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網絡經濟 搶占發展戰略製高點

《中原智庫》(2017)  王喜成2019-11-26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wei) 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xing) 未艾。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正在推動著產(chan) 業(ye) 變革,促進著工業(ye) 經濟向信息經濟轉型,深刻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網絡與(yu) 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各行業(ye) 的跨界融合,催生了一係列新技術、新業(ye) 態、新經濟,正在深刻改變著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方式、消費方式、商業(ye) 模式和管理模式。發展網絡經濟已成為(wei) 落實“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搶占發展戰略製高點的重大選擇。

  一

  網絡經濟是以社會(hui) 的生產(chan) 方式和交換方式通過網絡形式組織起來的經濟形態,是經濟網絡化的必然結果。由於(yu) 知識與(yu) 信息在作為(wei) 技術變量被引入網絡經濟的同時,拓展了經濟增長的內(nei) 生變量,使其權重日益提高,所以它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網絡經濟與(yu) 傳(chuan) 統經濟相較有如下特性:一是網絡經濟具有高度信用化的特征。它以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技術為(wei) 基礎,在經濟活動中,交易的各方一般是互相不見麵的,交易的商品和服務,最多的形式是以“圖像”方式虛擬存在,所以網絡經濟實質是強化的信用經濟。二是網絡經濟是全球化的經濟。網絡經濟可以全天候運行,很少受時間因素製約,也能夠突破空間以及國界的限製,使經濟活動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開展。三是網絡經濟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依托。雖然網絡經濟在互聯網上的活動可以是一套虛擬的符號體(ti) 係,但它必須與(yu) 實際經濟相對應,必須有一定的實體(ti) 經濟基礎,不能成為(wei) 子虛烏(wu) 有的皮包公司。四是網絡經濟具有高度個(ge) 性化的形態。在經濟活動中,主要體(ti) 現為(wei) 個(ge) 人化、客戶化、個(ge) 體(ti) 化和特定化,即個(ge) 人化代替了效率,個(ge) 體(ti) 化代替了大規模生產(chan) ,客戶化代替了客戶支持,特定化代替了大規模銷售,不再是傳(chuan) 統經濟的規模化概念。

  基於(yu) 上述特性,網絡經濟有如下一些功能:一是推動了經濟的自由化。傳(chuan) 統經濟活動的一大製約是信息不對稱。而在網絡經濟下,互聯網上的信息既快捷又完全,大大削弱了信息的壟斷和封鎖,為(wei) 經濟活動提供了重要條件。由於(yu) 網上提供的信息基本上是完全的,減少了經濟活動中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市場失靈,所以網絡經濟能夠降低成本、促進競爭(zheng) 、提高經濟效益。二是它使邊際收益由遞減變為(wei) 遞增。在網絡經濟的成本構成中,網絡的建設成本和信息傳(chuan) 遞成本,因與(yu) 入網人數無關(guan) 其邊際收益為(wei) 零;網絡的信息的收集、處理和製作成本,因與(yu) 入網人數關(guan) 係密切,網絡規模越大,入網人數越多,其邊際收益就越大,所以網絡經濟的邊際收益呈遞增發展態勢。三是它能大幅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信息化程度。互聯網技術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使信息服務業(ye) 迅速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擴張,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信息化程度,這對製造業(ye) 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可以使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的生機。四是它對農(nong)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發展,以及提高公共服務等都將產(chan) 生重要影響。互聯網能夠為(wei) 農(nong)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建立供應鏈、擴大銷售網絡提供便利條件,有效解決(jue) 小規模、分散型生產(chan) 與(yu) 社會(hui) 化大市場的對接問題;能夠推動公共服務供給創新和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廣泛運用於(yu) 健康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領域,大幅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普惠水平,使公眾(zhong) 能夠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優(you) 質、便捷的服務。五是網絡經濟的價(jia) 值升值空間和潛力驚人。互聯網的特性就是能夠實時的、超越時空地進行聯結,這種互聯互通特性在網絡時代能產(chan) 生令人震驚的結果。麥特卡夫定律告訴我們(men) ,互聯網的價(jia) 值同網絡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即網絡節點數在以算術級數增長時,網絡價(jia) 值則以指數方式增長,它能夠使網絡經濟產(chan) 生的價(jia) 值像滾雪球一般地增大,產(chan) 生令人震撼的“蝴蝶效應”。

  二

  網絡經濟具有完全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經濟的特性,主要表現在:它需要以互聯網為(wei) 依托,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wei) 基礎,以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的迅猛發展為(wei) 前提,需要由政府提供相應的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需要通過電子商務這個(ge) 特殊載體(ti) 和平台進行運作等。

  信息技術和網絡支撐方麵。網絡經濟發展的基本依托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我國之所以把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著意發展網絡經濟,這一方麵因為(wei) 它是一個(ge) 新的經濟發展戰略製高點,我們(men) 必須積極搶占。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們(men) 在發展網絡經濟方麵也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不能錯失良機。如我國原來使用的第一代互聯網基於(yu) IPv4協議,可以提供大約40多億(yi) 個(ge) IP地址,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這一地址目前已分配殆盡。我們(men) 正在布局的下一代互聯網,使用的是IPv6地址協議,采用的是128位編碼方式,網址資源極為(wei) 充足,任何一個(ge) 電器都可能成為(wei) 一個(ge) 網絡終端,而且基於(yu) IPv6的互聯網要比現在的互聯網快1000倍以上,這就使未來5年互聯網將改變很多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方式,直接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生態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men) 可以依托下一代互聯網,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組織、商業(ye) 模式創新,進而實現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

  相關(guan) 政策支持方麵。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網絡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為(wei) 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2015年1月,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促進雲(yun) 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意見》,指出發展雲(yun) 計算,有利於(yu) 分享信息知識和創新資源,降低全社會(hui) 創業(ye) 成本,培育形成新產(chan) 業(ye) 和新消費熱點,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yi) 。3月份,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製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電子商務、工業(ye) 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7月份,國務院頒布《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網絡經濟的一係列舉(ju) 措,促使我國互聯網與(yu) 工業(ye) 融合創新加快推進,網絡眾(zhong) 包、個(ge) 性化定製等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11月份,黨(dang) 的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又提出,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hui) 融合發展。黨(dang) 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視發展網絡經濟,是因為(wei) 它不但是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優(you) 化,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動力轉換、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引擎;而且是促進生活方式變革,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優(you) 質、便捷服務的新平台;還是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加大市場開放力度,調動市場主體(ti) 和社會(hui) 各界積極性,推動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活力的新途徑。

  載體(ti) 和平台建設方麵。網絡經濟以電子商務為(wei) 平台和依托,電子商務的發育程度決(jue) 定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程度。電子商務的形式包括電子貨幣交換、供應鏈管理、電子交易市場、網絡營銷、在線事務處理、電子數據交換、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係統,以及商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廣告商、消費者、中介商、物流配送等,是發展網絡經濟的主要載體(ti) 。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能夠使公司內(nei) 部、供應商、客戶和合作夥(huo) 伴之間,實現企業(ye) 間業(ye) 務流程的電子化和電子業(ye) 務信息共享,提高企業(ye) 的生產(chan) 、庫存、流通和資金等各個(ge) 環節的效率。電子商務可以使買(mai) 賣雙方不謀麵而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guan) 綜合服務活動,是網絡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發展網絡經濟須臾離不開電子商務。

  三

  推進網絡經濟發展,是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緊推進。

  首先,要明確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要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為(wei) 抓手,重點圍繞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創業(ye) 創新、先進製造、現代農(nong) 業(ye) ,及環境、交通、養(yang) 老、醫療等領域,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組織、商業(ye) 模式、供應鏈、物流鏈等的創新發展,強化信息網絡、應用服務、創新驅動、人才智力等方麵的支撐,積極發展體(ti) 驗經濟、社區經濟、分享經濟,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努力推動本地成為(wei) 國內(nei) “互聯網+”發展的熱點地區。要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機製的前提下,強力推進“聯”,實現平台互通、係統互聯、數據共享;努力促成“大”,通過雲(yun) 計算技術把數據集中處理,實現信息的廣泛整合、深度分析、綜合利用,形成開放共享的數據平台體(ti) 係。

  其次,要進一步強化電子商務建設。把加強電子商務建設放在發展網絡經濟的突出位置,建立完善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係統,規範交易行為(wei) ,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提供良好服務。要堅持示範帶動,著力建設一批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園區,力爭(zheng) 把本地打造成具有強大輻射力的電子商務中心、互聯網金融中心和智慧物流中心。要努力解決(jue) 農(nong)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發展瓶頸問題,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不斷拓展互聯網與(yu) 其他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加速現代物流發展。要努力在電商進農(nong) 村進社區、跨境電商及網絡交易監管等環節上開拓創新,加大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的力度。要借助“互聯網+”,對如何創新運用金融平台、土地平台和人力資源平台取得突破。

  其三,要以實施大數據戰略為(wei) 重點加強基礎設施支撐。發展網絡經濟的有力武器是大數據和雲(yun) 計算,通過這些武器可以對那些含有意義(yi) 的大數據進行專(zhuan) 業(ye) 化處理,從(cong) 而可得出有規律性的或有重要價(jia) 值的東(dong) 西。我們(men) 要積極實施大數據戰略,做好資源的匯集、挖掘和應用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商務大數據建設和應用,推進設計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生產(chan) 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營銷服務網絡化建設,推動產(chan) 品與(yu) 裝備製造向智能、綠色、服務、安全方向發展。要發展雲(yun) 工程雲(yun) 服務企業(ye) ,推進光網、無線寬帶、雲(yun) 設施建設和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商用,大幅提高城市和農(nong) 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拓展便捷普惠的網絡社會(hui) 服務,努力實現無線局域網覆蓋重點鄉(xiang) 鎮以上所有公共服務場所。

  其四,要進一步強化政府支持服務。政府部門要積極製定相關(guan) 政策,努力培育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和消費熱點,使買(mai) 賣雙方不需謀麵就可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交易、金融活動順利進行。要不斷創新管理服務,對當前出現的創客空間、創新工廠、創業(ye) 咖啡館等加大支持力度,多為(wei) 他們(men) 組織一些培訓服務、創業(ye) 服務,開展一些高峰論壇、路演活動、創新創業(ye) 大賽活動等,支持他們(men) 的創業(ye) 發展。努力解決(jue) 他們(men) 在初創注冊(ce) 、銀行開戶時遇到的困難,扶持他們(men) 能夠順利創業(ye) 。進一步加大加強人才培養(yang) 力度,建設一批網絡經濟人才教育基地,廣泛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出台相應政策措施,發展第三方支付、股權眾(zhong) 籌,推廣網上辦稅服務和電子發票應用等,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持。要規範市場秩序,創建公平競爭(zheng) 的創業(ye) 創新環境和規範誠信的市場環境,培育網絡經濟行業(ye) 組織,建立良性商業(ye) 規則,促進行業(ye) 自律、健康發展。

  (作者係省社科聯副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