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的河南命題

《中原智庫》(2017)  李中建2019-11-26

  在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外需拉動減弱,消費需求增長緩慢的背景下,過去的對外開放實踐為(wei) 河南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技術、經驗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審時度勢,全麵總結了過去對外開放的經驗,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作為(wei) 內(nei) 陸資源豐(feng) 富、人口眾(zhong) 多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省,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戰略將為(wei) 地處中國腹地的河南,提供新的動力源。

  一、全方位開放是河南發展的新動能

  一是為(wei) 產(chan) 能尋找新的機會(hui) 和市場。目前我省的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均處於(yu) 產(chan) 能過剩的狀態:鋼材品種品質不能滿足省內(nei) 及周邊區域市場需求,電解鋁用電成本遠高於(yu) 西部省份,水泥產(chan) 業(ye) 集中度不高、市場競爭(zheng) 無序,平板玻璃工藝裝備落後、產(chan) 品檔次較低。但我省的過剩產(chan) 能並不等於(yu) 無用產(chan) 能,應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nei) 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ju) ,大力推動河南企業(ye) “走出去”,為(wei) 河南的過剩產(chan) 能尋找新的投資機會(hui) 和市場。

  二是為(wei) 勞動力開拓新的就業(ye) 門路。作為(wei) 全國勞動力遷移第一大省,我省勞動力就業(ye) 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經濟增速下行背景下,以農(nong) 民工和大學生為(wei) 代表的就業(ye) 群體(ti) 就業(ye) 壓力增大,應著力打造勞動力“走出去”戰略,開拓國際海外就業(ye) 市場。

  三是完善供給結構,擴大消費勢能。積極拓展我省國際消費旅遊渠道,便利河南城鄉(xiang) 居民外出觀光,引導國際知名品牌銷售網點入駐河南,帶動對中高端產(chan) 品的使用需求,撬動中高端收入群體(ti) 的消費勢能。

  四是製度層麵的取長補短。製度是最深層次的發展密碼,製度重於(yu) 技術,重於(yu) 物質。通過廣泛和深入的對外聯係,促進我省的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人民群眾(zhong) ,接觸和感受國際國內(nei) 發達地區的規則,有利於(yu) 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河南發展的製度和體(ti) 製機製,這將是一場推動河南發展轉型的深刻變革。

  五是“走出去”帶來新理念。當前,河南的許多產(chan) 業(ye) 麵臨(lin) 著突出的發展瓶頸,缺資金、技術還隻是表麵現象,根本上擺脫不了引進、模仿和重複競爭(zheng) 的習(xi) 慣思維。通過更大範圍的“引進來”和“走出去”,例如關(guan) 注國際上諸如“互聯網+”、物聯網、工業(ye) 智能製造、雲(yun) 計算和現代農(nong) 業(ye) 等領域的新經驗、新理念,為(wei) 河南產(chan) 業(ye) 發展植入新理念。

  二、河南開放發展的短板

  一是貨品與(yu) 價(jia) 值和運輸成本的矛盾。河南地處內(nei) 陸腹地和全球價(jia) 值鏈低端,在推進全方位開放戰略過程中,將主要麵臨(lin) 本地產(chan) 品或運不走,或高成本的困難,即使我們(men) 現在擁有以智能手機為(wei) 代表的全球先進製造商,但大多數產(chan) 業(ye) 仍不能通過河南現有物流通道走出國門。

  二是勞動力豐(feng) 富與(yu) 特種人才匱乏的矛盾。雖然河南是勞動力資源大省,但在全方位開放中,特種人才匱乏限製了我們(men) 的發展機會(hui) ,突出表現在諸如航空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專(zhuan) 業(ye) 人才匱乏,這對全方位對外開放是一種極大的限製。

  三是全球化時代勞動關(guan) 係的雙重壓力。隨著對外開放度的不斷提高,一方麵,我們(men) 在對發達國家進行出口時,將麵臨(lin) 國際勞動標準的壓力;另一方麵,如果我們(men) 大幅度提高勞工標準,改善勞動環境,將麵臨(lin) 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低工資的競爭(zheng) 壓力。

  四是政府自身轉型的困難。推動政府向高效型、服務型、透明型轉型,需要推進各種實質性的政府管理體(ti) 製改革,而這種改革,涉及的是權力和利益,涉及的是人員安置問題,觸及利益比觸及人的靈魂更難,尤其當這種改革是政府自身改革的時候。

  三、河南開放發展的著力點

  一是超常規發展信息產(chan) 業(ye) 。突破地理上和交通上的局限,打造“信息河南”“智慧河南”,像優(you) 先發展物理高速公路一樣,超常規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設。

  二是兩(liang) 端發力的人才培養(yang) 戰略。持續推動職業(ye) 教育大發展,為(wei) 全方位開放培育強大的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與(yu) 國際國內(nei) 高校聯合辦學,為(wei) 全方位開放培育更多的國際型人才。

  三是以推進自貿區建設為(wei) 抓手推進權力負麵清單製度的進展。全麵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促進貿易便利化,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ti) 係,全麵實施單一窗口和通關(guan) 一體(ti) 化模式建設。促進監管便利化,對外商投資項目實行核準備案法製化、責任監管清單化管理,加強招商引資信息受理和處理服務平台建設,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機製。建立信息共享服務體(ti) 係,打通“關(guan) 、稅、匯、檢、商、物、融”之間的信息壁壘。

  四是促進勞動、環境標準的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熟悉SA8000和全球氣候公約等一係列國際性規則,以使我們(men) 能參與(yu) 國際貿易、投資等規則製定和擁有國際話語權。

  (作者係鄭州大學商學院經濟係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