通道建設,打造“一帶一路”陸上走廊。圍繞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戰略定位,以“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為(wei) 基礎,增開國際貨運航線,進一步發展連接世界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ti) 的航空物流通道,打造“一帶一路”的“空中走廊”。加快鄭州機場綜合換乘中心建設,設立中原城市群城際樞紐站,推動鄭州機場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隙對接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動海鐵聯運、空鐵聯運、公鐵聯運發展,打造“鐵、公、機、海”等“連天接地”的國家多式聯運中心。

  三是黃河-絲(si) 路生態文化經濟一體(ti) 化支撐帶構建工程。結合生態文明建設與(yu) 體(ti) 製改革方案,圍繞黃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與(yu) 汙染治理、水土流失與(yu) 植被退化、自然資源與(yu) 動植物保護等資源與(yu) 生態環境問題,推動流域的共同治理與(yu) 開發,打造“一帶一路”的生態保護與(yu) 涵養(yang) 支撐帶。依托華夏曆史文明傳(chuan) 承創新區,提升天地之中(嵩山)-華夏文明與(yu) 世界文明論壇規格,創建洛陽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城市發展和遺產(chan) 保護國際論壇及開封“世界文化之都”國際論壇,發揮黃河文明與(yu) 根親(qin) 中原的影響力,積極推動與(yu) 沿岸地區文化互動與(yu) 交流合作。加快對高端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服務業(ye) 的產(chan) 業(ye) 承接,加快在西部、中亞(ya) 和東(dong) 歐地區建立原材料和能源基地,推動部分能源原材料產(chan) 業(ye) 向西部、中亞(ya) 和東(dong) 歐地區進行轉移。促進國家製定黃河-絲(si) 路生態文化經濟一體(ti) 化支撐帶發展規劃。探索區域合作的新體(ti) 製機製,建立黃河流域生態文化經濟一體(ti) 化發展支撐帶省市聯動協調機製,圍繞區域的產(chan) 業(ye) 布局、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資源開發等重大問題進行協商與(yu) 對話。

  四是新亞(ya) 歐大陸橋城市群協同工程。以中部地區新十年發展規劃為(wei) 契機,加強與(yu) 山西南部城市的協調合作,構建和發展集聚效率高、輻射作用大、城鎮體(ti) 係優(you) 、功能互補強的豫晉合作的中原城市群,使之成為(wei) 支撐“一帶一路”、中部崛起、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合作的重要平台。以陸橋通道建設為(wei) 牽引,以完備的協調對接平台與(yu) 合作協調製度為(wei) 保障,在城市功能定位、市場的統一與(yu) 開放、產(chan) 業(ye) 轉移與(yu) 協調對接、資源開發與(yu) 治理、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環境汙染聯防聯控等方麵,加強與(yu) 山東(dong) 半島城市群、關(guan) 中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多領域合作,建設聯係緊密、分工合理、運轉順暢的新亞(ya) 歐大陸橋城市群協同體(ti) 。

  五是高端產(chan) 業(ye) 引進承接與(yu) 提升工程。以產(chan) 業(ye) 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ye) 區為(wei) 開放主平台,以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為(wei) 引進承接重點,加快形成亞(ya) 太經濟圈、歐洲經濟圈的龍頭企業(ye) 、領先企業(ye) 和新興(xing) 業(ye) 態進駐河南省的良好態勢與(yu) 長效機製。突出引進龍頭企業(ye) 和標誌性項目,突出高端和高成長性項目,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無中生有”和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有中出新”,進一步增強承載能力,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轉移示範區和產(chan) 業(ye) 轉移合作示範園區創建,探索河南省高端產(chan) 業(ye) 引進承接提升的新路子,為(wei) 河南省建設全球智能終端生產(chan) 研發基地,打造裝備製造、中高端食品集群競爭(zheng) 優(you) 勢,培育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ye) 增長點,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服務外包、健康養(yang) 老、文化創意、特色旅遊等新興(xing) 服務業(ye) ,建設國際金融合作區、金融創新園區、新型金融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綜合體(ti) 及專(zhuan) 業(ye) 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六是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走出去”工程。以開放型體(ti) 製機製改革創新為(wei) 契機,以農(nong) 業(ye) 、裝備製造業(ye) 、資源加工業(ye) 、現代物流業(ye) 為(wei) “走出去”重點領域,突出河南省優(you) 勢企業(ye) 的比較優(you) 勢、市場優(you) 勢、低成本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優(you) 先鼓勵和引導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和資源能源型產(chan) 業(ye) 大規模“走出去”,著重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積極探索創新河南省本土企業(ye) “走出去”的方式,在“幫帶”“收購”“代工”等企業(ye) “走出去”模式基礎上,進一步突出戰略性跨境並購、建立戰略聯盟、參與(yu) 境外基礎設施投資對河南省企業(ye) “走出去”的戰略指引作用,以資源能源型產(chan) 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和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為(wei) 重點,率先在優(you) 勢領域、重點國別取得突破。

  七是科技文化交流與(yu) 文明互鑒平台建設工程。以打造對外交流平台、完善對外工作機製為(wei) 依托,以科技合作、文化交流、旅遊合作、教育合作、醫療衛生合作、人才交流合作為(wei) 重點,突出河南省的特色文化資源,突出河南省在“絲(si) 綢之路文化”中的戰略地位。著力培育中原文化海外傳(chuan) 播平台,與(yu) 沿線省份共同建設絲(si) 綢之路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帶,與(yu) 沿線國家共建技術研發中心、技術轉移機構和科技創業(ye) 園,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組織參加國際經貿交流活動,實施“留學河南計劃”,不斷提升中原科技和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密切河南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人文交流合作,將“科技文化交流與(yu) 文明互學平台建造工程”作為(wei) 增強河南省與(yu) 沿線國家地區相互理解認同的標誌性戰略工程加以實施。

  八是經貿投資便利化合作示範工程。探索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製度,建立“電子口岸、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三位一體(ti) 的跨部門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加快推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三個(ge) 一”通關(guan) 模式。發揮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先行優(you) 勢,探索建立與(yu) 之相適應的海關(guan) 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係統。以豫德合作為(wei) 突破口,加強豫歐經貿交流,支持鄭州與(yu) 漢堡、法蘭(lan) 克福、杜伊斯堡、漢諾威等鄭歐班列節點城市在物流、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等領域的合作,謀劃建設一批豫歐合作產(chan) 業(ye) 園區。強化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為(wei) 企業(ye) 提供包括報關(guan) 、報檢、物流、銀行、保險、退稅等在內(nei) 的外貿全供應鏈服務。

  九是金融集聚創新保障工程。進一步集聚高端金融資源要素,完善金融機構體(ti) 係、資本市場體(ti) 係,強化金融產(chan) 品、服務、業(ye) 態創新,增強鄭東(dong) 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的承載、集聚、創新、輻射功能,加快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拓展金融市場開放、交流、合作的廣度、深度,支持省內(nei) 法人金融機構“走出去”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外資在我省設立商業(ye) 保理、融資租賃、融資擔保、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機構;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現有業(ye) 務範圍內(nei) 加大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並購等業(ye) 務的支持力度。積極發展跨境金融服務,探索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ye) 務,支持設立第三方支付機構;爭(zheng) 取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dui) 換的支持政策,開展跨境人民幣投融資等業(ye) 務;支持有離岸經營資格的銀行設立離岸業(ye) 務專(zhuan) 營機構,支持銀行開展人民幣境外放款業(ye) 務。引導服務貿易企業(ye) 積極運用金融、保險等多種政策工具開拓國際市場,拓展融資渠道。

  十是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工程。以鄭東(dong) 新區與(yu) 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wei) 重點,推動高端人才與(yu) 資源集聚,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物流、外匯結算等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中心城區與(yu) 周邊縣市間的快速通道和生態廊道建設,促進組團式發展,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體(ti) 發展的都市區。積極推動國家交通樞紐、區域金融中心、國際商都與(yu) 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提升鄭州作為(wei) “一帶一路”戰略樞紐的功能定位。

  (作者係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