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實現生態文明

《中原智庫》(2017)  李金鎧2019-11-26

  一、什麽(me) 是生態文明?什麽(me) 是綠色發展?如何看待兩(liang) 者的關(guan) 係

  2013年11月,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正式確立生態文明為(wei)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五位一體(ti) ”的總體(ti) 布局,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並提出了“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目標。時隔2年,2015年10月,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寫(xie) 進“十三五”規劃建議,作為(wei) 推進“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本理念。

  (一)什麽(me) 是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嶄新模式和高級形態。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人與(yu) 自然發展關(guan) 係演變的曆史。就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來看,人類先是經曆了漫長的以薪柴和土地資源利用為(wei) 特征、由農(nong) 業(ye) 主導發展的黃色文明或者稱為(wei) 農(nong) 耕文明;然後是300多年的以煤炭和石油利用為(wei) 特征,由工業(ye) 主導發展灰色文明或者工業(ye) 文明社會(hui) 。大工業(ye) 時代,在以追求經濟增長和GDP崇拜為(wei) 主導的發展理念與(yu) 模式支配下,人們(men) 對自然界進行了不加約束的開采和利用,生態秩序受到破壞,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發生異化,經濟社會(hui) 陷入發展—汙染—再發展—再汙染的惡性循環中。

  資源耗竭,環境汙染,氣候變暖,物種減少,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著越來越嚴(yan) 重的生態危機。最終引發了以生態危機為(wei) 代表的現代性危機,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從(cong) 生態層麵蔓延到社會(hui) 層麵的全麵的社會(hui) 文明病,並最終演化成人類文明危機。這迫使全人類在現實中不得不反思:必須對傳(chuan) 統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進行徹底反思和變革性創新,從(cong) 盲目服從(cong) 、盲目改造自然到自覺掌握、能動利用自然,以較低的生態消耗獲得較大社會(hui) 福利,推動人與(yu) 自然的共生共榮、共同演進,實現人、社會(hui) 、自然三大係統的和諧統一。於(yu) 是,人類文明從(cong) 工業(ye) 文明時代逐漸步入生態文明時代。

  (二)什麽(me) 是綠色發展?

  基於(yu) 理論和現實的思考,我們(men) 認為(wei) :綠色發展既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路徑,一種實踐行為(wei) ;同時它與(yu) 生態文明並不衝(chong) 突,更不矛盾。相反,二者統一和諧,相輔相成,生態文明是統領,是靈魂,綠色發展是具體(ti) ,是血液;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的實現形式。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生態文明,必須通過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來實現。我們(men) 隻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才有可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當代中國的生態問題,實現生態文明。

  二、河南省綠色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

  近年來,河南省在向綠色發展轉變方麵作出了很多努力。2010年11月,“兩(liang) 不犧牲”的生態科學發展理念成為(wei) 我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指導原則。2013年1月,“四個(ge) 河南”建設成為(wei) 新時期我省的執政方針。2012年11月《河南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11~2030)》,經過20年努力在全省構建六大生態體(ti) 係和“四區三帶”生態網絡。2016年,河南省推出《藍天工程實施方案》:強化對5000多個(ge) 各類工地的揚塵治理;省轄市建成區和各縣(市)集中供熱供氣範圍內(nei) 10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完成108台統調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8月底前淘汰40萬(wan) 輛黃標車和老舊車,10月底前實施國五排放標準;嚴(yan) 管重罰,有效遏製夏秋秸稈焚燒行為(wei) 。緊抓節能減排,逐步淘汰落後產(chan) 能;嚴(yan) 格執行主體(ti) 功能區劃,劃定生態紅線;持續投入環保資金,加大汙染治理力度;以生態市(縣)、園林城市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整潔工程等為(wei) 抓手,在推動城市和農(nong) 村的生態環境建設與(yu) 汙染治理等方麵,取得了較大成效。全省森林覆蓋率、自然保護區麵積占轄區總麵積比重分布由2003年的198%、294%增加至2014年的234%、45%,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但是,作為(wei) 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正處於(yu) 工業(ye) 化、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而且,由於(yu) 曆史原因和區位條件,致使河南工業(ye) 結構重型化,使得經濟發展仍以能源原材料為(wei) 主、高度依賴資源為(wei) 主要路徑,河南綠色發展道路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

  生態環境不容樂(le) 觀,資源環境壓力大、新舊環境問題同時呈現、生態係統趨向退化。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尤其是省轄市的空氣質量呈現惡化態勢。地表水環境質量也呈現下降態勢。與(yu) 全國相比,環保形勢不容樂(le) 觀。從(cong) 能源消費情況來看,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排名全國第五,屬於(yu) 能耗大省,但單位GDP能耗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5倍;從(cong) 廢水排放情況來看,各類廢水廢氣排放總量均位居全國前5位,單位GDP排放水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倍;單位GDP化學需氧量排放、單位GDP氨氮排放量均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從(cong) 汙染治理投資方麵,河南單位GDP的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排名全國倒數第一。

  三、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是要確立我省的綠色發展戰略和規劃。隻有將河南省“十三五”規劃中綠色發展內(nei) 容具體(ti) 化,才能推動我國綠色發展的建設。

  二是要完善綠色發展的製度體(ti) 係。改進政府績效考核體(ti) 係,構建綠色GDP政績考核體(ti) 係,提高發展質量、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科技創新等指標評價(jia) 權重。推進資源和要素價(jia) 格體(ti) 係改革,以市場方式配置資源,減少政府對能源、土地等生產(chan) 要素的補貼,降低對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扶持。構建縱向補償(chang) 和橫向補償(chang) 相結合的生態補償(chang) 機製。推動建立生態係統服務的區域性交易市場,實現排汙權、水權、碳匯等交易。實施傾(qing) 向性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大對自主技術創新、清潔生產(chan) 和資源再利用的激勵力度。

  三是要引進先進減碳技術,鼓勵技術創新和應用,推進綠色技術的擴散。將環境因素引入技術研發過程中、增強企業(ye) 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業(ye) 同科研機構的綠色科技聯合,完善企業(ye) 綠色創新激勵製度,積極投入國際競爭(zheng) ,突破綠色技術壁壘。一方麵,考慮到我省科研基礎和技術研發周期,盡快引進碳減排、碳捕集和封存的相關(guan) 技術,應用到一些碳源相對集中的地區或企業(ye) ,同時加大對生態補償(chang) 技術、治理汙染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生產(chan) 技術等綠色技術的引進力度。引進城市汙泥處理及加工成燃料的技術,據悉該技術剛剛從(cong) 實驗室走向量產(chan) 。推廣煤炭低溫熱解分級提質技術,加快河南煤炭的技術改造,盡快實現“煤變油”。通過稅收優(you) 惠等激勵,鼓勵企業(ye) 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另一方麵,要加快創新智造,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wei) 平台,加快創新要素聚集,積極推動企業(ye) 管理和技術革新,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從(cong) 整體(ti) 上提升河南的技術水平,為(wei) 河南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河南綠色發展專(zhuan) 項基金,用於(yu) 對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扶持。

  四是要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建立落後產(chan) 能的市場性退出和政策性退出機製,重點淘汰能耗高、汙染嚴(yan) 重、綜合效益低的落後產(chan) 能,從(cong) 源頭上減少汙染和碳排放。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優(you) 化河南能源結構。大力支持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和清潔生產(chan) ,推進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綠色改造,支持生態農(nong) 業(ye) 、生態旅遊業(ye) 發展,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努力改善河南出口結構,推動《中國製造2025》計劃,解除外貿產(chan) 品的低端鎖定,促進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低碳化、綠色化發展,提升“河南製造”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地位。加快出台分產(chan) 業(ye) 的綠色途徑,比如綠色物流、綠色建築、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等。

  五是要加強宣傳(chuan) 引導,構建社會(hui) 綠色文化體(ti) 係。從(cong) 文化入手,提高群眾(zhong) 對綠色發展的認識水平,培養(yang) 群眾(zhong) 綠色發展的特有情感,養(yang) 成良好的綠色文明行為(wei) ,構建社會(hui) 綠色文化體(ti) 係。加強綠色發展的宣傳(chuan) ,普及綠色低碳的知識和技術,倡導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消費理念,大力推廣綠色生活方式,提高群眾(zhong) 對於(yu) 綠色發展的認識,樹立綠色的消費觀念。從(cong) 政府自身做起,推動綠色機關(guan) 、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建設。加強監督,鼓勵相關(guan) 利益方和媒體(ti) 等第三方監管主體(ti) 對環保行為(wei) 進行監管;建立健全公眾(zhong) 參與(yu) 製度、環境保護舉(ju) 報、信訪製度,暢通環境信訪投訴通道,鼓勵實行有償(chang) 舉(ju) 報,支持環境公益訴訟,完善媒體(ti) 監管製度等,使全省人民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綠色發展的責任,積極投身於(yu) 推動河南綠色發展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

  (作者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產(chan) 業(ye) 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