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you) 勢、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綠色發展,曾指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著名科學論斷,是對發展理念的高度凝練和科學總結,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我們(men) 黨(dang) 和政府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yi) ,我們(men) 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協調推進綠色發展。
一、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實現全麵小康的短板
綠色發展既是理念又是舉(ju) 措,關(guan) 係國人福祉、關(guan) 乎民族未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綠色發展的重要講話,必將引領中國走向可持續發展、文明發展的新道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足見其對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jia) 。發展中資源浪費驚人,造成資源產(chan) 出率和利用率低於(yu) 國際先進水平。這種粗放的發展模式已威脅到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土地沙漠化日趨嚴(yan) 重。我國沙漠化地區總麵積17142平方公裏,占全國國土總麵積的1785%。森林資源少,林分質量不高。我國森林覆蓋率位居世界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麵積位居第128位。森林資源的缺乏造成自然災害、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水土流失日益加重。2015年,全國水利普查顯示,我國水土流失麵積29491萬(wan) 平方公裏,約占國土總麵積的3072%。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大量物種麵臨(lin) 滅絕,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我省森林麵積在全國列第22位,人均森林麵積為(wei) 全國平均水平的1/4;森林覆蓋率在全國排名第20位;人均森林蓄積為(wei) 全國平均水平的1/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出現了石漠化。環境問題集中表現為(wei) ,水、空氣和土壤的汙染。2014年,中國GDP是全球總量的13%,卻消耗了全球234%的能源。一些地方汙染和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大氣、水、土壤汙染問題比較嚴(yan) 峻,霧霾天氣頻發,全國約75%的湖泊富養(yang) 化。《2015年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省環境質量整體(ti) 有所好轉,但空氣質量狀況不容樂(le) 觀,大氣顆粒物年均濃度同比有所上升,18個(ge) 省轄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級別總體(ti) 為(wei) 中汙染,對居民健康及生活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如果任由生態環境問題繼續下去,不但我國經濟建設的成果大打折扣,而且將激化社會(hui) 矛盾;不但會(hui) 殃及子孫後代,而且也直接威脅到當代人的生存。我們(men) 必須著力綠色發展,堅定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客觀認識林業(ye) 在綠色發展中的功能作用
黨(dang) 中央、國務院賦予了林業(ye) 的生態建設主體(ti) 、國民經濟基礎產(chan) 業(ye) 和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承擔者的重要使命,林業(ye) 在促進綠色發展中作用特殊、大有可為(wei) 。
(一)林業(ye) 本身是綠色產(chan) 業(ye)
林業(ye) 是最大的綠色經濟體(ti) ,承載著潛力巨大的生態產(chan) 業(ye) 、可循環的林產(chan) 工業(ye) 、內(nei) 容豐(feng) 富的生物產(chan) 業(ye) 。林業(ye) 產(chan) 業(ye) 涉及國民經濟的一、二、三產(chan) 業(ye) ,包括苗木花卉產(chan) 業(ye) 、森林濕地旅遊業(ye) 、木本糧油產(chan) 業(ye) 等,2015年,我省林業(ye) 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1658億(yi) 元。
(二)林業(ye) 可為(wei) 綠色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林業(ye) 擔負著保護和發展森林生態係統、保護和恢複濕地生態係統、保護和改善荒漠生態係統、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的職責。森林是地球水循環和碳循環的主要載體(ti) ,具有涵養(yang) 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抵禦災害、吸塵殺菌、淨化空氣、調節氣溫、改善氣候、保護物種、固碳釋氧等多種生態功能。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儲(chu) 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是維持大氣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地球上綠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中森林占了70%。
(三)林業(ye) 培育了綠色發展需要的可再生資源能源
森林是重要而獨特的戰略資源庫,依托森林資源可以生產(chan) 出木材及其製品、工業(ye) 原料、木本糧油、食品藥材等10多萬(wan) 種原材料和林產(chan) 品,既事關(guan) 經濟大局,又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嚴(yan) 峻背景下,發展林業(ye) 生物質能源已成為(wei) 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選擇。發展林業(ye) ,有助於(yu) 緩解資源能源困境,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壯大綠色產(chan) 業(ye) ,為(wei) 人類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三、協調推進綠色發展的工作著力點
(一)把握“兩(liang) 山”思想,摒棄錯誤發展思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蘊含了生態優(you) 勢可以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因此,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準確把握“兩(liang) 山論”的科學內(nei) 涵與(yu) 精神實質,堅決(jue) 摒棄錯誤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處理好經濟發展與(yu) 生態環保的關(guan) 係,“兩(liang) 條腿”走路,進一步增強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li) 河南的使命感與(yu) 自覺性。
(二)依靠科技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努力使我國經濟在生態環境容量下發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需升級,由房地產(chan) 拉動的高耗能產(chan) 業(ye) 已飽和。因此,要依靠科技創新,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如環保產(chan) 業(ye)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新型服務業(ye) 等。運用生態技術和生態工藝,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經濟。優(you) 化能源結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ti) 係。
(三)加快林業(ye) 建設,提高生態承載能力
以維護森林生態安全為(wei) 主攻方向,以增綠增質增效為(wei) 基本要求,按照“一圈三區五帶”的林業(ye) 發展格局,加強林業(ye) 工程建設,實施九大重點工程,加快生態修複,保護生物多樣性。到“十三五”末,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65億(yi) 立方米以上,治理沙化土地1000萬(wan) 公頃。我省要著力構建“四區三帶”生態空間格局,推進國土綠化工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濕地保護與(yu) 恢複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林業(ye) 重點工程建設。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5%。
(四)堅持新型城鎮化,推進工業(ye) 生態化
以藍天、碧水、鄉(xiang) 村清潔三大工程為(wei) 重點,發展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保護綠色空間,形成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在抓好鶴壁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擴大。推進工業(ye) 生態化,加快落後產(chan) 能淘汰和重汙染企業(ye) 退出,工業(ye) 全過程要清潔生產(chan) ,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
(五)完善體(ti) 製機製,推進綠色發展法治建設
實現綠色發展,就要依法辦事。推進有關(guan) 綠色發展的立法工作,利用法律的規範性和強製性確保綠色發展。完善生態環境立法與(yu) 標準,涉及大氣、土壤和水,通過經濟手段使排汙的外部成本內(nei) 部化。用法律法規的尺子量一量、用生態環境的尺子量一量、用綠色發展的尺子量一量,隻有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項目,才能招、才能上,以守住生態紅線。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製度,構建綠色發展激勵約束製度等。通過剛性約束、柔性引導,促進國民經濟向綠色方向發展。
(六)加強輿論引導,倡導綠色低碳生活
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的思想,加強生態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教育,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抑製奢華、浪費,形成人人關(guan) 愛生態環境的社會(hui) 風尚,夯實綠色發展的社會(hui) 基礎,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li) 河南。
(作者係省林業(ye) 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