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是我黨(dang) 曆史上首次召開的最高規格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為(wei) 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提出了任務,提出了要求,提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我們(men) 每一位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都要認真領會(hui) ,結合自己所從(cong) 事的專(zhuan) 業(ye) ,身體(ti) 力行,不辱使命。
一、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首先應該是馬克思主義(yi) 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wei) 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馬克思主義(yi) 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hui) 、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正是在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決(jue) 定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並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時間裏,將中國發展成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大國。可以說,沒有馬克思主義(yi) 成果中國化的毛澤東(dong) 思想的指導,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馬克思主義(yi) 成果中國化的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就沒有新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舉(ju) 世矚目的成績。
哲學社會(hui) 科學具有強烈的社會(hui) 屬性,作為(wei)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的研究者,首先應該是馬克思主義(yi) 者。我們(men) 要以馬克思主義(yi) 的觀點和方法去認識問題、研究問題、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要在馬克思主義(yi) 方法論的基礎上,形成與(yu) 本學科相關(guan) 的研究方法、研究體(ti) 係、研究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首先要解決(jue) 真懂真信的問題。”隻有“真懂真信”,才能有堅持、常探索;有底線、常思辨;才能真正建構起中國特色的學科體(ti) 係、學科話語,並以此引領世界學術潮流的發展。
二、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研究導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核心要解決(jue) 好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每一位研究者,由於(yu) 所處的國度不同,所處的社會(hui) 不同,其研究無不打上社會(hui) 的烙印。在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我們(men) 黨(dang) 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我們(men) 的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黨(dang) 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們(men) 的研究要以人民為(wei) 中心,要從(cong) 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研究我們(men) 國家和社會(hui) 發展所麵臨(lin) 的大事,要將個(ge) 人的學術追求與(yu) 國家民族的發展緊密地聯係在一起,要樹立為(wei) 人民做學問的指導思想,要出精品,出力作,出經得起時代和曆史考驗的研究成果,使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真正成為(wei) 人民的學者。
三、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隻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jue) 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曆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所謂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在研究中,選擇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熱點問題進行研究;找出人民群眾(zhong) 所關(guan) 注,黨(dang) 政決(jue) 策部門所頭疼的問題進行研究,最終發現規律,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
問題導向,如果細化,可以包括:一是以問題為(wei) 表症,有規律的重大理論關(guan) 切,以及重大理論創新問題的研究。二是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的關(guan) 注與(yu) 研究。三是改革開放中遇到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應該是當代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必須回答的問題、必須解決(jue) 的問題、必須關(guan) 照的問題,也是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體(ti) 係的重點所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立意深遠,思想深刻,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和超前意識,我們(men) 隻有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的征程中,不斷理解,不斷探研,才會(hui) 有更深入全麵的理解和收獲。當代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隻有堅持三個(ge) 使命,才能真正完成時代和曆史賦予我們(men) 的重任,才能使中國的哲學社會(hui) 科學真正成為(wei) 自立於(yu) 世界學術叢(cong) 林中最耀眼的常青之樹。
(作者係省社科院曆史與(yu) 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