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中原更加出彩的主色

《中原智庫》(2017)  王玲傑2019-11-26

  綠色發展理念已經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方方麵麵,堅持綠色發展已經成為(wei) 經濟升級、產(chan) 業(ye) 優(you) 化、社會(hui) 發展等的重要遵循。省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在有關(guan) 產(chan) 業(ye)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ge) 方麵的論述中,都著力強化了綠色發展的目標和導向。綠色發展已經成為(wei) 決(jue) 勝全麵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核心理念和發展主色。

  一、堅持綠色發展是落實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必然要求

  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壓力日益突出和迫切的背景下,隨著國內(nei) 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國外政治經濟壓力日益增加,我國原本不容樂(le) 觀的能源安全與(yu) 環境安全進一步麵臨(lin) 嚴(yan) 峻的局勢,資源、環境約束將在較長時期內(nei) 持續製約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依靠高消耗、高汙染的能源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粗放式增長模式難以為(wei) 繼。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wei) 我省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應對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嚴(yan) 峻形勢的必然要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戰略引領,就要倡導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綠色生活,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二、堅持綠色發展是決(jue) 勝全麵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現實選擇

  從(cong) 河南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當前,河南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按照國際通行標準,河南已經進入工業(ye) 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時期,從(cong) 環境庫茲(zi) 涅茨曲線揭示的發展規律來看,這一階段也正是經濟快速增長伴隨著資源消耗快速增長、生態環境汙染加劇的階段,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費都進入快速增長期。不僅(jin) 如此,河南經濟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主要集中在第二產(chan) 業(ye) 的工業(ye) 部門,2010年,河南三次產(chan) 業(ye) 比例為(wei) 141∶573∶286,二產(chan) 占比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高172個(ge) 百分點。到2015年,河南三次產(chan) 業(ye) 比例演變為(wei) 114∶491∶395,二產(chan) 占比依然高於(yu) 同期全國平均水平超過8個(ge) 百分點。同時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電力等高耗能行業(ye) 又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結構中占比較高,能源原材料等上遊產(chan) 業(ye) 比重大,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chan) 業(ye) 發展不足。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河南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瓶頸製約,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優(you) 化升級,保持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進入發展新階段,要實現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奮鬥目標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構築人與(yu) 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發展新格局就成為(wei) 必然選擇。

  三、堅持綠色發展應抓好幾個(ge) 著力點

  (一)培育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點

  綠色經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點,就應以打造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關(guan) 鍵點和著力點,大力開展以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為(wei) 核心的企業(ye) 技術改造,積極發展以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為(wei) 重點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性低碳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我省當前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發展要求,落實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的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嚴(yan) 格控製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新上項目,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汙染、高排放的落後產(chan) 能,提高綠色能源和綠色經濟的比重,形成綠色化、可持續的新型生產(chan) 生活方式,從(cong) 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個(ge) 環節共同著力,培育壯大綠色經濟新增長點。

  (二)打造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打造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就要從(cong)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出發,通過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綠色化重構建立“綠色供給”機製,推行綠色生產(chan) 、提供綠色產(chan) 品、滿足綠色消費,進而不斷強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綠色競爭(zheng) 力。從(cong) 生產(chan) 鏈著手,重點以打造綠色產(chan) 業(ye) 鏈、推進綠色製造為(wei) 支撐,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以市場為(wei) 導向,大力推行清潔生產(chan) 和循環經濟;從(cong) 創新鏈著手,增強綠色產(chan) 品研發及生產(chan) 、銷售的政策引導扶持力度,加大綠色創新投入力度,積極突破綠色生產(chan)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從(cong) 市場鏈著手,積極建立綠色供給價(jia) 格機製,實現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綠色化”。通過引導促進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綠色化重構,讓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與(yu) 綠色供給結構互促融合發展。

  (三)加快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

  結合我省發展實際來看,在農(nong) 業(ye) 綠色轉型發展方麵需要加快推動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的轉型,以生態、綠色、循環、高效為(wei) 核心,大力推廣綠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在降低農(nong) 業(ye) 碳排放量的同時提高農(nong) 業(ye) 固碳生態功能。在工業(ye) 綠色轉型發展方麵,重點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將能源結構調整與(yu)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相結合,逐步減小工業(ye) 發展對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賴;大力發展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chan) ,堅持減排降耗與(yu) 資源化循環化利用相結合。在服務業(ye) 綠色轉型發展方麵,積極發展新型能源產(chan) 業(ye) ,推動物流業(ye) 、信息服務業(ye) 、科技服務業(ye) 等現代服務業(ye) 發展,在優(you) 化服務業(ye) 結構的同時,為(wei) 低碳工業(ye) 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四)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li) 家園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li) 家園,讓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美麗(li) 與(yu) 發展同行,一方麵要持續、深入推進藍天工程、碧水工程、鄉(xiang) 村清潔工程和土壤汙染防治工程等重點工程。其中,加快實施藍天工程就要通過大力優(you) 化能源結構,擴大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範圍,控製道路、交通揚塵汙染,倡導綠色出行方式,堅決(jue) 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實施碧水工程就要通過加強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集中治理重點汙染區域和河湖水係;強化城市河流清潔,建設海綿城市;以河道整治和生態修複為(wei) 重點,加快水清河美的生態水係建設。另一方麵,要從(cong) 生產(chan) 和消費主體(ti) 出發,在生產(chan) 領域、消費領域、流通領域全方位地宣傳(chuan) 低碳理念、弘揚低碳文化,倡導低碳生活,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積極開展綠色企業(ye) 、家庭、學校、商場、社區、公交等係列創建活動,鼓勵公眾(zhong) 監督環保違法行為(wei) ,提升全民環境意識和對治理環境、保護環境的共建共享理念。

  (五)構築綠色生態屏障

  持續推進生態省建設,加大城鎮和鄉(xiang) 村綠化,以河湖、水庫、道路等周邊沿線為(wei) 重點,以高標準綠化美化為(wei) 導向,持續強化生態林業(ye) 建設發展,不斷增強生態林業(ye) 的景觀、生態和社會(hui) 綜合效應。繼續推進生態省、生態市和生態鄉(xiang) 鎮建設,不斷提升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鎮的綠色競爭(zheng) 力,構築區域綠色生態網絡體(ti) 係。以林業(ye) 基地、交通路網生態廊道、濕地公園、黃河明清故道生態走廊、城市立體(ti) 綠化等為(wei) 抓手,協同推進森林生態、濕地生態、流域生態、農(nong) 田生態和城市生態係統建設,構築綠色生態屏障。

  (六)用製度保護生態環境

  省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用製度保護生態環境,這也正是建設美麗(li) 河南、實現綠色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必然選擇。用嚴(yan) 格的法律製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支持低碳經濟的市場體(ti) 係和政策體(ti) 係,如要實行最嚴(yan) 格的源頭保護製度、損害賠償(chang) 製度、責任追究製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和有償(chang) 使用及交易製度等一係列綠色發展製度創新,通過科學合理的製度設計與(yu) 改革探索,協調生態保護與(yu) 利用的各方利益關(guan) 係,在生態環境資源價(jia) 值得到真實體(ti) 現和生態服務得到公平補償(chang) 的同時,激勵各經濟主體(ti) 積極投入生態建設,推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些理念創新不僅(jin) 為(wei) 加快推動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製度基礎和創新空間,而且為(wei) 綠色發展和綠色轉型提出了思路導向,明確了製定政策措施時的空間界限,是我省深化改革攻堅、突破製度瓶頸,全麵營造有利於(yu) 綠色轉型發展的製度環境,全麵提升我省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點難點所在。

  (作者係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