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河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共享發展

《中原智庫》(2017)  李庚香2019-11-26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you) 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協調發展重在強調發展過程中的統籌兼顧、注重平衡、保持均勢,旨在補齊短板;共享發展重在強調以人為(wei) 本、實現公平正義(yi) ,旨在實現共同富裕。

  一、統籌兼顧,推動協調發展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協調發展理念作為(wei) 貫徹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的精神和靈魂,揭示了如何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協調發展理念,是認識把握協調發展規律提出來的,是總結中外經濟社會(hui) 發展經驗教訓提出來的,是正視我國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問題提出來的。協調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協調發展理論的創造性運用,是我們(men) 黨(dang)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升華,對於(yu) 我們(men) 理順發展關(guan) 係、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效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yi) ,是吸取世界發展經驗教訓的有效之舉(ju) ,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勝之舉(ju) ,是提高把握發展規律能力的科學之舉(ju) 。

  一是要樹立係統的整體(ti) 觀。係統論認為(wei) ,係統是由若幹要素以一定形式連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ti) ,它不是各個(ge) 要素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係統的整體(ti) 功能大於(yu) 部分功能之和。這就強調我們(men) 要樹立整體(ti) 觀,善於(yu) 把握整體(ti) ,注重要素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和協同性。“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guan) 係,重點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ti) 性”。發展是一個(ge) 整體(ti) ,需要各方麵、各環節、各因素協調聯動。全麵小康,重在“全麵”、難在“全麵”。這個(ge) “全麵”,既要城市繁榮,也不讓農(nong) 村凋敝;既要東(dong) 部率先,也要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dong) 北振興(xing) ;既要物質豐(feng) 裕,也要精神豐(feng) 富;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二是要促進區域、領域、城鄉(xiang) 、兩(liang) 個(ge) 文明平衡發展。要堅持地區協同、城鄉(xiang) 一體(ti) 發展,以中原城市群建設為(wei) 引領,帶動和輻射其他城市發展,以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城鄉(xiang) 協調發展,大幅縮小城鄉(xiang) 差距;要堅持經濟建設與(yu) 社會(hui) 建設同步發展,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做好教育、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醫療和環境保護等工作;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重,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為(wei) 全省人民提供思想引領和精神指引。

  三是關(guan) 鍵要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liang) 個(ge) 積極性。以協調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協同意識、補短意識。當前,我國發展還存在著許多短板,補齊這些短板就必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比如,社會(hui) 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都具有公共產(chan) 品屬性,難以通過市場機製進行調節,必須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增加公共產(chan) 品供給,特別是要發揮好規劃和政策的引導作用,明確補齊短板的著力點。還有一些短板,比如城鄉(xiang) 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則要在發揮政府調節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發展。

  二、以人民為(wei) 中心,實現共享發展

  “公與(yu) 平者,即國之基址也。”共享發展作為(wei) 社會(hui) 製度的首要價(jia) 值,揭示了如何解決(jue) 社會(hui) 公平的問題,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核心理念,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越性的集中體(ti) 現,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是要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觀念。曆史唯物主義(yi) 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是實踐的主體(ti) ,是曆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hui) 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天地之大,黎元為(wei) 先”。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觀念,要做到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深刻闡明了共享發展就是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就是把13億(yi) 多中國人的幸福作為(wei) 目的和歸宿的發展。要將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作為(wei) 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要始終堅持人民群眾(zhong) 的主體(ti) 地位,尊重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充分依靠和發揮廣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為(wei) 社會(hui) 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要保證人民群眾(zhong) 充分享有發展的成果,使全體(ti) 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提升人民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二是要以推進公平正義(yi) 為(wei) 前提。“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實現共享發展就要注重解決(jue)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問題。要推進全麵依法治國、依法治省,推動司法公正,為(wei) 公平正義(yi) 的實現提供法治保障;要努力創造更加公平正義(yi) 的社會(hui) 環境,注重機會(hui) 均等和公平,使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要樹立規則意識,強化明規則,破除潛規則,為(wei) 共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規則保障。

  三是要以推進共同富裕為(wei) 目標。從(cong) 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個(ge) 長期過程,任重而道遠。要處理好共建與(yu) 共享的關(guan) 係,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需要共建,共建為(wei) 了共享。當前實現共享發展要抓好經濟建設,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進一步把“蛋糕”做大;要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縮小貧富差距;要推進扶貧脫貧,實施精準扶貧,充分發揮政治優(you) 勢和製度優(you) 勢,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推進區域、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的發展方向,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緊盯薄弱地區和困難群體(ti) 補短板,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

  (作者係省社科聯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