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精神引領 厚植文化自信

《中原智庫》(2018)  辛世俊2019-11-26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黨(dang) 的十九大將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一道寫(xie) 入黨(dang) 章,這對於(yu) 全黨(dang) 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識,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源自於(yu)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曆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熔鑄於(yu) 黨(dang) 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植根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這段話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包括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這三種文化都為(wei) 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曆史性貢獻。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具有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其核心思想理念、傳(chuan) 統美德、人文精神為(wei) 中華民族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撐。革命的最大功績是使中國實現了從(cong) 幾千年封建專(zhuan) 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wei) 大飛躍,革命文化中蘊含的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始終是黨(dang) 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人類社會(hui) 曆史發展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和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認識的集中體(ti) 現,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優(you) 越性,是指導我們(men) 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行動指南。

  二、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自信的基石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礎性,是指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是我們(men) 民族的根,根深才能葉茂。文化的核心是價(jia) 值觀,道路、理論、製度深層的東(dong) 西是價(jia) 值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men) 奮鬥的目標,這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最根本的價(jia) 值觀。文化自信的廣泛性,是指以文化人是人民群眾(zhong) 最普遍的認同。向上向善是人民群眾(zhong) 最普遍的追求,文化的滋養(yang) 為(wei) 人生提供了向上向善發展的平台。文化自信的深厚性,是指文化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ge) 政黨(dang) 、哪個(ge) 國家、哪個(ge) 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們(men) 的底氣和定力來自五千年文明的曆史,來自五千年文明的滋養(y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都深深植根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之中,這是我們(men) 在風浪中不動搖的定力所在。

  三、增強文化自信既要繼承也要創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更基本的力量,是指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而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ge) 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ge) 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文化是更深沉的力量,表現在三個(ge) 方麵:第一,文化是沉澱在老百姓血脈中的東(dong) 西,一代又一代地傳(chuan) 承,不會(hui) 輕易放棄,雖曆經磨難,仍然發揮作用。第二,文化的力量是經典的力量,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都有永不褪色的價(jia) 值。第三,文化的教育和引導是化人的基本形態,“化”發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文化是更持久的力量,表現在文化是人須臾不能離開的東(dong) 西,是軟實力,軟實力的特性是持久發揮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開放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也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既體(ti) 現中國特色,又吸納世界文明,既要繼承,又要創新。隻有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實踐中,才能鑄就中國文化的新輝煌。

  (作者係鄭州大學教授)